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齿的锻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91351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斗齿制造设备,公开了一种斗齿的锻造模具,包括安装组件、成型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底模大板、设置在底模大板上的底模垫板、设置在底模垫板上方且通过下锁模螺丝与底模大板连接的底模外速板、设置在底模外速板上方且可上下移动的顶模大板、通过上锁模螺丝锁紧在顶模大板下端的顶模外速板、设置在顶模外速板中部的芯子固定板,成型组件包括通过芯子固定板与顶模外速板连接的凸模芯子、设置在底模垫板上的凹模一号板、设置在凹模一号板上的凹模二号板、设置在凹模二号板上的凹模三号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较为简单,零件和插件均较少,安装方便,节省安装时间,各部件安装牢固,损耗较低,使用寿命较长。

Forging die for bucket teeth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tooth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and discloses a forging bucket tooth, including the installation of components, forming components, mounting assembly comprises a bottom die plate, a bottom mold base plate, the bottom mold plate arranged on the bottom plate and above by locking screws and large plate bottom mold bottom die speed plate and connection is set above the bottom die plate and outer speed on the top die plate, moving through the clamping screw locking plate fixed in the core top mold plate, top die spe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top die outer speed plate, molding assembly includes a fixed plate through the core and top die the outer plate speed punch die core, connected on the bottom die pad one plate, one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concave mould on the die plate die set No. two, No. two in the die plate No. three on boar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r overall structure, less parts and plug-ins,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saving installation time, solid installation of components, low loss and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斗齿的锻造模具
本技术涉及斗齿制造设备,尤其涉及了一种斗齿的锻造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斗齿生产模具,零部件较多,结构较为复杂,安装不便,或是各部件固定不稳,生产过程中部件容易跑偏,造成模具磨损较为严重,使用寿命短,且生产出来的产品品质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结构复杂、安装不便或是各部件固定不稳、生产过程易跑偏、部件磨损严重的缺点,提供了一种结构较为简单,安装方便,固定牢固,可降低损耗的斗齿的锻造模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斗齿的锻造模具,包括安装组件、成型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底模大板、固定设置在底模大板上的底模垫板、设置在底模垫板上方且通过下锁模螺丝与底模大板连接的底模外速板、设置在底模外速板上方且可上下移动的顶模大板、通过上锁模螺丝锁紧在顶模大板下端的顶模外速板、设置在顶模外速板中部的芯子固定板,成型组件包括通过芯子固定板与顶模外速板连接的凸模芯子、设置在底模垫板上的凹模一号板、设置在凹模一号板上的凹模二号板、设置在凹模二号板上的凹模三号板,凹模一号板、凹模二号板、凹模三号板中部均设有空腔。