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623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8 0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胶带结构,其包括有从上至下依次层叠布置的基材层、胶粘层、离型膜层,基材层的下表面与胶粘层的上表面粘接,离型膜层的上表面与胶粘层的下表面粘接;基材层包括有层叠布置且依次连接的基础塑胶层、位于基础塑胶层下端侧的醋酸纤维布层,醋酸纤维布层的下表面与胶粘层的上表面粘接;基础塑胶层的上表面经真空直镀有三个沿着基础塑胶层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沿着基础塑胶层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电化铝层,相邻的两个电化铝层之间设置有荧光粉填装槽,各荧光粉填装槽内分别填装有荧光粉层,各荧光粉层的上表面与各电化铝层的上表面平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功能多样、装饰效果好、抗拉强度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胶带结构
本技术涉及胶带
,尤其涉及一种胶带结构。
技术介绍
胶带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常用的固定和遮蔽的工具之一,按功效可分为高温胶带、双面胶带、防滑胶带、特种胶带、压敏胶带、模切胶带等,根据不同的功效适用于不同的场所和领域。需进一解释,对于现有的胶带而言,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其普遍存在功能较为单一、抗拉强度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胶带结构,该胶带结构结构设计新颖、功能多样、装饰效果好、抗拉强度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胶带结构,包括有从上至下依次层叠布置的基材层、胶粘层、离型膜层,基材层的下表面与胶粘层的上表面粘接,离型膜层的上表面与胶粘层的下表面粘接;基材层包括有层叠布置且依次连接的基础塑胶层、位于基础塑胶层下端侧的醋酸纤维布层,醋酸纤维布层的下表面与胶粘层的上表面粘接;基础塑胶层的上表面经真空直镀有三个沿着基础塑胶层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沿着基础塑胶层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电化铝层,相邻的两个电化铝层之间设置有荧光粉填装槽,各荧光粉填装槽内分别填装有荧光粉层,各荧光粉层的上表面与各电化铝层的上表面平齐。其中,所述基础塑胶层为PET层。其中,所述基材层的上端侧还设置有覆盖于所述电化铝层、所述荧光粉层上表面的透明保护膜层。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胶带结构,其包括有从上至下依次层叠布置的基材层、胶粘层、离型膜层,基材层的下表面与胶粘层的上表面粘接,离型膜层的上表面与胶粘层的下表面粘接;基材层包括有层叠布置且依次连接的基础塑胶层、位于基础塑胶层下端侧的醋酸纤维布层,醋酸纤维布层的下表面与胶粘层的上表面粘接;基础塑胶层的上表面经真空直镀有三个沿着基础塑胶层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沿着基础塑胶层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电化铝层,相邻的两个电化铝层之间设置有荧光粉填装槽,各荧光粉填装槽内分别填装有荧光粉层,各荧光粉层的上表面与各电化铝层的上表面平齐。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功能多样、装饰效果好、抗拉强度好的优点。附图说明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包括有:1——基材层11——基础塑胶层12——醋酸纤维布层2——胶粘层3——离型膜层4——电化铝层5——荧光粉层6——透明保护膜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胶带结构,包括有从上至下依次层叠布置的基材层1、胶粘层2、离型膜层3,基材层1的下表面与胶粘层2的上表面粘接,离型膜层3的上表面与胶粘层2的下表面粘接。进一步的,基材层1包括有层叠布置且依次连接的基础塑胶层11、位于基础塑胶层11下端侧的醋酸纤维布层12,醋酸纤维布层12的下表面与胶粘层2的上表面粘接。更进一步的,基础塑胶层11的上表面经真空直镀有三个沿着基础塑胶层11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沿着基础塑胶层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电化铝层4,相邻的两个电化铝层4之间设置有荧光粉填装槽,各荧光粉填装槽内分别填装有荧光粉层5,各荧光粉层5的上表面与各电化铝层4的上表面平齐。需进一步解释,塑胶层11为PET层。需进一步指出,基础塑胶层11的上表面通过真空直镀工艺设置有三个间隔布置的电化铝层4;对于本技术的各电化铝层4而言,其一方面能够起到防静电的作用,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使得胶带的表面具有金属光泽,进而增强整体的装饰效果。另外,相邻的两个电化铝层4之间的荧光粉填装槽内填装有荧光粉层5;对于本技术的荧光粉层5而言,其能够起到荧光效果,进而进一步地提高本技术的装饰效果。其中,本技术的基材层1由基础塑胶层11以及醋酸纤维布层12组成;醋酸纤维布层12能够有效地增强基材层1的抗拉强度,进而能够有效地增强本技术整体的抗拉强度。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技术具有结构设计新颖、功能多样、装饰效果好的优点。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基材层1的上端侧还设置有覆盖于电化铝层4、荧光粉层5上表面的透明保护膜层6。对于本技术的透明保护膜层6而言,其一方面不会影响电化铝层4的金属光泽效果,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保护荧光粉层5,进而放置荧光粉层5掉落。以上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胶带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胶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从上至下依次层叠布置的基材层(1)、胶粘层(2)、离型膜层(3),基材层(1)的下表面与胶粘层(2)的上表面粘接,离型膜层(3)的上表面与胶粘层(2)的下表面粘接;基材层(1)包括有层叠布置且依次连接的基础塑胶层(11)、位于基础塑胶层(11)下端侧的醋酸纤维布层(12),醋酸纤维布层(12)的下表面与胶粘层(2)的上表面粘接;基础塑胶层(11)的上表面经真空直镀有三个沿着基础塑胶层(11)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沿着基础塑胶层(1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电化铝层(4),相邻的两个电化铝层(4)之间设置有荧光粉填装槽,各荧光粉填装槽内分别填装有荧光粉层(5),各荧光粉层(5)的上表面与各电化铝层(4)的上表面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胶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从上至下依次层叠布置的基材层(1)、胶粘层(2)、离型膜层(3),基材层(1)的下表面与胶粘层(2)的上表面粘接,离型膜层(3)的上表面与胶粘层(2)的下表面粘接;基材层(1)包括有层叠布置且依次连接的基础塑胶层(11)、位于基础塑胶层(11)下端侧的醋酸纤维布层(12),醋酸纤维布层(12)的下表面与胶粘层(2)的上表面粘接;基础塑胶层(11)的上表面经真空直镀有三个沿着基础塑胶层(11)的宽度方向均匀间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德辉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万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