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锚索与微型钢管桩联合的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预应力锚索与微型钢管桩联合的支护结构,属于土木工程
技术介绍
近年来,微型钢管桩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型边坡的加固处理,并表现出良好的处理效果。其施工步骤大致包括钻孔、插管、注浆等。首先,在需要加固处理的区域按照设计要求钻孔,然后,在钻孔内插入小直径钢管,最后,灌注混凝土,将小直径钢管与混凝土紧密结合形成微型桩,起到抗滑加固效果。虽然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工程实践也表明现有微型钢管桩及其施工方法存在一定不足,微型钢管桩桩径较小,单桩抗剪及抗弯强度有时会显得不足,工程中出现钢管被折断或推倒的情况,从而使得整体加固结构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锚索与微型钢管桩联合的支护结构。该支护结构将预应力锚索与微型钢管桩联合使用,钢管内插入H型钢并用混凝土浇筑在一起,可显著增强单桩强度及抗弯性能。同时,同排钢管顶端高出地表的部分与预应力锚索外露部分一起浇筑在冠梁中,以提高支护结构的整体性。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预应力锚索与微型钢管桩联合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置于钻孔中的钢管,钢管的底部伸入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应力锚索与微型钢管桩联合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置于钻孔(6)中的钢管(1),钢管(1)的底部伸入至滑动面(5)以下,其顶部伸出至地表面(4)上,伸出至地表面(4)上的钢管(1)上连接有锚索(10),锚索(10)的锚固段(11)埋入滑动面(5)中,钢管(1)中放置有加强型钢(3),加强型钢(3)与钢管(1)之间浇灌有混凝土(9),伸出至地表面(4)上的钢管(1)以及锚索(10)浇筑在冠梁(13)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锚索与微型钢管桩联合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置于钻孔(6)中的钢管(1),钢管(1)的底部伸入至滑动面(5)以下,其顶部伸出至地表面(4)上,伸出至地表面(4)上的钢管(1)上连接有锚索(10),锚索(10)的锚固段(11)埋入滑动面(5)中,钢管(1)中放置有加强型钢(3),加强型钢(3)与钢管(1)之间浇灌有混凝土(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再谦,帅世界,蒲黍絛,刘金洋,郭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