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帅克专利>正文

高效减摩节能汽车润滑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8136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减摩节能汽车润滑油,包括基础油、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和内燃机油复合剂,还包括有硫磷酸氧钼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所述硫磷酸氧钼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分别占总重量的0.2%-1%,所述硫磷酸氧钼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可以分别占总重量的0.45%。这种高效减摩节能汽车润滑油,大幅改善汽车润滑油的减摩抗磨性能,并在油品氧化后继续保持该性能,同时还能有效改善油品的抗氧化性能,减少润滑油高温沉积物生成,抑制油品温升,降低发动机过热,有效控制油品的高温氧化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润滑油。
技术介绍
据德国沃格甫尔(Vogelpohl)教授和英国焦斯物(Ho.P.Jost)教授测算世界消费能源的30-40%消耗在摩擦磨损中,也就是说全世界每年约有相当于20亿吨石油能源白白浪费在摩擦磨损中。按照当前能源消费水平推测,全世界至少有相当于10亿吨石油能源,可能过改善摩擦润滑节省下来。据报道美国近年来强力推行节能型汽车润滑油,因改善摩擦润滑,使公路运输总效率提高10.7%,每年节省燃油超过3000万吨。目前,国内润滑油生产技术着重于汽车发动机的保养上,着重于润滑油的抗摩减磨、清净分散、高温抗氧化的性能上。但国际上润滑技术发展趋势是最大限度的减少摩擦,减低能量损失,从而减少燃料消耗,这一观点已充分反映在美、日等国新一代内燃机发动机油规格中,GF-4和GF-5对内燃机油的节能性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采用有机钼润滑油添加剂的汽车润滑油具有优秀的减摩、抗磨和极压性能,近几年在国内外润滑油行业已开始陆续使用,但有机钼添加剂氧化降解后其性能会迅速降低,另外有机钼添加剂会引起一定的金属腐蚀。从而造成了这种有机钼添加剂润滑油不能广泛推广,不能对节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大幅改善汽车润滑油的减摩抗磨性能,并在油品氧化后继续保持该性能,同时还能够改善油品抗氧化性能,有效控制油品的高温氧化状况的汽车润滑油。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效减摩节能汽车润滑油,包括基础油、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和内燃机油复合剂,还包括有硫磷酸氧钼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所述硫磷酸氧钼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分别占总重量的0.2%-1%。所述硫磷酸氧钼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分别占总重量的0.45%。所述基础油可以为大连HVI 150N和大连HVI 500N,所述内燃机油复合剂为INFINEUM D1688,所述粘度指数改进剂为LZ 7065,所述降凝剂为LZL 803B,其中每种组分所占总重量的百分比为大连HVI150N为66.54%、大连HVI 500N为26.8%、INFINEUM D1688为4.7%、LZ 7065为0.76%和LZL 803B为0.3%。所述基础油可以为大连HVI 150N和大连HVI 500N,所述内燃机油复合剂为LZL 3509,所述粘度指数改进剂为LZ 7075A,所述降凝剂为LZL 803B,其中每种组分所占总重量的百分比为大连HVI 150N为52.6%、大连HVI 500N为31.2%、LZL 3509为4.4%、LZ 7075A为10.6%和LZL 803B为0.3%。所述基础油可以为大连HVI 150N和大连HVI 500N,所述内燃机油复合剂为LZL 9800C,所述粘度指数改进剂为LZ 7065,所述降凝剂为LZL 803B,其中每种组分所占总重量的百分比为大连HVI 150N为65.64%、大连HVI 500N为24.4%、LZL 9800C为8.0%、LZ 7065为0.76%和LZL 803B为0.3%。所述的高效减摩节能汽车润滑油的制作工艺,将基础油、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和内燃机油复合剂制成内燃机油,将硫磷酸氧钼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进行复配,与已制成的内燃机油混合,在加热反应釜中55-65℃温度搅拌至少40分钟制成。本专利技术的减摩节能作用机理是因为硫磷酸氧钼在高温摩擦表面上生成了MoS2和Fe润滑膜,而且硫磷酸氧钼减摩性能的好坏主要取决于摩擦表面上生成和存在的MoS2量的多少。一般来说,硫磷酸氧钼在高负荷和高温条件下将生成更多的MoS2,表现出的抗磨性能要更好一些。硫磷酸氧钼与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复合使用后,表现出了良好的抗磨协同效应,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有助于硫磷酸氧钼的减摩性能更好的发挥,有助于硫磷酸氧钼形成更多的MoS2已得到了证实。