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线损异常的故障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72165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1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线损异常的故障分析方法,它包括步骤1、确定线损是台区线损异常或馈线线损异常;步骤2、是台区线损异常则按照变、户层次关系结构,进行台区线损异常的故障定位;步骤3、是馈线线损异常则按照站、线、变层次关系结构,对厂站电能表、配变终端和负控终端、通道和物联网卡进行逐层排查,进行馈线线损异常故障定位;解决了现有技术在线损异常时通过人工现场依次排查总表、分表、终端设备、通道设备是否在线、能否采集来确定故障原因,这种海底捞针的工作方式耗时、耗力,效率低、故障排除不及时、故障排查不准确等技术问题。

A fault analysis method based on line loss anomaly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fault analysis of line loss based on anomaly, it includes 1 steps to determine the loss of line loss is abnormal or abnormal step 2, feeder line loss; line loss is abnormal, households in accordance with variable hierarchy structure, fault location of line loss anomaly; step 3, feeder line loss is abnormal according to the station, line, hierarchical structure, the plant electric energy meter, transformer terminal and negative control terminal, channel and IOT card layer investigation, abnormal fault feeder line positioning; solves the abnormal line loss by artificial investigation table and table field respectively, and terminal equipment whether the device can collect online channel, to determine the cause of the failure, this way of working dredge for a needle in the sea of time-consuming, low efficiency, and troubleshooting is not timely, troubleshooting inaccurate technical problems Ques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线损异常的故障分析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网运行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线损异常的故障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省级电网公司在各地市局均已经建立了计量自动化系统,实现了厂站、负控、配变、低压集抄的远程数据采集,并建立了如覆盖率、在线率、采集完整率等多个考核指标。自动化设备的不断覆盖、众多指标的建立有助于电网综合评估电能量数据的全面与准确,但是由于计量设备分布广、数量多、地域差异性大,现有技术在线损异常情况下根据计量自动化运维管理制度及方法采用派遣员工去现场排查的模式,员工到达现场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参照《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能计量装置运行管理办法》依次排查总表、分表、终端设备、通道设备是否在线、能否采集来确定故障原因,这种海底捞针的工作方式耗时、耗力,效率低、故障排除不及时、故障排查不准确,导致计量自动化系统采集数据未能发挥其真正指导生产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线损异常的故障分析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在线损异常时通过人工现场依次排查总表、分表、终端设备、通道设备是否在线、能否采集来确定故障原因,这种海底捞针的工作方式耗时、耗力,效率低、故障排除不及