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忠发专利>正文

螺道式高效节能民用蜂窝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455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约煤炭显著、上火速度快、火力强度高的民用蜂窝煤炉,它的主要特点是:普通炉芯某一高度以下的全部外周面粘贴着截面为“E”形的半环式螺旋贴条。炉口部位设有一蓄热室,而进风口则设在炉芯上部一特定的高度位置。当空气由调节阀进入环形空气母槽时,大股量往下流入炉芯的螺旋腔槽道被加热后,在炉芯的下端部进入炉膛,供给煤的燃烧;小股量从炉芯上部的小槽流向蓄热室,供给残余可燃气体的再次燃烧。(*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高效节能煤炉,特别是为提高民用蜂窝煤炉的热效率,上火速度和火力强度,提供了简单实用的新颖炉具。普通民用煤炉的热效率一般都低于55%,经封火重新开启炉门后的上火速度亦多在1.20℃/min以下,火力强度则徘徊在20~25g/min之间。尤其是蜂窝煤替换时,要把处于500~900℃高中温的煤并取至炉外,每次将向周围的低温环境散失500Cal以上的热量。据有关资料报道,世界各国所消耗的能源中,35%左右是煤炭。我国仅城乡人民生活用煤一项,每年就要烧掉1.5亿多吨原煤。为提高煤的利用率,目前国内外对民用炉具的研究正在深入。通常的做法是采用保温性能较好的隔层绝热体,研制蓄热量小的炉体材料,以及设计各具特点的不同炉具结构(包括余热利用)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等。本技术提供的这种炉具结构,将参与煤炭燃烧的冷空气,利用煤炉自身温差造成的抽力,流经特定的槽道预热到一定温度,给煤炭完全燃烧或加速燃烧创造有利条件。并且,蜂窝煤按单向通过方式实现替换,避免了替换过程中热量向外界环境散失。它以简单的结构,完成了上述恰当的构思。在燃用同样的蜂窝煤时,从而可以比其他常用炉具取得更高的热效率,更快的上火速度和更大的火力强度。使用这种炉具,与普通民用煤炉基本相同。当实施这一结构时,制造成本几乎没有增加。附图图面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提出的螺道式高效节能民用蜂窝煤炉总成剖面图,它主要包括一只结构形状与抽屉相同、排渣用的水封炉渣屉1,一付分离烧结煤渣的矩形双向拉环2,一个气流转向盆3,三个支承蜂窝煤的片状搁刀4,一个外周带有螺旋空气槽的炉芯5,四只旋转式空气调节阀6和一个聚热盘7。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现冷空气预热所需的环状螺道贴条(截面呈“E”字形)。图3是本专利技术分离烧结煤渣的矩形双向钢丝拉环。结合附图对这项技术作以下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的炉芯5,是在普通市售炉芯的上端面过园心的等分角直线上,锯出2~3个深度约1/3炉芯总高的小槽,并用高温耐火胶泥将炉芯内壁锯通的小槽那部分涂封(炉芯外周看上去仍保持原锯出的槽长)。然后,用耐高温粘结剂将图2所示的环状螺道贴条,按一定的螺旋线粘贴到普通炉芯外周面上(以炉芯下端面起为基准),且保证粘贴处不漏气。由此形成一个具有不少于四条螺旋腔槽道的特殊炉芯。当冷空气由调节阀6进入环形空气母槽时,大股量往下流入炉芯的螺旋腔槽道被加热后,在炉芯的下端部进入炉膛,供给煤的燃烧;小股量从炉芯上部的小槽流向蓄热室,供给残余可燃气体的再次燃烧。因炉内温度很高,特别是炉膛中上区域的燃烧温度高达1000℃,对炉芯四周螺旋腔的辐射和热传导十分强烈。而螺旋式槽道为延长空气流程,达到一定的预热温度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所以,此时经气流转向盆3转至炉膛内的热空气,有效地促使蜂窝煤的完全燃烧。因炉条结构为一片状搁刀,其端点离炉膛内壁仅10mm,加蜂窝煤时只需向下给一小压力,便可实现单向通过式燃烧。另外,水封式炉渣屉的左右移动(可单独取出,炉子生火时不放水),大大方便了煤炉除渣,并有效地减少了替换蜂窝煤时尘埃对居室环境的污染。一旦蜂窝煤结渣,亦可通过矩形双向拉环2予以分离。由于采取了上述空气预热,蜂窝煤单向通过式燃烧和残余可燃气体在蓄热室得到二次燃烧等方法,从而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民用蜂窝煤炉,其特征在于有一只排渣用的水封式炉渣屉1、一付分离烧结煤渣的矩形双向钢丝拉环2,一个气流转向盆3,三个支承蜂窝煤的搁刀4,一个外周带有螺旋空气槽道的炉芯5,四只旋转式空气调节阀6和一个聚热盘7。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蜂窝煤炉,其特征在于水封式炉渣屉1可单独取出,它一端底部有一耐热软管接出,软管的端部则与一只储水的容器(普通玻璃瓶之类)连通,便于调节屉内液面高度对排渣口所起的密封作用。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蜂窝煤炉,其特征在于分离烧结煤渣的矩形双向钢丝拉环2由二根小口径钢管为导轨,并以此为依托。而小口径钢管中段与轴线一致的正中,开有一条槽。这两根钢管和炉壳连接在一起,且具有一定的密封性。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民用蜂窝煤炉,其特征在于一个外周带有不少于四条螺旋空气槽的炉芯5的上端面锯有2~3条小槽。螺旋空气槽道由截面呈“E”字形的半环式螺旋贴条组成,布满某一炉芯总高以下周面。而它的基体是普通市售炉芯。5.按权利要求1所述民用蜂窝煤炉,其特征在于是四只旋转式空气调节阀6设在炉体上半部位,旋转中心正对炉芯上部某一特定高度,每只调节阀最大空气入口截面积不小于850mm2。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节约煤炭显著、上火速度快、火力强度高的民用蜂窝煤炉,它的主要特点是普通炉芯某一高度以下的全部外周面粘贴着截面为“E”形的半环式螺旋贴条。炉口部位设有一蓄热室,而进风口则设在炉芯上部一特定的高度位置。当空气由调节阀进入环形空气母槽时,大股量往下流入炉芯的螺旋腔槽道被加热后,在炉芯的下端部进入炉膛,供给煤的燃烧;小股量从炉芯上部的小槽流向蓄热室,供给残余可燃气体的再次燃烧。文档编号F24B1/18GK2035050SQ8820054公开日1989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1988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1988年1月16日专利技术者张忠发 申请人:张忠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民用蜂窝煤炉,其特征在于:有一只排渣用的水封式炉渣屉1、一付分离烧结煤渣的矩形双向钢丝拉环2,一个气流转向盆3,三个支承蜂窝煤的搁刀4,一个外周带有螺旋空气槽道的炉芯5,四只旋转式空气调节阀6和一个聚热盘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发
申请(专利权)人:张忠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