耦合式高温空气源热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900258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9:31
一种耦合式高温空气源热泵,其包括低温处理系统、高温处理系统,所述低温处理系统与高温处理系统通过一蒸发冷凝器相连,实现的二级处理,进而达到能适用于极度环境的目的;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采用的蒸发冷凝器中增加导热隔片及导热结构为了增加二级处理的热传导的效果,确保在极度环境下能有效的传递热能,从而提高整个设备的工作效率,也减少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耦合式高温空气源热泵
本技术涉及一种耦合式高温空气源热泵,尤其是涉及一种能于极端环境下实现二级处理的耦合式高温空气源热泵。
技术介绍
空气能(源)热泵,作为热泵技术的一种,有“大自然能量的搬运工”的美誉,有着使用成本低、易操作、采暖效果好、安全、干净等多重优势。以无处不在的空气中的能量作为主要动力,通过少量电能驱动压缩机运转,实现能量的转移,无需复杂的配置、昂贵的取水、回灌或者土壤换热系统和专用机房,能够逐步减少传统采暖给大气环境带来的大量污染物排放,保证采暖功效的同时实现节能环保的目的。现有针对于现有的空气源热泵的性能随着蒸发问题的降低而急剧下降,在极度的温度下,如我国北方的冬季,使用空气源热泵制备热量时会出现压缩比过高的问题,同时蒸发器会出现结霜现象严重,进而直接影响整个结构的性能;另,现有的空气源热泵出现重叠式的结构分组,对应极端温度使用,因环境温度处于极低导致热量的传输及导热功能要求较高,目前现有的结构导热效果不足,导致热量的散失,降低整个设备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本技术公开一种于极端环境下实现二级处理的耦合式高温空气源热泵。为达到上述目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耦合式高温空气源热泵,其包括低温处理系统、高温处理系统,所述低温处理系统与高温处理系统通过一蒸发冷凝器相连,其中:低温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低温储液罐、低温过滤器、低温膨胀阀、低温蒸发器、低温气液分离器及带有温度调节器的低温压缩机,所述蒸发冷凝器中冷凝部分的出口与低温储液罐通过导管相连,而低温压缩机的出口与蒸发冷凝器中冷凝部分的入口通过导管相连;所述的低温处理系统还包括一换热风机,该换热风机置于低温处理系统中低温蒸发器一侧并与低温蒸发器配合形成第一级处理结构;高温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高温冷凝器、高温储液罐、高温过滤器、高温膨胀阀、高温气液分离器及带有温度调节器的高温压缩机,所述高温膨胀阀与高温气液分离器之间设置有前述蒸发冷凝器,而高温膨胀阀与高温气液分离器分别与蒸发冷凝器中蒸发部分的进、出口相连通,形成第二级处理结构;所述蒸发冷凝器为结合蒸发部分及冷凝部分均置于一个壳体内且通过导热隔片分离的一体结构,其中导热隔片上设置有导热结构。进一步,所述导热隔片为能将冷凝部分释放热量导于蒸发部分的隔片,该隔片上设置有向蒸发部分凸出的导热片。进一步,所述导热结构置于导热片上,而导热结构包括导热块,该导热块由导热片向其外围凸出形成中空的块状体,以增加导热面积。进一步,所述蒸发冷凝器的冷凝部分与低温储液罐之间设置有一缓冲罐。进一步,所述高温处理系统的高温冷凝器的冷水进口段安装有循环水泵。本技术中所述低温处理系统与高温处理系统通过一蒸发冷凝器连成一个循环结构,从而实现的二级处理,进而达到能适用于极度环境的目的;另,本技术所采用的蒸发冷凝器中增加导热隔片及导热结构为了增加二级处理的热传导的效果,确保在极度环境下能有效的传递热能,从而提高整个设备的工作效率,也减少能源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导热隔片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一种耦合式高温空气源热泵,其包括低温处理系统、高温处理系统,所述低温处理系统与高温处理系统通过一蒸发冷凝器1相连。如图1所示,低温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低温储液罐2、低温过滤器3、低温膨胀阀4、低温蒸发器5、低温气液分离器6及带有温度调节器的低温压缩机7,所述蒸发冷凝器1中冷凝部分的出口与低温储液罐2通过导管相连,而低温压缩机7的出口与蒸发冷凝器1中冷凝部分的入口通过导管相连;如图1所示,所述的低温处理系统还包括一换热风机8,该换热风机8置于低温处理系统中低温蒸发器5一侧并与低温蒸发器5配合形成第一级处理结构;如图1所示,高温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高温冷凝器9、高温储液罐10、高温过滤器11、高温膨胀阀12、高温气液分离器13及带有温度调节器的高温压缩机14,所述高温膨胀阀12与高温气液分离器13之间设置有前述蒸发冷凝器1,而高温膨胀阀12与高温气液分离器13分别与蒸发冷凝器1中蒸发部分的进、出口相连通,形成第二级处理结构。其中高温处理系统中高温冷凝器1两端分别与一保温水箱15相连,该保温水箱15下端为冷水进口,上端为热水进口,所述高温处理系统的高温冷凝器1的冷水进口段安装有循环水泵。