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继电器构成的开关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8753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7 0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继电器构成的开关器件,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开关电路板;开关电路板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以及可控单刀双掷开;外壳内还设置有检测电路板,检测电路板包括第一与门、第二与门、检测控制器、第一开关三极管、第二开关三极管、第一显示灯以及第二显示灯,第一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第一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一继电器的输出端;第二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第二继电器的输入端,第二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二继电器的输出端,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的控制端与检测控制器相连。该多继电器构成的开关器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知道是哪一个继电器损坏的问题。

Switching devices composed of multiple relay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switching device, multi relay comprises a housing, housing is provided with a switch circuit board; switch circuit board includes a first relay and the second relay and controllable single pole double throw; shell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detection circuit, the detection circuit board comprises a first gate, the second gate, controller, detection the first switch transistor, second switch transistor, a first display and the second display lamp lights, the first input first and gate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input of the relay,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input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first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relay; the input end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input connected to the output end of the relay second, second and the second input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relay, controllable SPDT Switch control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detection controller. The switch component of the multi relay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relay can not know which relay is damaged in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继电器构成的开关器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继电器,具体涉及一种多继电器构成的开关器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为了方便对电器的开闭控制,均仅使用一个继电器对一个电器进行开闭,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灯控继电器,灯控继电器的成本低,故经常容易损坏,导致灯无法正常使用,而且一般一个灯内有多路灯带,当一路灯带无法工作时,难以找出所述灯带对应的是哪一个灯控继电器损坏,给检修带来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继电器构成的开关器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知道是哪一个继电器损坏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多继电器构成的开关器件,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开关电路板,开关电路板的控制端用于连接至开关控制器,开关电路板的高压输入端用于连接至电源,开关电路板的高压输出端连接至负载正极,开关电路板的低压输入端用于连接至地,开关电路板的低压输出端连接至负载负极;开关电路板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以及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第一继电器以及第二继电器的控制端均连接形成开关电路板的控制端,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为开关电路板的高压输入端,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第一不动端连接至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第二不动端连接至第二继电器的输入端,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输出端均连接形成开关电路板的高压输出端;外壳内还设置有检测电路板,检测电路板包括第一与门、第二与门、检测控制器、第一开关三极管、第二开关三极管、第一显示灯以及第二显示灯,第一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第一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一继电器的输出端,第一与门的输出端连接至检测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检测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基极,第一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显示灯的阴极,第一显示灯的阳极电池正极,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第二继电器的输入端,第二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二继电器的输出端,第二与门的输出端连接至检测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检测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至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基极,第二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二显示灯的阴极,第二显示灯的阳极电池正极,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的控制端与检测控制器相连。优选的是,外壳包括壳本体以及盖体,壳本体与盖体通过螺钉连接,壳本体与盖体扣合后形成用于安装开关电路板以及检测电路板的安装腔,壳本体与盖体分离后能打开安装腔;在外壳上安装有高电压连接组件,高电压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连接柱、第二固定连接柱以及活动连接柱,在外壳上设置有位于外壳外的用于连接外界高电压源的第一固定连接柱,第一固定连接柱与活动连接柱电连接,第二固定连接柱设置于开关电路板上,第二固定连接柱与开关电路板的高压输入端电连接,在壳本体上开设有触发腔以及触发孔,触发腔通过触发孔与安装腔连通,活动连接柱穿梭于触发腔、触发孔以及安装腔内,触发孔内壁对活动连接柱进行导向,活动连接柱穿过有位于触发腔内的触发弹簧,触发弹簧一端与触发腔内壁固定,触发弹簧另一端与活动连接柱固定,活动连接柱位于触发腔内的端部转动连接有滚轮,与滚轮相切有触发头,触发头为圆锥体结构,触发头固定有与活动连接柱伸缩方向垂直的螺杆,螺杆与壳本体螺纹连接,螺杆穿过盖体且与盖体之间无连接,旋转螺杆能使触发头的大端与滚轮接触,亦能使触发头的小端与滚轮接触;当触发头的大端与滚轮接触时,活动连接柱与第二固定连接柱紧贴且电连接;当触发头的小端与滚轮接触时,活动连接柱与第二固定连接柱远离且活动连接柱缩入至壳本体内。优选的是,在螺杆上设置有至少一组阻挡组件,壳本体上与螺杆螺纹连接的螺纹孔位于盖体与触发腔之间,壳本体靠近盖体的面内凹形成抵压孔,抵压孔的直径大于螺纹孔的直径,盖体上开设有与抵压孔对准的穿孔;每一阻挡组件均包括:阻挡块,阻挡块为向螺杆弯曲的圆弧形,阻挡块连接有向螺杆延伸的移动筒,移动筒滑动地设置于一导向杆上,导向杆远离阻挡块的端部固定在螺杆的旋转端上,螺杆顶面所在位置高于阻挡块顶面所在位置,移动筒固定有一抵压块,抵压块靠近螺杆的面为中间面且中间面与螺杆中心线平行且为,抵压块远离螺杆的面为接触面,抵压块为梯形,抵压块的大端靠近阻挡块,抵压块的小端位于抵压孔内,且抵压块大端的接触面到螺杆中心线的距离大于抵压孔的半径,抵压块小端的接触面到螺杆中心线的距离小于抵压孔的半径,导向杆穿过有一抵压弹簧,抵压弹簧的一端与螺杆固定,抵压弹簧的另一端与移动筒固定;当触发头的大端与滚轮接触时,阻挡块远离螺杆的面到穿孔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大于穿孔的半径;当触发头的小端与滚轮接触时,阻挡块远离螺杆的面到穿孔中心线的垂直距离小于穿孔的半径。