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套式转轴紧固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872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套式转轴紧固件,该紧固件用于连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圆头部、第一铆接部和卡勾部;所述第二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台阶部和第二铆接部,所述第二组件内部为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与所述卡勾部匹配的卡槽部;所述第一铆接部与所述第一面板固接,所述第二铆接部与所述第二面板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对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上的开孔无特殊要求;安装完毕后,通过铆压实现牢固连接且卡勾部能承受较大的载荷,防止功能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套式转轴紧固件
本技术涉及连接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套式转轴紧固件,用于固定两块可相对转动的面板。
技术介绍
在机箱、电器柜或者操控台中,通常需要实现两块面板既相对连接,又能够相对转动,目前,其一般的实现方法为:在需要安装的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垫一块垫片,然后在第一板、第二板和垫片上的相对位置处分别开圆形通孔,将现有的紧固件(如销钉)的两端铆压于第一板和第二板上,使用时,第一、二板分别与紧固件铆接起固定作用,通过中间的垫片起到旋转作用,使两块面板(即第一板和第二板)可相对转动。上述方法中,对两块面板的厚度以及所开圆形通孔的尺寸有较高要求,在长期使用或承受较大荷载的情况下,容易造成产品功能失效,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既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又能够防止紧固件功能失效的组套式转轴紧固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套式转轴紧固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套式转轴紧固件,包括用于连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圆头部、第一铆接部和卡勾部;所述第二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台阶部和第二铆接部,所述第二组件内部为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与所述卡勾部匹配的卡槽部;所述第一铆接部与所述第一面板固接,所述第二铆接部与所述第二面板固接。较佳地,所述圆头部与所述第一铆接部之间设有第一花齿部。较佳地,所述台阶部和所述第二铆接部之间设有第二花齿部。较佳地,所述卡勾部的中心轴与所述通孔的中心轴重合。较佳地,所述第二组件的卡槽部限位所述卡勾部沿轴向的运动,所述卡勾部能够在所述通孔内绕所述中心轴旋转。较佳地,所述第一铆接部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铆接部的外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组套式转轴紧固件,该紧固件用于连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圆头部、第一铆接部和卡勾部;所述第二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台阶部和第二铆接部,所述第二组件内部为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与所述卡勾部匹配的卡槽部;所述第一铆接部与所述第一面板固接,所述第二铆接部与所述第二面板固接。本技术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对于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上的开孔无特殊要求;安装完毕后,通过铆压实现牢固连接且卡勾部能承受较大的载荷,防止功能失效。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具体实施方式中组套式转轴紧固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第一面板、20-第二面板、30-第一组件、31-圆头部、32-第一铆接部、33-卡勾部、34-第一花齿部、40-第二组件、41-台阶部、42-第二铆接部、43-通孔、44-卡槽部、45-第二花齿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需说明的是,本技术附图均采用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本技术提供的组套式转轴紧固件,如图1所示,该紧固件用于连接第一面板10和第二面板20,包括第一组件30和第二组件40,所述第一组件3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圆头部31、第一铆接部32和卡勾部33;所述第二组件4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台阶部41和第二铆接部42,所述第二组件40内部为通孔43,所述通孔43内设有与所述卡勾部33匹配的卡槽部44;所述第一铆接部32与所述第一面板10固接,所述第二铆接部42与所述第二面板20固接。本技术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对于第一面板10和第二面板20上的开孔无特殊要求;安装完毕后,通过铆压实现牢固连接且卡勾部33能承受较大的载荷,防止功能失效。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圆头部31与所述第一铆接部32之间设有第一花齿部34;所述台阶部41和所述第二铆接部42之间设有第二花齿部45,铆接时,第一花齿部34和第二花齿部45可增加第一面板10与第一组件30、以及第二面板20与第二组件40之间的摩擦力,进而增加连接的牢固度。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所述卡勾部33的中心轴与所述通孔43的中心轴重合,具体地,所述第二组件40的卡槽部44限位所述卡勾部33沿轴向的运动(即垂向的相对运动),所述卡勾部33能够在所述通孔43内绕所述中心轴旋转,从而实现第一面板10与第二面板20之间的相对旋转,同时卡勾部33与卡槽部44的配合能承受较大的载荷,防止功能失效。较佳地,请继续参考图1,由于安装失效模式的需要,需要使台阶部41的外径小于第二铆接部42的外径,这就要求所述第一铆接部32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铆接部42的外径,当然,相对应的,所述第一面板10上的开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面板20上的开孔的直径,进一步防止功能失效。本技术提供的组套式转轴紧固件的安装方法如下:S1:将所述第一组件30与所述第一面板10铆接,将所述第二组件40与所述第二面板20铆接;S2:将所述第一组件30的卡勾部33插入所述第二组件40的通孔43内,直至所述卡勾部33与所述卡槽部44卡合,从而实现两块面板既能够固定连接,又能够相对转动。较佳地,在步骤S1之前,还包括分别在所述第一面板10和所述第二面板20上开孔的步骤,具体地,所述第一面板10上的开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面板20上的开孔的直径,以防止产品功能失效。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组套式转轴紧固件,该紧固件用于连接第一面板10和第二面板20,包括第一组件30和第二组件40,所述第一组件3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圆头部31、第一铆接部32和卡勾部33;所述第二组件40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台阶部41和第二铆接部42,所述第二组件40内部为通孔43,所述通孔43内设有与所述卡勾部33匹配的卡槽部44;所述第一铆接部32与所述第一面板10固接,所述第二铆接部42与所述第二面板20固接。本技术结构简单适用范围广,对于第一面板10和第二面板20上的开孔无特殊要求;安装完毕后,通过铆压实现牢固连接且卡勾部33能承受较大的载荷,防止功能失效。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括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组套式转轴紧固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套式转轴紧固件,用于连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圆头部、第一铆接部和卡勾部;所述第二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台阶部和第二铆接部,所述第二组件内部为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与所述卡勾部匹配的卡槽部;所述第一铆接部与所述第一面板固接,所述第二铆接部与所述第二面板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套式转轴紧固件,用于连接第一面板和第二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组件和第二组件,所述第一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圆头部、第一铆接部和卡勾部;所述第二组件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台阶部和第二铆接部,所述第二组件内部为通孔,所述通孔内设有与所述卡勾部匹配的卡槽部;所述第一铆接部与所述第一面板固接,所述第二铆接部与所述第二面板固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套式转轴紧固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头部与所述第一铆接部之间设有第一花齿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强张明张文豪
申请(专利权)人:宾科精密部件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