如图1所示,上述结构中蒸发冷凝器1既是低温处理系统中的冷凝器又是高温处理系统中的蒸发器,在低温处理系统中制冷剂在低温处理系统蒸发器5中吸收热量,并通过低温处理系统中低温气液分离器6由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变成同温同压的气体,气态制冷剂在低温处理系统的低温压缩机中被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其他,后进入可以作为蒸发冷凝器1中冷凝部分中释放出热量,与此同时系统中的制冷剂将热量从可作为蒸发冷凝器1中蒸发部分分别经由高温处理系统高温气液分离器13和高温处理系统中高温压缩机14带入高温处理系统中高温冷凝器9中以热交换的方式将热量传递给水。蒸发冷凝器1将低温处理系统与高温处理系统相连,形成二级处理结构,达到能于极度环境下应用的目的,其中低温处理系统与高温处理系统中可以用不同的制冷剂,而制冷剂的选择则是根据需求及实际实用环境所定。如图1及图2所示,前述的蒸发冷凝器1为结合蒸发部分及冷凝部分均置于一个壳体内且通过导热隔片分离的一体结构,其中导热隔片11上设置有导热结构。该导热结构与导热片的配合有效提高蒸发冷凝器中低温处理系统相连的冷凝部分将热量给予高温处理系统相连的蒸发部分。如图2所示,前述导热隔片111为能将冷凝部分释放热量导于蒸发部分的隔片,该隔片上设置有向蒸发部分凸出的导热片112。而所述导热结构置于导热片112上,而导热结构包括导热块113,该导热块113由导热片向其外围凸出形成中空的块状体,以增加导热面积。具体的说:所述隔热片上凸出的导热片为多个且交错排布,相连的导热片112之间还设置有中空管状连接筋条114,在增加导热隔片的强度同时提高热传导的面积,进一步提高热热传导的效果。前述蒸发冷凝器1的冷凝部分与低温储液罐2之间设置有一缓冲罐(未示出)。具体的说:所述缓冲罐入口与蒸发冷凝器的冷凝部分出口相连,而缓冲罐的出口与储液罐的入口相连,为横置的罐体,其内置有缓冲斗,该缓冲斗具有大开口端及小开口端,大开口端朝向蒸发冷凝器的冷凝部分设置,而小开口端朝向低温储液罐设置,大开口端的内径大于小开口端内径,形成缓冲结构,进一步确保设备在使用中因为负压过大而造成的危险。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实施方式,在所属
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所属
的技术人员从上述的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耦合式高温空气源热泵

【技术保护点】
耦合式高温空气源热泵,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低温处理系统、高温处理系统,所述低温处理系统与高温处理系统通过一蒸发冷凝器相连,其中:低温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低温储液罐、低温过滤器、低温膨胀阀、低温蒸发器、低温气液分离器及带有温度调节器的低温压缩机,所述蒸发冷凝器中冷凝部分的出口与低温储液罐通过导管相连,而低温压缩机的出口与蒸发冷凝器中冷凝部分的入口通过导管相连;所述的低温处理系统还包括一换热风机,该换热风机置于低温处理系统中低温蒸发器一侧并与低温蒸发器配合形成第一级处理结构;高温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高温冷凝器、高温储液罐、高温过滤器、高温膨胀阀、高温气液分离器及带有温度调节器的高温压缩机,所述高温膨胀阀与高温气液分离器之间设置有前述蒸发冷凝器,而高温膨胀阀与高温气液分离器分别与蒸发冷凝器中蒸发部分的进、出口相连通,形成第二级处理结构;所述蒸发冷凝器为结合蒸发部分及冷凝部分均置于一个壳体内且通过导热隔片分离的一体结构,其中导热隔片上设置有导热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耦合式高温空气源热泵,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低温处理系统、高温处理系统,所述低温处理系统与高温处理系统通过一蒸发冷凝器相连,其中:低温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低温储液罐、低温过滤器、低温膨胀阀、低温蒸发器、低温气液分离器及带有温度调节器的低温压缩机,所述蒸发冷凝器中冷凝部分的出口与低温储液罐通过导管相连,而低温压缩机的出口与蒸发冷凝器中冷凝部分的入口通过导管相连;所述的低温处理系统还包括一换热风机,该换热风机置于低温处理系统中低温蒸发器一侧并与低温蒸发器配合形成第一级处理结构;高温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高温冷凝器、高温储液罐、高温过滤器、高温膨胀阀、高温气液分离器及带有温度调节器的高温压缩机,所述高温膨胀阀与高温气液分离器之间设置有前述蒸发冷凝器,而高温膨胀阀与高温气液分离器分别与蒸发冷凝器中蒸发部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靖程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旦元环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