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淑玲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浓缩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8921 阅读:2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浓缩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酯类5-15、烃类30-50、三类基础油30-40,合成脂肪酸3-8、油性剂3-6、抗氧抗腐剂1-3、减摩剂0.5-2.5、极压剂1-3。酯类是NP343、NP372和P81中的一种或几种,烃类是PA08、PA06和PA012中的一种或几种,三类油是150N、75N和HL-68中的一种或几种,合成脂肪酸是壬二酸、癸二酸和肉桂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油性剂是T405A、T403和T405中的一种或几种,抗氧抗腐剂是T203和T204中的一种或两种,减摩剂是硼氮化合物、T304、T301和309中的一种或几种,极压剂是T361A和3745P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优异高温稳定性、抗氧化安定性及抗磨、抗腐和防锈性能,有极强的粘附性和渗透性,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一种坚固的润滑油膜,有效降低能耗,减少飞溅,挥发性小,不污染工作环境,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润滑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浓縮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润滑剂的分类有固体润滑剂、液态润滑剂、气体润滑剂和半固体润滑剂。 尽管有这么多种类的润滑剂,但是,由于设备的种类、构造、运行状况的不同, 所以设备的润滑方式和对润滑剂的要求也不同。尤其是有些高速旋空齿轮链条 的润滑,就是一个很难克服的润滑难题使用润滑脂润滑很快会被高速运转所 产生的离心力甩掉,使用润滑脂、因润滑脂的渗透性差无法有效的保护设备; 用润滑油润滑、因粘度小而不易形成油膜并容易流失、造成浪费、污染环境。 如何既能保证很好的渗透性、还要有很好的附着力、又能形成很好的油膜一直 以来是润滑行业很难解决的一对矛盾。目前,各种链条设备的润滑,都使用的是润滑脂和高粘度的润滑油产品。 这只能满足部分设备的表面润滑需求,因渗透性能差而不能很好的参与机件的 内部润滑。况且随油品的粘度增大而运动阻力增加。如何既能保证有效润滑, 又能降低运动阻力而达到节约能源, 一直是润滑行业很难解^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研发出不仅能在低粘度下保证设备的有效润滑,还能 有效的减少摩擦阻力的新型浓縮润滑油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浓縮润滑油,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基础油酯类5-15、烃类30-50、三类基础油30-40,添加剂合成脂肪酸3-8、油性剂3-6、抗氧抗腐剂l-3、减摩剂0.5-2.5、极压剂1-3。上述的新型浓縮润滑油,酯类是NP343、 NP372和P81中的一种或几种,烃 类是PA08、 PA06和PA012中的一种或几种,三类油是150N、 75N和HL-68中 的一种或几种,合成脂肪酸是壬二酸、癸二酸和肉桂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油性 剂是T405A、 T403和T405中的一种或几种,抗氧抗腐剂是T203和T204中的 一种或两种,减摩剂是硼氮化合物、T304、 T301和309中的一种或几种,极压 剂是T361A和3745P中的一种或两种。上述的新型浓縮润滑油,酯类是NP343,烃类是PA08,三类油是150N, 合成脂肪酸是壬二酸,油性剂是T405A,抗氧抗腐剂是T203,减摩剂是硼氮化合物,极压剂是T361A。上述的新型浓縮润滑油,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基础油酯类10、烃 类40、三类基础油35,添加剂合成脂肪酸5、油性剂4.5、抗氧抗腐剂2、减 摩剂1.5、极压剂2。上述的新型浓縮润滑油的制备方法,由以下步骤A、 按上述重量份把酯类、烃类和三类基础油加入到容器里,加热到50°C -90°C,混合50-70分钟;B、 按重量份向A步骤的容器中加入合成脂肪酸、油性剂、减摩剂和极压剂, 混合加热30-40分钟,化验理化指标,制得产品LB-32和LB-46;C、 将步骤B所得产品降至常温,过滤分装。上述的的新型浓缩润滑油的制备方法,所述的步骤加热到7(TC,混合60分 钟,所述的步骤B混合加热35分钟。