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块顶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8197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6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顶块顶出机构,其包括:活动顶块,其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公模仁之中,该活动顶块上端配合成型产品的肋条;第一顶杆,其设于活动顶块下方,其下端固定于一沉头并设于该上顶出板之内,该第一顶杆上端活动穿设于该公模仁及公模板中;销钉,其下端设于下固定板,其上端设于下顶出板之中,该销钉通过一弹性元件与第一顶杆相连接;顶块,其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公模仁及公模板之中,该顶块上端伸入产品之中;第二顶杆,其设于顶块下方,其下端固设于该上顶出板上,其上端活动穿设于公模仁及公模板中。利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顶块顶出机构,使用二次顶出的方式,实现强制脱模,该顶块顶出机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便于模具的装配和拆卸。

Top block ejection mechanism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top block ejection mechanism, which includes activities of the top block, the lower is movably disposed on the male mold, the top block with upper molding products of the first rib; the top rod, which is arranged below the movable top block, the lower end is fixed on a countersunk head and is arranged on the top in the first, the upper end of the ejector rod movably passes through the male mold and the male mould; the lower end pin arranged on the lower fixed plate, the upper end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ejector plate, the pin through an elastic element and a first connecting rod; the top block, the lower is movably disposed on the male die benevolence and public template, the top block into the top second products; the top rod, which is arranged below the top block, the lower end is fixedly arranged on the top plate, the upper end is inserted in the male mold and the template. The ejection mechanism of the top block is realized by using the top ejector mechanism of the invention, and the forced ejection is realized by the way of two ejection. The ejection mechanism of the top block is simple in structure, convenient in processing, and convenient for assembly and disassembly of the di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顶块顶出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机构,特别涉及一种能够将产品顶出并强制脱模的顶块顶出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部分电子产品为了更好的将内部连接线放置于盖壳内,一般会在盖壳上设计一排肋条,且该肋条一端设有小倒钩,该小倒钩可以有效地将连接线卡进该肋条中,使连接线固定、排列有序。然而,当两段肋条之间的间距过小导致空间不够时,在模具设计中无法使用斜销,采用普通的顶针顶出时,由于肋条上设有小倒钩,导致肋条被顶出时不易取出。有鉴于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顶块顶出机构,解决当前肋条上有小倒钩时,无法被快速顶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安全退出产品的顶块顶出机构,该顶块顶出机构可以使产品的肋条进行强脱,最终使产品被安全顶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顶块顶出机构,应用于一模具中,该模具包括上固定板、热流道板、母模板、母模仁、公模仁、公模板、上顶出板、下顶出板、下固定板及若干顶针,其特征在于,该顶块顶出机构包括:活动顶块,其上下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公模仁之中,该活动顶块上端配合成型产品的肋条;第一顶杆,其设于所述活动顶块下方,其下端固定于一沉头并设于该上顶出板之内,该第一顶杆上端活动穿设于所述公模仁及公模板中;销钉,其下端设于所述下固定板,其上端设于所述下顶出板之中,该销钉通过一弹性元件与所述第一顶杆相连接;顶块,其上下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公模仁及公模板之中,该顶块上端伸入产品之中;第二顶杆,其设于所述顶块下方,其下端固设于该上顶出板上,其上端活动穿设于公模仁及公模板中。可选的,所述公模仁内具有一段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限制活动顶块的移动距离。可选的,所述活动顶块在公模仁的限位结构内上下移动的距离大于所述产品肋条的高度。可选的,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可选的,所述第一顶杆及所述沉头在上顶出板内分别具有一避空。可选的,所述第一顶杆在上顶出板内的避空距离小于沉头在上顶出板内的避空距离。