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7251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透镜组以及光偏振转换单元。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层以及第二透镜层。第一透镜层包含多个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层包含分别与第一透镜层对位的多个第二透镜。光偏振转换单元位于显示面板与透镜组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方法。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a display panel, a lens group and an optical polarization conversion unit. The lens group consists of a first lens layer and a second lens layer. The first lens layer contains a plurality of first lenses. The second lens layer contains a plurality of second lenses that are opposite to the first lens layer respectively. The optical polarization conversion unit is located between the display panel and the lens group. The invention also provides a display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设备。
技术介绍
头戴式显示器(Head-mountDisplay;HMD)是一种配戴在身上的显示器。头戴式显示器是借由在离眼睛很近的位置处设置一透镜组来观看的小型显示器,因此实际上与观看远处大型显示器的效果相似。一般来说,近眼显示器只有一个虚拟成像平面,因双眼的汇聚(convergence)和单眼聚焦(accommodation)的位置不同,而造成使用者观看的不舒适感。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些头戴式显示器利用空间分光的方式在瞳孔平面(pupilplane)上产生多个视点来调整双眼的汇聚和单眼聚焦的位置。然而,如果产生的视点过多,会造成视觉分辨率的下降而影响头戴式显示器的显示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能有效地提高视觉分辨率。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方法,其能有效地提高视觉分辨率。本专利技术的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透镜组以及光偏振转换单元。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层以及第二透镜层。第一透镜层包含多个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层包含分别与第一透镜对位的多个第二透镜。光偏振转换单元位于显示面板与透镜组之间。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显示方法包括至少以下步骤。于第一时段内提供多个第一偏振影像光束,以产生第一视点组。于第二时段内提供多个第二偏振影像光束,以产生第二视点组。第一视点组的多个第一视点中的至少一个穿插于第二视点组的多个第二视点中。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显示方法包括至少以下步骤。首先,提供显示设备。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透镜组以及光偏振转换单元。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层以及第二透镜层。第一透镜层包含多个第一透镜。第二透镜层包含分别与第一透镜对位的多个第二透镜。光偏振转换单元位于显示面板与透镜组之间。借由第一透镜层于第一时段内提供多个第一偏振影像光束以产生第一视点组。借由第二透镜层于第二时段内提供多个第二偏振影像光束以产生第二视点组。第一视点组的多个第一视点中的至少一个穿插于第二视点组的多个第二视点中。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借由空间和时间分光在瞳孔平面上产生多个视点,能够有效地提供在舒适的观看环境下的高分辨率画面给使用者。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显示设备中的显示面板的剖面示意图。图3是图2的显示面板中的主动元件层的上视示意图。图4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在第一时段内的光传导示意图。图4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在第一时段内的亮度-瞳孔平面位置曲线图。图4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在第二时段内的光传导示意图。图4D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在第二时段内的亮度-瞳孔平面位置曲线图。图4E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光传导示意图。图4F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亮度-瞳孔平面位置曲线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光传导示意图。图6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在第一时段内的光传导示意图。图6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在第二时段内的光传导示意图。图6C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光传导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0:显示设备100:显示面板110:主动元件阵列基板112:第一基板114:主动元件阵列层116:第一配向层118:第一偏光片120:对向基板122:第二基板124:对向电极126:第二配向层128:第二偏光片130:液晶层200:透镜组210:第一透镜层212:第一透镜212a:第一液晶分子214:第一覆盖层220:第二透镜层222:第二透镜222a:第二液晶分子224:第二覆盖层300:光偏振转换单元400:第三透镜层A:第一距离B:第二距离DL1~DLn:数据线SL1~SLn:扫描线P:像素结构PE:像素电极PU:像素单元T:主动元件L1:第一影像光束L2:第二影像光束L1’:第一偏振影像光束L2’:第二偏振影像光束Pm:间距Pd:宽度V1:第一视点组V2:第二视点组V1a、V1b、V1c:第一视点V2a、V2b、V2c、V2d:第二视点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10的示意图。