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优异高温稳定性、抗氧化安定性及抗磨、 抗腐和防锈性能,能在高温高速操作条件下保持优良的润滑性;有极强的粘附 性和渗透性,能在金属表面形成一种坚固的润滑油膜,有效降低能耗,减少飞 溅,挥发性小,不污染工作环境,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称取以下原料NP343 5kg、 PA08 30kg和150N 30kg加到容器 里加热混合,温底升到7(TC继续加热50分钟,再依次加入壬二酸3kg、 T405A 3kg、 T203 1kg、硼氮化合物0.5kg和T361Alkg混合加热40分钟,化验理化指 标,达到指标后降至常温,过滤分装。如表1和表2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列表。表l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列表<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4</column></row><table><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5</column></row><table><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表2将上表实施例中的酯类可以换成NP343、 NP372和P81中的一种或几种,烃 类可以换成PA08、 PA06和PA012中的一种或几种,三类油可换成150N、 75N 和HL-68中的一种或几种,合成脂肪酸可换成壬二酸、癸二酸和肉桂酸中的一种 或几种,油性剂可换成T405A、 T403和T405中的一种或几种,抗氧抗腐剂可换 成T203和T204中的一种或两种,减摩剂可换成硼氮化合物、T304、 T301和309 中的一种或几种,极压剂可换成T361A和3745P中的一种或两种。上述各原料来源酯类和烃类供应商为美孚埃克森;三类油供应商为韩国 双龙;合成脂肪酸供应商为金陵石化;油性剂、抗氧抗腐剂和极压剂供应商为 锦州石化;减摩剂供应商为苏州阿莫特。 产品的主要技术指标如下表3<table>table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6</column></row><table>表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浓缩润滑油,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基础油酯类5-15、烃类30-50、三类基础油30-40,添加剂合成脂肪酸3-8、油性剂3-6、抗氧抗腐剂1-3、减摩剂0.5-2.5、极压剂1-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浓縮润滑油,其特征在于酯类是NP343、 NP372 和P81中的一种或几种,烃类是PA08、 PA06和PA012中的一种或几种,三 类油是150N、 75N和HL-68中的一种或几种,合成脂肪酸是壬二酸、癸二 酸和肉桂酸中的一种或几种,油性剂是T405A、 T403和T405中的一种或几 种,抗氧抗腐剂是T203和T204中的一种或两种,减摩剂是硼氮化合物、T304、 T301和309中的一种或几种,极压剂是T361A和3745P中的一种或两种。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浓縮润滑油,其特征在于酯类是NP343,烃类 是PA08,三类油是150N,合成脂肪酸是壬二酸,油性剂是T405A,抗氧抗 腐剂是T203,减摩剂是硼氮化合物,极压剂是T361A。4、 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新型浓縮润滑油,其特征在于按以下重量份的 原料制成基础油酯类IO、烃类40、三类基础油35,添加剂合成脂肪酸5、油性剂4.5、抗氧抗腐剂2、减摩剂1.5、极压剂2。5、 -种新型浓縮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A、 按上述重量份把酯类、烃类和三类基础油加入到容器里,加热到50。C-90 。C,混合50-70分钟;B、 按重量份向A步骤的容器中依次加入合成脂肪酸、油性剂、减摩剂和极 压剂混合,加入每种原料的间隔时间为10-15分钟,原料全部加入后混 合加热30-40分钟;C、 将步骤B所得产品降至常温,过滤分装。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浓縮润滑油的制备方法,其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浓缩润滑油,按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 基础油:酯类5-15、烃类30-50、三类基础油30-40, 添加剂:合成脂肪酸3-8、油性剂3-6、抗氧抗腐剂1-3、减摩剂0.5-2.5、极压剂1-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淑玲胡纪根李长香刘四堆
申请(专利权)人:赵淑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