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柔性力和运动的传输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8951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6: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柔性力和运动的传输机构,包括柔性支撑管(6)以及从上至下的第一机架(3)、第二机架(7),所述第一机架(3)的顶部具有一根与其发生相对转动的轴一(2),所述柔性支撑管(6)固定设置在第一机架(3)与第二机架(7)之间,所述第二机架(7)机的底部具有一根能与第二机架(7)发生相对转动的轴二(8),所述轴一(2)与轴二(8)之间设置有实现连动的软轴(9),所述软轴(9)依次穿过第一机架(3)、柔性支撑管(6)以及第二机架(7)。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柔性力传动,不易于破坏执行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柔性力和运动的传输机构
本技术涉及传输机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柔性力和运动的传输机构。
技术介绍
通常,若需要转动动力元件,则需要使用到产生驱动转矩的电机来实现,目前,电机(动力源)直接作用动力元件,通过链条来传动,这种直接传动的方式会对动力元件产生极大的内应力,继而导致动力元件受到破坏,动力元件一旦被破坏,则需要不断更换动力元件,这样就带来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减缓对动力元件破坏、保护动力元件、节约成本的新型柔性力和运动的传输机构。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柔性力和运动的传输机构,包括柔性支撑管以及从上至下的第一机架、第二机架,所述第一机架的顶部具有一根与其发生相对转动的轴一,所述柔性支撑管固定设置在第一机架与第二机架之间,所述第二机架机的底部具有一根能与第二机架发生相对转动的轴二,所述轴一与轴二之间设置有实现连动的软轴,所述软轴依次穿过第一机架、柔性支撑管以及第二机架。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动力元件(如电机)通过传动件(如另一根软轴)带动轴二转动,轴二转动时通过软轴带动轴一转动,轴一连接执行元件,由于第一机架与轴一发生相对转动,轴一能带动执行元件转动,支撑柔性支撑管用以支撑软轴,传递力和运动的过程中,每个轴都不直接对(运动件)产生内应力,采用柔性力传动,不易于破坏,保护了执行元件。优选地,所述软轴设置有一根,柔性支撑管设置有两根,所述软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柔性支撑管,所述软轴的中部缠绕并固定在轴一上,所述软轴的一端顺时针的缠绕固定在轴二上;所述软轴的另一端逆时针的缠绕固定在轴二上。优选地,所述软轴、柔性支撑管均设置有两根且一一对应,每根软轴穿过与其对应的柔性支撑管,每根软轴的上端顺时针的缠绕固定在轴一上;每根所述软轴的下端逆时针的缠绕固定在轴二上。优选地,所述软轴、柔性支撑管均设置有一根,所述软轴的中部缠绕在轴一上,所述软轴的下端顺时针的缠绕固定在轴二上,所述软轴的上端逆时针的缠绕固定在轴一上,所述软轴的上端与一用以提供反向运动和力的弹簧连接。优选地,所述软轴、柔性支撑管均设置有一根,所述软轴的下端顺时针的缠绕固定在轴二上,所述软轴的上端缠绕并固定在轴一上,所述轴一的上端与一用以提供反向运动和力的弹簧连接。优选地,所述轴一、轴二等直径或直径不等。如果两根轴等直径时,传递的力也为同样大小,制作方便;如果为非等直径轴,则根据轴直径的比例,等比例的放大或缩小动力元件的输出轴(如电机的输出轴)。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架的底部与柔性支撑管的顶部通过锁紧螺母、张紧螺母固定。用以支撑柔性支撑管,保证第一软轴始终紧密缠绕在轴一和轴二上,保证力和运动的传递,以避免第一软轴在拉伸伸长以后无法有效的传递力和运动。优选地,所述第一机架与第二机架上均设置有与柔性支撑管的管口对应的通孔。供软轴穿过第一机架、第二机架。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中:1-弹簧;2-轴一;3-第一机架;4-锁紧螺母;5-张紧螺母;6-柔性支撑管;7-第二机架;8-轴二;9-软轴;10-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见附图1-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新型柔性力和运动的传输机构,包括柔性支撑管6以及从上至下的第一机架3、第二机架7,第一机架3的顶部具有一根与其发生相对转动的轴一2,柔性支撑管6固定设置在第一机架3与第二机架7之间,第二机架7机的底部具有一根能与第二机架7发生相对转动的轴二8,轴一2与轴二8之间设置有实现连动的软轴9,软轴9依次穿过第一机架3、柔性支撑管6以及第二机架7。