时、故障排查不准确等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一种基于线损异常的故障分析方法,它包括:步骤1、确定线损是台区线损异常或馈线线损异常;步骤2、是台区线损异常则按照变、户层次关系结构,根据应用计量自动化系统配变终端在线率、低压集抄数据采集完整率和集中器在线率三个指标及电能表和终端电能量数据,对台区配变终端、用户表计、采集器、集中器、通信运营商通道和物联网卡进行逐层排查,进行台区线损异常的故障定位;步骤3、是馈线线损异常则按照站、线、变层次关系结构,根据应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厂站终端在线率、配变终端在线率和互控终端在线率三个指标及电能表、终端电能量数据是否增加作为判断依据,对厂站电能表、配变终端和负控终端、通道和物联网卡进行逐层排查,进行馈线线损异常故障定位。步骤1所述的确定线损是台区线损异常或馈线线损异常,判断方法为:如果参数是厂站关口表供电量和台区售电量,线损=(变电站出线关口表-台区计量点电量总和)/变电站出线关口表,当线损大于理论线损的1.5倍时,系统则判断为是馈线线损异常;如果参数是台区供电量和用户用电量,线损=(台区计量点电量-低压用户表计电量总和)/台区计量点电量,当线损大于理论线损的1.5倍时,系统则判定为台区线损异常。步骤2所述的台区线损异常的故障定位方法包括:步骤2.1、如果电能表和终端数据均完整,则从电能表和终端的起表码是否小于止表码开始检查电能表数据的准确性,若起表码小于止表码,则判定为表计故障;步骤2.2、反之则用拉依达准则判定电能表和终端数据的合理性,数据合理则判定为台区变、户层次关系结构异常和存在透漏电情况;数据不合理,则判定为表计故障;步骤2.3、如果电能表和终端数据不完整,则从台区的低压集抄数据采集完整率、配变终端在线率和集中器在线率三个指标是否为0作为判定条件,若这三个指标均为0,则判定为运营商通道故障;若集中器在线率和配变终端在线率不为0,则判定为集中器或物联网卡故障;若低压集抄数据采集完整率不为0,则判断低压集抄数据采集完整率是否大于95%,若低压集抄数据采集完整率大于95%,则判定为数据缺失的表计故障;反之则判定为采集器故障。步骤3所述进行馈线线损异常故障定位的方法包括:步骤3.1、统计馈线下的电能表和所有终端数据是否完整;步骤3.2、电能表和终端数据均完整,则从电能表和终端的起表码是否小于止表码开始检查电能表数据的准确性;步骤3.3、若起表码小于止表码,则查询终端的类型,若为配变终端,则判定为配变终端故障;若为互控终端,则查询互控终端电量是否为0,若电量不为0,则判定为互控终端或表计故障;若电量为0,则查询采集互控终端的交采表计的电量,若交采表计电量为0,则该互控终端正常,流程结束;步骤3.4、判断若交采表计电量不为0,则判定为互控终端或表计故障,反之起表码大于止表码时,则用拉依达准则判定电能表和终端数据的合理性,数据合理时,判定为线路变归线层次关系结构异常和存在表计倍率异常情况;数据不合理则判定为表计故障;步骤3.5、如果变电站出线关口表或终端数据不完整,首先查看变电站出线关口表数据是否缺失,若数据不缺失,则流程结束;步骤3.6、如果变电站出线关口表数据数据缺失,则统计变电站内接入同一终端的表计是否采集数据,若数据完整,则该变电站出线关口表异常;若数据缺失,则查询该厂站终端T-2天是否在线,若厂站终端在线,则判定为厂站终端异常,若厂站终端不在线,再次查询厂站终端当前是否在线,若厂站终端在线,则召测厂站终端T-2天的数据,若数据召测成功,则流程结束,若数据召测不成功,则判定为厂站终端故障;如厂站终端当前不在线,则判定为通道故障;步骤3.7、查看互控终端和配变终端数据是否缺失,若数据完整,则流程结束,反之数据缺失,则统计互控终端和配变终端在线情况,若配变终端在线,则判定为配变终端故障;若互控终端在线,则查询互控终端的是否采集数据,若数据完整,则判定为表计故障;若数据缺失,则判定为互控终端故障;配变终端不在线时,则统计台区下集中器在线情况,若集中器在线,则判定为配变终端或卡故障;若集中器不在线,则查询同一运营商配变终端在线率,若配变终端在线率为0,则判定为运营商通道故障;若配变终端在线率不为0,则判定为配变终端或物联网卡故障。若互控终端不在线时,则直接查询同一运营商互控终端在线率,若互控终端在线率为0,则判定为运营商通道故障;若互控终端在线率不为0,则判定为互控终端或物联网卡故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以站、线、变、户层次关系结构,对厂站、台区和用户对应关口表、TTU、负控、表计、采集器、集中器、通道、通信运营商设备进行逐层排查,以终端、集中器是否在线、采集器是否采集成功、表计表码示数是否增加、通信运营商同一类型设备在线率作为判断依据,精确找出故障点,解决了现有技术在线损异常时通过人工现场依次排查总表、分表、终端设备、通道设备是否在线、能否采集来确定故障原因,这种海底捞针的工作方式耗时、耗力,效率低、故障排除不及时、故障排查不准确等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线损异常类型分析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台区线损异常分析流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馈线线损异常分析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线损类型确认,如图1所示,根据《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线损四分管理标准》,对所管辖电网采取包括分区、分压、分线及分台区的线损管理在内的综合管理方式。