在顶出的第一阶段,该上顶出板及该下顶出板向上运动,推动该些顶针与第二顶杆向上运动,同时该第一顶杆在弹簧的作用下也向上运动,该产品在该顶块、活动顶块及模具内部顶针的顶出力作用下脱离该公模仁,当该些顶针、第二顶杆及第一顶杆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后,该活动顶块受到限位结构的限制作用停止运动。在顶出的第二阶段,该顶杆及该些顶针则继续向上运动,当产品完全脱离该公模仁并具备强制脱模的变形空间时,该顶杆及该些顶针将产品侧边的肋条从该活动顶块中强制脱模。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顶块顶出机构能够安全退出产品的肋条,并在活动顶块的作用下,最终使产品顶出强制脱模。该顶块顶出机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便于模具的装配和拆卸。【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顶块顶出机构于顶出前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顶块顶出机构的活动顶块于顶出前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顶块顶出机构于顶出第一阶段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顶块顶出机构于顶出第二阶段的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方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请参考图1至图2,图1为本专利技术顶块顶出机构于顶出前的剖面示意图及图2为本专利技术顶块顶出机构的活动顶块于顶出前的剖面示意图。本专利技术顶块顶出机构100,应用于一模具中,顶出该产品300,该产品300上设置有若干肋条301,该些肋条301的高度为S1,且该肋条301上具有倒钩302,该模具包括上固定板101、热流道板102、母模板103、母模仁104、公模仁105、公模板106、上顶出板107、下顶出板108、下固定板109及若干顶针110,其特征在于,该顶块顶出机构100包括:活动顶块201,其上下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公模仁105之中,该活动顶块201上端配合成型产品300的肋条301;第一顶杆202,其设于所述活动顶块201下方,其下端固定于一沉头203并设于该上顶出板107之内,该第一顶杆202上端活动穿设于该公模仁105及公模板106中;销钉204,其下端设于所述下固定板109,其上端设于所述下顶出板108之中,该销钉204通过一弹性元件205与所述第一顶杆202相连接;顶块206,其上下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公模仁105及公模板106之中,该顶块上端伸入产品300之中;第二顶杆207,其设于所述顶块206下方,其下端固设于该上顶出板107上,其上端活动穿设于所述公模仁105及公模板106中。其中,所述公模仁105内具有一段限位结构208,该限位结构208限制活动顶块201的移动距离。其中,所述活动顶块201在公模仁105的限位结构208内上下移动的距离S2大于所述产品300的肋条301的高度S1。其中,所述弹性元件205为弹簧。其中,所述第一顶杆202及所述沉头203在上顶出板107内分别具有一避空。其中,所述第一顶杆202在上顶出板107内的避空距离小于沉头203在上顶出板107内的避空距离,因此可以保证第一顶杆202的回位。请参阅图3,其绘示本专利技术顶块顶出机构于顶出第一阶段的剖面示意图。在顶出的第一阶段,注塑机的顶杆开始带动所述上顶出板107及该下顶出板108向上运动,从而推动该些顶针110与第二顶杆207向上运动,同时该第一顶杆202在弹性元件205的推动下也向上运动,产品300在顶块206、活动顶块201及模具内部顶针110的顶出力作用下脱离该公模仁105,直到该产品300完全脱离公模仁105且具备强制脱模的变形空间,此时该活动顶块201顶出距离为S2,并受到限位机构208的限制而停止运动。请参阅图4,其绘示本专利技术顶块顶出机构于顶出第二阶段的剖面示意图。在顶出的第二阶段,该第二顶杆207及该些顶针110在注塑机的顶杆推动下继续向上运动,该第二顶杆207及该些顶针110将该产品300的肋条301从活动顶块201中强制脱模,从而实现了开模。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顶块顶出机构100能够安全退出产品倒钩,使用二次顶出的方式,将产品300的肋条301强制脱模,该顶块顶出机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且便于模具的装配和拆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顶块顶出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顶块顶出机构,应用于一模具中,顶出产品,该产品上设置有若干肋条,该模具包括上固定板、热流道板、母模板、母模仁、公模仁、公模板、上顶出板、下顶出板、下固定板及若干顶针,其特征在于,该顶块顶出机构包括:活动顶块,其上下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公模仁之中,该活动顶块上端配合成型产品的肋条;第一顶杆,其设于所述活动顶块下方,其下端固定于一沉头并设于该上顶出板之内,该第一顶杆上端活动穿设于该公模仁及公模板中;销钉,其下端设于所述下固定板,其上端设于所述下顶出板之中,该销钉通过一弹性元件与所述第一顶杆相连接;顶块,其上下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公模仁及公模板之中,该顶块上端伸入产品之中;第二顶杆,其设于所述顶块下方,其下端固设于该上顶出板上,其上端活动穿设于所述公模仁及公模板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顶块顶出机构,应用于一模具中,顶出产品,该产品上设置有若干肋条,该模具包括上固定板、热流道板、母模板、母模仁、公模仁、公模板、上顶出板、下顶出板、下固定板及若干顶针,其特征在于,该顶块顶出机构包括:活动顶块,其上下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公模仁之中,该活动顶块上端配合成型产品的肋条;第一顶杆,其设于所述活动顶块下方,其下端固定于一沉头并设于该上顶出板之内,该第一顶杆上端活动穿设于该公模仁及公模板中;销钉,其下端设于所述下固定板,其上端设于所述下顶出板之中,该销钉通过一弹性元件与所述第一顶杆相连接;顶块,其上下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公模仁及公模板之中,该顶块上端伸入产品之中;第二顶杆,其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明文
申请(专利权)人: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