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煤矿巷道支护领域,具体是一种大跨度硐室中锚网喷+锚索耦合支护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有些煤矿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围岩稳定性差等客观条件及机械设备重型化等现实问题,使得皮带机头硐室支护面临着不少问题。分析顶板及围岩和锚杆、锚索等支护材料对大跨度机头硐室的影响十分必,而大跨度硐室的支护形式及支护参数无工程样例类比,故寻求工艺简单、施工周期短的大跨度硐室的支护参数是矿井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大跨度硐室中锚网喷+锚索耦合支护方法。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大跨度硐室中锚网喷+锚索耦合支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大跨度硐室施工:采用光面爆破技术进行施工,以减少围岩的扰动;2)一次支护:大跨度硐室施工完毕后随即对顶板(拱部)及两帮进行网片铺设、打注内层锚杆及打注锚索,其中,网片规格为3600mm×1000mm,由直径为6mm的钢筋制成,网孔规格为100mm×100mm;锚杆托盘采用钢板球形垫托盘,锚杆托盘规格为150mm×150mm×10mm;内层锚杆采用φ22mm×2800mm的高强度左旋无纵肋螺纹钢锚杆,内层锚杆排间距为800mm×800mm;锚索托盘采用钢板球形垫托盘,锚索托盘规格为300mm×300mm×16mm;锚索规格为φ17.8mm×9300mm,锚索排间距为1600mm×1600mm;网片、内层锚杆、锚索施工完毕后随即采用强度等级C25的砼对顶板及两帮喷厚度为100mm厚的砼层,最后完成一次支护;3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跨度硐室中锚网喷+锚索耦合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大跨度硐室施工:采用光面爆破技术进行施工,以减少围岩的扰动;2)一次支护:大跨度硐室施工完毕后随即对顶板及两帮进行网片(1)铺设、打注内层锚杆(2)及打注锚索(3),其中,网片(1)规格为3600 mm×1000mm,由直径为6mm的钢筋制成,网孔规格为100 mm×100mm;锚杆托盘采用钢板球形垫托盘,锚杆托盘规格为150 mm×150 mm×10mm;内层锚杆(2)采用φ22mm×2800mm的高强度左旋无纵肋螺纹钢锚杆,内层锚杆(2)排间距为800 mm×800mm;锚索托盘采用钢板球形垫托盘,锚索托盘规格为300 mm×300 mm×16mm;锚索(3)规格为φ17.8mm×9300mm,锚索(3)排间距为1600 mm×1600mm;网片(1)、内层锚杆(2)、锚索(3)施工完毕后随即采用强度等级C25的砼对顶板及两帮喷厚度为100mm厚的砼层(4),最后完成一次支护;3)二次支护:待大跨度硐室巷道变形速度稳定后,再对大跨度硐室的顶板及两帮进行网片(1)铺设及打注外层锚杆(5),其中,网片(1)规格为3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跨度硐室中锚网喷+锚索耦合支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大跨度硐室施工:采用光面爆破技术进行施工,以减少围岩的扰动;2)一次支护:大跨度硐室施工完毕后随即对顶板及两帮进行网片(1)铺设、打注内层锚杆(2)及打注锚索(3),其中,网片(1)规格为3600mm×1000mm,由直径为6mm的钢筋制成,网孔规格为100mm×100mm;锚杆托盘采用钢板球形垫托盘,锚杆托盘规格为150mm×150mm×10mm;内层锚杆(2)采用φ22mm×2800mm的高强度左旋无纵肋螺纹钢锚杆,内层锚杆(2)排间距为800mm×800mm;锚索托盘采用钢板球形垫托盘,锚索托盘规格为300mm×300mm×16mm;锚索(3)规格为φ17.8mm×9300mm,锚索(3)排间距为1600mm×1600mm;网片(1)、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月新,周建峰,张健,张学峰,陈德良,安志敏,高建伟,崔巍,
申请(专利权)人: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西;1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