对于线损异常,本专利技术只需要确认出四分管理中分线、分台区。根据线损计算各主要参数信息及应用的计算公式,如果参数是厂站关口表供电量和台区售电量,线损=(变电站出线关口表-台区计量点电量总和)/变电站出线关口表,当线损大于理论线损的1.5倍时,系统则判断为是馈线线损异常;如果参数是台区供电量和用户用电量,线损=(台区计量点电量-低压用户表计电量总和)/台区计量点电量,当线损大于理论线损的1.5倍时,系统则判定为台区线损异常。台区线损异常分析,步骤2所述的台区线损异常的故障定位方法包括:步骤2.1、如果电能表和终端数据均完整,则从电能表和终端的起表码是否小于止表码开始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线损异常的故障分析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线损异常的故障分析方法,它包括:步骤1、确定线损是台区线损异常或馈线线损异常;步骤2、是台区线损异常则按照变、户层次关系结构,根据应用计量自动化系统配变终端在线率、低压集抄数据采集完整率和集中器在线率三个指标及电能表和终端电能量数据,对台区配变终端、用户表计、采集器、集中器、通信运营商通道和物联网卡进行逐层排查,进行台区线损异常的故障定位;步骤3、是馈线线损异常则按照站、线、变层次关系结构,根据应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厂站终端在线率、配变终端在线率和互控终端在线率三个指标及电能表、终端电能量数据是否增加作为判断依据,对厂站电能表、配变终端和负控终端、通道和物联网卡进行逐层排查,进行馈线线损异常故障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线损异常的故障分析方法,它包括:步骤1、确定线损是台区线损异常或馈线线损异常;步骤2、是台区线损异常则按照变、户层次关系结构,根据应用计量自动化系统配变终端在线率、低压集抄数据采集完整率和集中器在线率三个指标及电能表和终端电能量数据,对台区配变终端、用户表计、采集器、集中器、通信运营商通道和物联网卡进行逐层排查,进行台区线损异常的故障定位;步骤3、是馈线线损异常则按照站、线、变层次关系结构,根据应用计量自动化系统厂站终端在线率、配变终端在线率和互控终端在线率三个指标及电能表、终端电能量数据是否增加作为判断依据,对厂站电能表、配变终端和负控终端、通道和物联网卡进行逐层排查,进行馈线线损异常故障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线损异常的故障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确定线损是台区线损异常或馈线线损异常,判断方法为:如果参数是厂站关口表供电量和台区售电量,线损=(变电站出线关口表-台区计量点电量总和)/变电站出线关口表,当线损大于理论线损的1.5倍时,系统则判断为是馈线线损异常;如果参数是台区供电量和用户用电量,线损=(台区计量点电量-低压用户表计电量总和)/台区计量点电量,当线损大于理论线损的1.5倍时,系统则判定为台区线损异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线损异常的故障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台区线损异常的故障定位方法包括:步骤2.1、如果电能表和终端数据均完整,则从电能表和终端的起表码是否小于止表码开始检查电能表数据的准确性,若起表码小于止表码,则判定为表计故障;步骤2.2、反之则用拉依达准则判定电能表和终端数据的合理性,数据合理则判定为台区变、户层次关系结构异常和存在透漏电情况;数据不合理,则判定为表计故障;步骤2.3、如果电能表和终端数据不完整,则从台区的低压集抄数据采集完整率、配变终端在线率和集中器在线率三个指标是否为0作为判定条件,若这三个指标均为0,则判定为运营商通道故障;若集中器在线率和配变终端在线率不为0,则判定为集中器或物联网卡故障;若低压集抄数据采集完整率不为0,则判断低压集抄数据采集完整率是否大于95%,若低压集抄数据采集完整率大于95%,则判定为数据缺失的表计故障;反之则判定为采集器故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线损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婧欧家祥王俊融宋强李鹏程张秋雁杨沁晖张俊玮徐宏伟丛中笑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