轴一2、轴二8等直径或直径不等。执行元件固定安装在轴一2上,动力元件(如电机)通过传动件(如另一根软轴)带动轴二8转动,轴二8转动时通过软轴9带动轴一2转动,轴一2连接执行元件,由于第一机架3与轴一2发生相对转动,轴一2能带动执行元件转动,第一机架3的底部与柔性支撑管6的顶部通过锁紧螺母4、张紧螺母5固定。第一机架3与第二机架7上均设置有与柔性支撑管6的管口对应的通孔10。下述的实施例一与实施例二为同一类型的两种不同形式。区别在于实施例一位运动传输的软轴为一根,实施例二位独立的两根软轴。其共同之处是力和运动均来自于轴2,具体结构如下: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软轴9设置有一根,柔性支撑管6设置有两根,软轴9的两端分别穿过柔性支撑管6,软轴9的中部缠绕并固定在轴一2上,软轴9的一端顺时针的缠绕固定在轴二8上;软轴9的另一端逆时针的缠绕固定在轴二8上。如图2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软轴9、柔性支撑管6均设置有两根且一一对应,每根软轴9穿过与其对应的柔性支撑管6,每根软轴9的上端顺时针的缠绕固定在轴一2上;每根软轴9的下端逆时针的缠绕固定在轴二8上。下述实施例三与实施例四为为同一类型的两种不同形式。该种形式的共同之处是:轴二8的运动由动力源只提供单一方向的力和运动,其反向运动和力由弹簧1提供。其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三中软轴9的与轴一2和轴二8分别缠绕固定,软轴9的一端与轴一2缠绕固定的同时,也与弹簧1连接固定。实施例四中则为,弹簧1直接固定于轴一2之上,具体结构如下:如图3所示,实施例三:软轴9、柔性支撑管6均设置有一根,软轴9的中部缠绕在轴一2上,软轴9的下端顺时针的缠绕固定在轴二8上,软轴9的上端逆时针的缠绕固定在轴一2上,软轴9的上端与一用以提供反向运动和力的弹簧1连接。如图4所示,实施例四:与实施例三不同的是,软轴9、柔性支撑管6均设置有一根,软轴9的下端顺时针的缠绕固定在轴二8上,软轴9的上端缠绕并固定在轴一2上,轴一2的上端与一用以提供反向运动和力的弹簧1连接。以上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柔性力和运动的传输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柔性力和运动的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支撑管(6)以及从上至下的第一机架(3)、第二机架(7),所述第一机架(3)的顶部具有一根与其发生相对转动的轴一(2),所述柔性支撑管(6)固定设置在第一机架(3)与第二机架(7)之间,所述第二机架(7)机的底部具有一根能与第二机架(7)发生相对转动的轴二(8),所述轴一(2)与轴二(8)之间设置有实现连动的软轴(9),所述软轴(9)依次穿过第一机架(3)、柔性支撑管(6)以及第二机架(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柔性力和运动的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支撑管(6)以及从上至下的第一机架(3)、第二机架(7),所述第一机架(3)的顶部具有一根与其发生相对转动的轴一(2),所述柔性支撑管(6)固定设置在第一机架(3)与第二机架(7)之间,所述第二机架(7)机的底部具有一根能与第二机架(7)发生相对转动的轴二(8),所述轴一(2)与轴二(8)之间设置有实现连动的软轴(9),所述软轴(9)依次穿过第一机架(3)、柔性支撑管(6)以及第二机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柔性力和运动的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轴(9)设置有一根,柔性支撑管(6)设置有两根,所述软轴(9)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柔性支撑管(6),所述软轴(9)的中部缠绕并固定在轴一(2)上,所述软轴(9)的一端顺时针的缠绕固定在轴二(8)上;所述软轴(9)的另一端逆时针的缠绕固定在轴二(8)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柔性力和运动的传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轴(9)、柔性支撑管(6)均设置有两根且一一对应,每根软轴(9)穿过与其对应的柔性支撑管(6),每根软轴(9)的上端顺时针的缠绕固定在轴一(2)上;每根所述软轴(9)的下端逆时针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遂朝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迪飞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