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老昭专利>正文

集热式多用蜂窝煤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380243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能够收集余热的多用蜂窝煤炉,适合于家庭使用.它是由炉体,炉面板,炉芯、支撑铁条、炉门和隔热材料构成的现有民用蜂窝煤炉,把炉体上部的单壁结构改为双壁结构,内外壁之间形成一个环状夹层,夹层上方设有夹层盖.使用时,环状夹层内灌满冷水,从炉壁散发出来的热量把冷水加热为热水,通过对这些热水的利用便达到集热多用的目的.(*该技术在199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个改进的民用蜂窝煤炉、特别是能够收集余热的多用蜂窝煤炉。适合于家庭使用。现有的民用蜂窝煤炉由炉体、炉面板、炉芯、支撑铁条、炉门和隔热材料构成,炉体为单壁结构。市场上出售的蜂窝煤炉就是这种形式。这种蜂窝煤炉结构简单,隔热材料一般选用较便宜的材料,当燃烧供热时,一部分热量容易从炉壁向外散发掉。炉的外壁一般很烫手;再加上蜂窝煤炉的特点是散热面积大、日夜有火,封炉后外壁温度还很高,所以这种蜂窝煤炉夜以继日地散发掉大量热能。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民用蜂窝煤炉,它能够在不影响正常工作温度的情况下,对从炉壁散发掉的热量进行收集和利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在现有民用蜂窝煤炉的基础上,把炉体上部的单壁结构改为双壁结构,外壁和内壁之间形成一个环状夹层。夹层内可灌满冷水,当蜂窝煤炉燃烧供热时,从内壁散发出来的热为夹层内的冷水所吸收,冷水则被加热为热水,通过对这些热水的利用,就达到集热多用的目的。夹层上方设有一个专用夹层盖,以达到保温热水和防止脏物落入。本技术与现有民用蜂窝煤炉相比,不但能进行正常的燃烧供热,而且能对从炉壁散发掉的热量进行收集利用。环状夹层一日夜可提供的热水是很可观的,能部分地满足家庭对热水的需求。把本技术的蜂窝煤炉用于农村家庭,该环状夹层又可用来煮制青饲料,经试验证明,青饲料放入夹层内的热水中泡上一段时间,达到杀青目的后,捞上来不用再经熬煮就可直接发酵成熟饲料。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体结构的主视剖面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参照图1和图2,由陶土烧制而成的炉体〔1〕,其上部做成外壁〔2〕和内壁〔3〕的双壁结构,外壁〔2〕和内壁〔3〕之间形成一个环状夹层〔4〕,整个环状夹层〔4〕的壁面在炉体〔1〕烧制前涂上一层陶釉,炉体〔1〕烧成后该壁面光滑坚硬适合于蓄水。环状夹层〔4〕下方有一根放水管〔12〕穿出炉体〔1〕外面,放水管〔12〕在炉体〔1〕外面的一端装有一个水龙头〔13〕。环状夹层〔4〕的上方设有夹层盖〔5〕,夹层盖〔5〕对半分开为二块。内壁〔3〕的上端有一圈高于夹层盖〔5〕的外端凸缘〔6〕,外端凸缘〔6〕从上面遮住夹层盖〔5〕与内壁〔3〕的接合缝。炉体〔1〕上部中央有二根支撑煤块的支撑铁条〔7〕,支撑铁条〔7〕上面安装着由耐火材料制成的炉芯〔8〕,炉芯〔8〕与内壁〔3〕之间填有密实的隔热材料〔9〕,炉芯〔8〕上方安装着一个有三只搁脚〔10〕的炉面板〔11〕。炉体〔1〕下部有一个炉门〔15〕,炉门〔15〕在炉体〔1〕外面的一端有一炉门盖〔16〕。炉体〔1〕正对着炉芯〔8〕轴线方面有一个沟通炉体〔1〕上下腔的圆孔〔14〕,圆孔〔14〕直径略大于炉芯〔8〕内径。使用时,打开炉门盖〔16〕,空气从炉门〔15〕进入炉体〔1〕下腔,再从圆孔〔14〕向炉芯〔8〕输送,使炉芯〔8〕内的蜂窝煤正常燃烧供热。同时,关闭水龙头〔13〕,移开夹层盖〔5〕的任一块,往环状夹层〔4〕内灌满冷水,再把夹层盖〔5〕盖好,一段时间后冷水便被加热为热水,这时可打开水龙头〔13〕把热水放出,再往环状夹层〔4〕内灌冷水,如此反复。当要煮制青饲料,则不要把热水放出,而把青饲料放入热水中泡浸一段时间达到杀青后捞上来,又放入新的青饲料,如此反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集热式多用蜂窝煤炉,包括炉体[1]、炉芯[8]、炉面板[11]、支撑铁条[7]、炉门[15]和隔热材料[9],其特征在于炉体[1]上部为双壁结构,其外壁[2]与内壁[3]之间形成一个环状夹层[4],环状夹层[4]上方设有夹层盖[5]。

【技术特征摘要】
1.集热式多用蜂窝煤炉,包括炉体[1]、炉芯[8]、炉面板[11]、支撑铁条[7]、炉门[15]和隔热材料[9],其特征在于炉体[1]上部为双壁结构,其外壁[2]与内壁[3]之间形成一个环状夹层[4],环状夹层[4]上方设有夹层盖[5]。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蜂窝煤炉,其特征在于环状夹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老昭
申请(专利权)人:林老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