作为优选,顶模外速板中部设有用于安装芯子固定板的内孔,内孔呈上段大下段小的阶梯孔,芯子固定板外表面与顶模外速板上的内孔内壁契合,芯子固定板通过顶模外速板的内孔卡在顶模外速板内。无需设置螺丝,节省插件,安装方便、快速。作为优选,芯子固定板中部设有用于安装凸模芯子的内孔,内孔呈上段大下段小的阶梯孔,凸模芯子外表面与芯子固定板上的内孔内壁契合,凸模芯子通过芯子固定板的内孔卡在芯子固定板内。无需设置螺丝,节省插件,安装方便、快速。作为优选,底模外速板中部设有用于安装成型组件的内孔,内孔呈上段小下段大的阶梯孔,凹模三号板外表面与底模外速板上的内孔内壁契合,凹模三号板通过底模外速板的内孔卡在底模外速板内。无需设置螺丝,节省插件,安装方便、快速。作为优选,凹模一号板上部设有凸块,凹模二号板下部设有与凸块配合的定位槽,凹模二号板通过定位槽、凸块的配合与凹模一号板定位;凹模二号板上部设有凸块,凹模三号板上设有与凸块配合的定位槽,凹模三号板通过定位槽、凸块的配合与凹模二号板定位。无需设置螺丝,节省插件,安装方便、快速。且可顶模大板的压力作用下及凸块和定位槽的配合作用下确保三块凹模板的中心线均时刻保持在同一竖直线上,不会跑偏造成磨损。作为优选,芯子固定板下端设有凹槽,凹模三号板上端与芯子固定板相应位置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部。凹槽和凸部配合用于限制凸模芯子和凹模板之间的位置,确保凸模芯子与凹模板之间的中心线时刻保持在同一竖直线上。作为优选,还包括导向组件,导向组件包括设置在顶模外速板上的定位导柱和设置在底模外速板上的定位导套,定位导柱与定位导套配合对顶模外速板、凸模芯子进行导向。避免凸模芯子和凹模板跑偏。本技术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整体结构较为简单,零件和插件(只有上锁模螺丝和下锁模螺丝)均较少,安装方便,仅需要锁紧上锁模螺丝和下锁模螺丝,操作方便,节省安装时间,无需专业人员来安装即可完全锻造模具的组装。各部件安装牢固,损耗较低,使用寿命较长。凹模板分成三块(凹模一号板、凹模二号板、凹模三号板),三块凹模板之间的水平方向均通过定位槽和凸块的配合定位牢固,模锻过程中不会出现水平方向出现偏移的现象,减少凹模板磨损的现象,提高其使用寿命;且三者固定牢固,模锻出来的斗齿在相邻两块凹模板连接处不容易出现飞边的现象,可降低二次抛光的费用;另外凹模板分成三份,方便后续对凹模板内壁的维护和清理,且便于生产凹模板,降低凹模板的加工程度。设置导向组件,避免凸模芯子跑偏,减少生产过程中各部件磨损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是图1的凸模芯子和凹模板契合时的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芯子固定板的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凹模二号板的结构图。附图中各数字标号所指代的部位名称如下:其中1—底模大板、2—底模垫板、3—底模外速板、4—下锁模螺丝、5—顶模大板、6—上锁模螺丝、7—顶模外速板、8—芯子固定板、9—内孔、10—凸模芯子、11—凹模一号板、12—凹模二号板、13—凹模三号板、14—空腔、15—限位槽、16—凸块、17—定位槽、18—凹槽、19—凸部、20—定位导柱、21—定位导套、22—通孔、23—环形凸台、24—环形卡台、25—顶料杆、26—顶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斗齿的锻造模具,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安装组件、成型组件、导向组件、顶料组件。安装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平面上的底模大板1、固定设置在底模大板1上端的底模垫板2、设置在底模垫板2上方且通过下锁模螺丝4与底模大板1连接的底模外速板3、设置在底模外速板3上方且可上下移动的顶模大板5、通过上锁模螺丝6锁紧在顶模大板5下端的顶模外速板7、设置在顶模外速板7中部的芯子固定板8,顶模外速板7中部设有用于安装芯子固定板8的内孔9,内孔9呈上段大下段小的阶梯孔,内孔9上下两段均为锥形孔,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模锻过程中芯子固定板8发生旋转,顶模外速板7上的内孔9上下两段均为方锥孔。