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管路用自锁死管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9195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7: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管路用自锁死管夹,包括上夹体、下夹体,所述的上夹体的一端与下夹体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上夹体、下夹体之间形成第一夹紧空间、第二夹紧空间,所述的上夹体另一端设置有锁死部,所述的锁死部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导向孔,所述的下夹体另一端设置有凸牙部,所述的凸牙部穿过导向孔并与锁死部锁死。该汽车空调管路用自锁死管夹的结构简单、安装牢固、安装后不会因空调管路的震动而松动脱落,克服了现有技术管夹容易脱落的缺陷,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易行,克服了现有技术中采用金属片以及螺丝固定时费时费力的缺陷,大大减小了操作工作量,安装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用自锁死管夹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管路固定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空调管路用自锁死管夹。
技术介绍
目前,在汽车整车装配过程当中,涉及多个安装工序和操作,其中空调管路安装时因管路走向复杂、可操作空间小,因此是一个对安装要求较高的工序。目前整车固定管路基本采用两种方式:第一,采用塑料管夹对管路扣合,这种管夹在扣合、拆卸方便,但是存在扣合不牢、扣紧力不够、管夹容易松动脱落等问题。同时,因为误差等原因,当汽车在颠簸的路面行驶时,空调管路往往容易因震动激烈而造成管夹受力过大导致松动脱落的情况发生。第二,采用金属片以及螺丝对管路进行固定,这种方法通过将管路卡入金属片的凹槽中,再将螺丝固定于车身上来实现对管路的固定。此方法安装牢固,安装后不易松动脱落,但安装时因整车引擎仓空间小,导致此方法不易操作,效率也相对较低,同时,因为管路固定部位往往有四至五处,所以操作工作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汽车空调管路用管夹存在的扣紧力不够或不易操作等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汽车空调管路用自锁死管夹。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汽车空调管路用自锁死管夹,包括上夹体、下夹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用自锁死管夹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空调管路用自锁死管夹,包括上夹体(12)、下夹体(9),所述的上夹体(12)的一端与下夹体(9)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上夹体(12)、下夹体(9)之间形成第一夹紧空间(10)、第二夹紧空间(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夹体(12)另一端设置有锁死部(2),所述的锁死部(2)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导向孔(21),所述的下夹体(9)另一端设置有凸牙部(3),所述的凸牙部(3)穿过导向孔(21)并与锁死部(2)锁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空调管路用自锁死管夹,包括上夹体(12)、下夹体(9),所述的上夹体(12)的一端与下夹体(9)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的上夹体(12)、下夹体(9)之间形成第一夹紧空间(10)、第二夹紧空间(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夹体(12)另一端设置有锁死部(2),所述的锁死部(2)内设置有上下贯通的导向孔(21),所述的下夹体(9)另一端设置有凸牙部(3),所述的凸牙部(3)穿过导向孔(21)并与锁死部(2)锁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管路用自锁死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锁死部(2)包括上端面(22)、下端面(23),所述的导向孔(21)与锁死部(2)上端面(22)的连通处为上端口(24),所述的导向孔(21)与锁死部(2)下端面(23)的连通处为下端口(25),所述的上端口(24)尺寸小于下端口(25)尺寸,所述的凸牙部(3)包括上凸部(31)、下凸部(32),所述的上凸部(31)尺寸小于下凸部(32)尺寸,所述的凸牙部(3)穿过导向孔(21)后凸牙部(3)的下凸部(32)与锁死部(2)的上端面(22)相抵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管路用自锁死管夹,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夹体(12)、下夹体(9)上在与第一夹紧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宁建车亚魁骆焱余江辉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烽正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