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设置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单刀双掷开关以及检测控制器,实现了在第一继电器或第二继电器损坏后,自动换上好的第二继电器或第一继电器,使得负载能够一直保持正常工作,给使用带来方便,不免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2)检测控制器的第三输入端连接至一自复位开关一端,自复位开关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相连,以实现更换后通知检测控制器已经将损坏的第一继电器或第二继电器更换;3)通过设施第一与门以及第二与门,实现了对哪一个继电器损坏的检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知道是哪一个继电器损坏的问题,方便了更换损坏的第一继电器或第二继电器。附图说明图1为多继电器构成的开关器件的电路框图;图2为多继电器构成的开关器件的俯视图;图3为图2中盖体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多继电器构成的开关器件,包括:外壳1,外壳1内设置有开关电路板2,开关电路板2的控制端用于连接至开关控制器,开关电路板2的高压输入端用于连接至电源,开关电路板2的高压输出端连接至负载正极,开关电路板2的低压输入端用于连接至地,开关电路板2的低压输出端连接至负载负极;开关电路板2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以及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第一继电器以及第二继电器的控制端均连接形成开关电路板2的控制端,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为开关电路板2的高压输入端,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第一不动端连接至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第二不动端连接至第二继电器的输入端,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输出端均连接形成开关电路板2的高压输出端;外壳1内还设置有检测电路板3,检测电路板3包括第一与门、第二与门、检测控制器、第一开关三极管、第二开关三极管、第一显示灯以及第二显示灯,第一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第一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一继电器的输出端,第一与门的输出端连接至检测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检测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基极,第一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显示灯的阴极,第一显示灯的阳极电池正极,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第二继电器的输入端,第二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二继电器的输出端,第二与门的输出端连接至检测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检测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至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基极,第二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二显示灯的阴极,第二显示灯的阳极电池正极,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的控制端与检测控制器相连。由于在更换时,需要将新第一继电器或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继电器构成的开关器件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继电器构成的开关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开关电路板,开关电路板的控制端用于连接至开关控制器,开关电路板的高压输入端用于连接至电源,开关电路板的高压输出端连接至负载正极,开关电路板的低压输入端用于连接至地,开关电路板的低压输出端连接至负载负极;开关电路板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以及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第一继电器以及第二继电器的控制端均连接形成开关电路板的控制端,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为开关电路板的高压输入端,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第一不动端连接至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第二不动端连接至第二继电器的输入端,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输出端均连接形成开关电路板的高压输出端;外壳内还设置有检测电路板,检测电路板包括第一与门、第二与门、检测控制器、第一开关三极管、第二开关三极管、第一显示灯以及第二显示灯,第一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第一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一继电器的输出端,第一与门的输出端连接至检测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检测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基极,第一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显示灯的阴极,第一显示灯的阳极电池正极,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第二继电器的输入端,第二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二继电器的输出端,第二与门的输出端连接至检测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检测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至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基极,第二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二显示灯的阴极,第二显示灯的阳极电池正极,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的控制端与检测控制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继电器构成的开关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外壳内设置有开关电路板,开关电路板的控制端用于连接至开关控制器,开关电路板的高压输入端用于连接至电源,开关电路板的高压输出端连接至负载正极,开关电路板的低压输入端用于连接至地,开关电路板的低压输出端连接至负载负极;开关电路板包括第一继电器、第二继电器以及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第一继电器以及第二继电器的控制端均连接形成开关电路板的控制端,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的动端为开关电路板的高压输入端,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第一不动端连接至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第二不动端连接至第二继电器的输入端,第一继电器和第二继电器的输出端均连接形成开关电路板的高压输出端;外壳内还设置有检测电路板,检测电路板包括第一与门、第二与门、检测控制器、第一开关三极管、第二开关三极管、第一显示灯以及第二显示灯,第一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第一继电器的输入端,第一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一继电器的输出端,第一与门的输出端连接至检测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检测控制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至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基极,第一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一显示灯的阴极,第一显示灯的阳极电池正极,第一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第二与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至第二继电器的输入端,第二与门的第二输入端连接至第二继电器的输出端,第二与门的输出端连接至检测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检测控制器的第二输出端连接至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基极,第二开关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至第二显示灯的阴极,第二显示灯的阳极电池正极,第二开关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可控单刀双掷开关的控制端与检测控制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继电器构成的开关器件,其特征在于,外壳包括壳本体以及盖体,壳本体与盖体通过螺钉连接,壳本体与盖体扣合后形成用于安装开关电路板以及检测电路板的安装腔,壳本体与盖体分离后能打开安装腔;在外壳上安装有高电压连接组件,高电压连接组件包括第一固定连接柱、第二固定连接柱以及活动连接柱,在外壳上设置有位于外壳外的用于连接外界高电压源的第一固定连接柱,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南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亚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