芯子固定板8外表面与顶模外速板7上的内孔9内壁契合,芯子固定板8通过顶模外速板7的内孔9卡在顶模外速板7内。芯子固定板8中部设有用于安装凸模芯子10的内孔9,内孔9呈上段大下段小的阶梯孔,内孔9上下两段均为锥形孔,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模锻过程中凸模芯子10发生旋转,芯子固定板8上的内孔9上下两段均为方锥孔。底模外速板3中部设有用于安装成型组件的内孔9,内孔9呈上段小下段大的阶梯孔,内孔9上下两段均为锥形孔,在本实施例中,为了防止模锻过程中凹模三号板13发生旋转,底模外速板3上的内孔9上下两段均为方锥孔。成型组件包括通过芯子固定板8与顶模外速板7连接的凸模芯子10、设置在底模垫板2上的凹模板,凹模板自下而上分为设置在底模垫板2上的凹模一号板11、设置在凹模一号板11上的凹模二号板12、设置在凹模二号板12上的凹模三号板13。凸模芯子10外表面与芯子固定板8上的内孔9内壁契合,凸模芯子10通过芯子固定板8的内孔9卡在芯子固定板8内。凸模芯子10下部向下延伸凸出芯子固定板8下表面,凹模一号板11、凹模二号板12、凹模三号板13中部均设有空腔14,凸模芯子10下部与空腔14配合用于模锻出斗齿的齿尖。凹模三号板13外表面与底模外速板3上的内孔9内壁契合,凹模三号板13通过底模外速板3的内孔9卡在底模外速板3内。底模垫板2上表面设有向内凹陷的限位槽15,凹模一号板11下部嵌入限位槽15内,凹模一号板11上部设有凸块16,凹模二号板12下部设有与凸块16配合的定位槽17,凹模二号板12通过定位槽17、凸块16的配合与凹模一号板11定位。凹模二号板12上部设有凸块16,凹模三号板13上设有与凸块16配合的定位槽17,凹模三号板13通过定位槽17、凸块16的配合与凹模二号板12定位。凸块16和定位槽17的配合能够确保凹模一号板11、凹模二号板12、凹模三号板13的中心线均处在同一条直线上,确保生产质量。芯子固定板8下端位于内孔9两侧均设有条形的凹槽18,凹模三号板13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斗齿的锻造模具

【技术保护点】
斗齿的锻造模具,包括安装组件、成型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组件包括底模大板(1)、固定设置在底模大板(1)上的底模垫板(2)、设置在底模垫板(2)上方且通过下锁模螺丝(4)与底模大板(1)连接的底模外速板(3)、设置在底模外速板(3)上方且可上下移动的顶模大板(5)、通过上锁模螺丝(6)锁紧在顶模大板(5)下端的顶模外速板(7)、设置在顶模外速板(7)中部的芯子固定板(8),成型组件包括通过芯子固定板(8)与顶模外速板(7)连接的凸模芯子(10)、设置在底模垫板(2)上的凹模一号板(11)、设置在凹模一号板(11)上的凹模二号板(12)、设置在凹模二号板(12)上的凹模三号板(13),凹模一号板(11)、凹模二号板(12)、凹模三号板(13)中部均设有空腔(14)。

【技术特征摘要】
1.斗齿的锻造模具,包括安装组件、成型组件,其特征在于:安装组件包括底模大板(1)、固定设置在底模大板(1)上的底模垫板(2)、设置在底模垫板(2)上方且通过下锁模螺丝(4)与底模大板(1)连接的底模外速板(3)、设置在底模外速板(3)上方且可上下移动的顶模大板(5)、通过上锁模螺丝(6)锁紧在顶模大板(5)下端的顶模外速板(7)、设置在顶模外速板(7)中部的芯子固定板(8),成型组件包括通过芯子固定板(8)与顶模外速板(7)连接的凸模芯子(10)、设置在底模垫板(2)上的凹模一号板(11)、设置在凹模一号板(11)上的凹模二号板(12)、设置在凹模二号板(12)上的凹模三号板(13),凹模一号板(11)、凹模二号板(12)、凹模三号板(13)中部均设有空腔(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齿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顶模外速板(7)中部设有用于安装芯子固定板(8)的内孔(9),内孔(9)呈上段大下段小的阶梯孔,芯子固定板(8)外表面与顶模外速板(7)上的内孔(9)内壁契合,芯子固定板(8)通过顶模外速板(7)的内孔(9)卡在顶模外速板(7)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齿的锻造模具,其特征在于:芯子固定板(8)中部设有用于安装凸模芯子(10)的内孔(9),内孔(9)呈上段大下段小的阶梯孔,凸模芯子(10)外表面与芯子固定板(8)上的内孔(9)内壁契合,凸模芯子(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国忠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方盛机械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