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太江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民用蜂窝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7430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民用蜂窝煤。克服了原12孔老式蜂窝煤上火慢、烧不透、煤气大、效率低等技术难题。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增加了通风孔的个数,并使其排列匀称。缩小了各通风孔之间的间隔距离,使煤炭在燃烧时供氧合理、达到充分燃烧的目的。具有升火易、上火快、火力猛、效率高、烧得透、用煤省、少污染、易生产、易推广等优点,是老式蜂窝煤的更新换代产品。(*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能在短时间内快速燃烧的民用型煤。生活用煤约占我国煤碳总产量的20%,目前,很多家庭炊事仍以燃煤为主,但人们对市售的蜂窝煤上火慢、烧不透、效率低。煤气大等诸多缺点很不满意,并想过很多办法,但都收效甚微。据检测燃烧后的灰渣含碳量普遍高于28%以上,据此测算,我国每年约有2000万吨煤碳随着灰渣进入垃圾。这对国家和家庭来说都是一笔惊人的数字。人们对蜂窝煤的烧不透现象无计可施,并把烧不透的原因归罪于煤炉,故全国约有30万人不断的在煤炉上下功夫,市场上的煤炉品种数以千计,造成大量的重复研究。据本人对煤炉的多年研究发现蜂窝煤上火慢、烧不透的原因并不完全都由煤炉造成,而是由于蜂窝煤的通风孔眼设置不合理所造成。据调查我国目前市售蜂窝煤的通风孔全部都是“井”字形排列法(如附图说明图1-A所示),共有12个通风孔。这种“井”字形排列法的通风孔猛一看,看不出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但经仔细观察分析,则可发现孔间距离有远有近,分布极不匀称。通过大量的试验,实践证明这种“井”字形排列法的3#蜂窝煤在燃烧后,整块煤上共有5处产生不同程度的烧不透现象,如图1-A的方框所示,2#煤共有13处产生不同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新型民用蜂窝煤是一种生活用型煤,其主要技术特征在于燃煤通风孔的分布是采用重迭式菱形排列法,并设有中心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太江
申请(专利权)人:张太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