请参照图1,显示设备10包括显示面板100、透镜组200、光偏振转换单元300以及第三透镜层400。显示面板100包括主动元件阵列基板110、对向基板120以及液晶层130。液晶层130夹置于主动元件阵列基板110以及对向基板120之间。图2是图1的显示设备10中的显示面板100的剖面示意图。以下将先针对显示面板100作详细解说。请参照图2,主动元件阵列基板110包括第一基板112、主动元件阵列层114、第一配向层116以及第一偏光片118。第一基板100的材质可为玻璃、石英、有机聚合物或是金属等等。第一基板112上设置有主动元件阵列层114,而主动元件阵列层114将于后续段落作详细说明。第一配向层116配置于主动元件阵列层114上,以对液晶层130进行配向作用。第一偏光片118配置于第一基板112相对于主动元件阵列层114的表面上,以调变光的偏振方向。对向基板120包括第二基板122、对向电极124、第二配向层126以及第二偏光片128。第二基板122是设置在第一基板112的对向侧。第二基板122的材质可为玻璃、石英或有机聚合物等等。当第一基板112的材质不为金属时,第二基板122的材质可以与第一基板112的材质相同或不同。除此之外,为了使显示面板100可呈现多彩化的显示效果,第一基板112或第二基板122可以具有彩色滤光层(未绘示),其包括红、绿、蓝色滤光图案。亦即,第二基板122可以是彩色滤光基板或是第一基板112可以是彩色滤光层制作于像素阵列上(ColorfilteronArray;COA)或是像素阵列制作于彩色滤光层上(ArrayonColorfilter;AOC)的设计。另外,显示面板100更可包括遮光图案层(或称为黑矩阵;未绘示)于第二基板122或第一基板112上,且设置于彩色滤光阵列的滤光图案之间。第二基板122上设置有对向电极层124,且对向电极层124位于液晶层130以及第二基板122之间。对向电极层124可为透明导电层,其材质包括金属氧化物,例如是铟锡氧化物或者是铟锌氧化物。对向电极层124可全面地覆盖于第二基板122上或图案化的设置于第二基板122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向电极层122连接至共享电压(Vcom),且当一不同于共享电压的电压被施加于主动元件阵列层114时,主动元件阵列层114以及对向电极层124之间会产生垂直电场,以驱动在主动元件阵列层114以及对向电极层124之间的液晶层130中的液晶分子。第二配向层126配置于对向电极层124上,以对液晶层130进行配向作用。第一配向层116以及第二配向层126例如是有机材料,且可以是采用接触式或是非接触式配向方式对液晶层130进行配向。第二偏光片128配置于第二基板122相对于对向电极层124的表面上,以调变光的偏振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118及/或第二偏光片128可以被省略,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液晶层130位于第一配向层116以及第二配向层126之间。液晶层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显示设备及显示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显示面板;一透镜组,包括:一第一透镜层,包含多个第一透镜;以及一第二透镜层,包含多个第二透镜,分别与该些第一透镜对位;以及一光偏振转换单元,位于该显示面板与该透镜组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8.14 TW 1061274031.一种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显示面板;一透镜组,包括:一第一透镜层,包含多个第一透镜;以及一第二透镜层,包含多个第二透镜,分别与该些第一透镜对位;以及一光偏振转换单元,位于该显示面板与该透镜组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层位于该显示面板以及该第二透镜层之间,该显示面板与该第一透镜层之间具有一第一距离A,该显示面板与该第二透镜层之间具有一第二距离B,该显示设备产生N个视点,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B为A的1.5倍。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B为A的4/3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该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每一像素单元具有一宽度Pd,两相邻的该些第一透镜之间具有一间距Pm,且该宽度Pd大于该间距P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更包括一第三透镜层,该透镜组位于该光偏振转换单元与该第三透镜层之间,该显示设备产生N个视点,于一第一时段内产生的一第一视点组对应一第一量测波型组的k1个显著波峰,于一第二时段内产生的一第二视点组对应一第二量测波型组的k2个显著波峰,N=k1+k2,且N为正奇数。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第一透镜中具有多个第一液晶分子,每一第二透镜中具有多个第二液晶分子,且该些第一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垂直于该些第二液晶分子的配向方向。8.一种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于一第一时段内提供多个第一偏振影像光束,以产生一第一视点组;以及于一第二时段内提供多个第二偏振影像光束,以产生一第二视点组,其中该第一视点组的多个第一视点中的至少一个穿插于该第二视点组的多个第二视点中。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些第一视点与该些第二视点彼此交错排列,该些第一视点分别对应k1个显著波峰,该些第二视点分别对应k2个显著波峰,N=k1+k2,且N为正奇数。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N=5。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N=7。12.一种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一显示设备,包括:一显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仁伟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