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与人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一种高效节能煤炉,特别是为提高民用蜂窝煤炉的热效率,上火速度和火力强度,提供了简单实用的新颖炉具。普通民用煤炉的热效率一般都低于55%,经封火重新开启炉门后的上火速度亦多在1.20℃/min以下,火力强度则徘徊在20~25g/min之间。尤其是蜂窝煤替换时,要把处于500~900℃高中温的煤并取至炉外,每次将向周围的低温环境散失500Cal以上的热量。据有关资料报道,世界各国所消耗的能源中,35%左右是煤炭。我国仅城乡人民生活用煤一项,每年就要烧掉1.5亿多吨原煤。为提高煤的利用率,目前国内外对民用炉具的研究正在深入。通常的做法是采用保温性能较好的隔层绝热体,研制蓄热量小的炉体材料,以及设计各具特点的不同炉具结构(包括余热利用)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等。本技术提供的这种炉具结构,将参与煤炭燃烧的冷空气,利用煤炉自身温差造成的抽力,流经特定的槽道预热到一定温度,给煤炭完全燃烧或加速燃烧创造有利条件。并且,蜂窝煤按单向通过方式实现替换,避免了替换过程中热量向外界环境散失。它以简单的结构,完成了上述恰当的构思。在燃用同样的蜂窝煤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民用蜂窝煤炉,其特征在于:有一只排渣用的水封式炉渣屉1、一付分离烧结煤渣的矩形双向钢丝拉环2,一个气流转向盆3,三个支承蜂窝煤的搁刀4,一个外周带有螺旋空气槽道的炉芯5,四只旋转式空气调节阀6和一个聚热盘7。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