这种协同效应因是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具有更高的活性,会首先吸附到摩擦金属表面,形成较强的膜,锌元素与硫磷酸氧钼化合物的吸收,从而催化了硫磷酸氧钼的分解。另外,由于硫磷酸氧钼含有磷,磷的活性高,更趋向于与金属本身发生反应。因此,在摩擦过程中形成的裸露金属更趋向于与添加剂反应形成FeS和MoS2的混合润滑膜,因此,能大幅改善汽车润滑油的减摩抗磨性能,并在油品氧化后继续保持该性能,同时还能够改善改善油品抗氧化性能的减少润滑油高温沉积物生成,抑制油品温升,降低发动机过热,有效控制油品的高温氧化状况。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高效减摩节能汽车润滑油包括基础油、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和内燃机油复合剂,由基础油、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和内燃机油复合剂按照常规配方设计,制成内燃机油。将硫磷酸氧钼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进行复配,然后与内燃机油混合在加热反应釜中55-65℃温度搅拌40分钟以上,其中加入的硫磷酸氧钼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应该分别占要制成高效减摩节能汽车润滑油总重量的0.2%-1%。作为在生产上的制作中进一步的应用,基础油、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和内燃机油复合剂可以分别采用具体的品种,硫磷酸氧钼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分别占要制成高效减摩节能汽车润滑油总重量的0.45%为最佳比例,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实施例如下实施方式一高效减摩节能汽车润滑油的配方,包括大连HVI 150N、大连HVI500N、INFINEUM D1688、LZ 7065、LZL 803B,硫磷酸氧钼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每种组分占总量的重量百分比分别是大连HVI 150N为66.54%;大连HVI 500N为26.8%;INFINEUM D1688为4.7%;LZ 7065为0.76%;LZL 803B为0.3%;硫磷酸氧钼为0.45%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0.45%。制作方法在罐式调合中先加入大连HVI 150N、大连HVI 500N及LZ 7065,再用LZL 803B调整凝点,二者合乎调前标准后,再加入相应比例的INFINEUM D1688进行复配,最后再加入硫磷酸氧钼及长短链伯醇基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进行加热搅拌,沉降工序后即可出品。实施方式二高效减摩节能汽车润滑油的配方,包括大连HVI 150N、大连HVI500N、LZL 3509、LZ 7075A、LZL 803B,硫磷酸氧钼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每种组分占总量的重量百分比分别是大连HVI 150N为52.6%;大连HVI 500N为31.2%;LZL 3509为4.4%;LZ 7075A为10.6%;LZL 803B为0.3%;硫磷酸氧钼为0.45%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0.45%。制作方法在罐式调合中先加入大连HVI 150N、大连HVI 500N及LZ 7075A,再用LZL 803B调整凝点,二者合乎调前标准后,再加入相应比例的LZL 3509进行复配,最后再加入硫磷酸氧钼及长短链伯醇基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进行加热搅拌,沉降工序后即可出品。实施方式三所述基础油可以为大连HVI 150N和大连HVI 500N,所述内燃机油复合剂为LZL 9800C,所述粘度指数改进剂为LZ 7065,所述降凝剂为LZL 803B,其中每种组分所占总重量的百分比为大连HVI 150N为65.64%、大连HVI 500N为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减摩节能汽车润滑油,包括基础油、粘度指数改进剂、降凝剂和内燃机油复合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硫磷酸氧钼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所述硫磷酸氧钼和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分别占总重量的0.2%-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帅克
申请(专利权)人:帅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2[中国|厦门]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