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型炉的配风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70515 阅读:1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9: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U型炉的配风布置结构,解决了现有U型炉氮氧化物排放不达标、炉膛局部易结焦的问题。技术方案包括位于炉膛前墙的一次风喷口和前墙二次风喷口,所述炉膛后墙设有燃尽风装置,所述燃尽风装置下方设有后墙二次风喷口;所述一次风喷口连接一次管道,前墙二次风喷口、后墙二次风喷口及燃尽风装置均连接二次风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改造、水冷壁不易结焦、设备使用寿命长,在满足经济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Distribution structure of air distribution of U type furna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ir distribution arrangement structure of U type furnac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he nitrogen oxide emission of the existing U type furnace is not up to standard and the furnace chamber is liable to be coking. The technical proposal comprises a front wall in the front wall of the two air nozzle and air nozzle, wherein the back wall is provided with overfire air device is arranged below the overfire air device is provided with a rear wall two air nozzle; the primary air nozzle connected with a pipe, the front wall two times, after air nozzle wall the two air nozzle and air device are connected two wind pip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easy transformation, difficult coking of the water wall, and long service life of the device, and effectively reduces NOx emission under the premise of meeting the economic require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U型炉的配风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U型炉的配风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无烟煤煤粉燃烧锅炉,燃烧器主要以W型火焰为主;另外就是U型炉,其作为一种W炉型延伸的特殊炉型,燃烧器喷出的火焰为U型火焰,这类炉型结构简单、具有经济性的优点,但仍存在以下问题:(1)一次风喷口和二次风喷口均布置在炉膛的前墙,燃烧器喷出的U型火焰的在前墙二次风的作用下冲刷炉膛后墙,导致炉膛后墙水冷壁结焦,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2)一次风喷口和二次风喷口均布置在炉膛的前墙,导致燃烧器喷出的燃料迅速在富氧环境下燃烧,使得NOx生成量增加,最终导致锅炉烟气排放不达标。特别是无烟煤挥发份低的缘故,着火及燃尽难度大,氮氧化物排放高,目前无烟煤燃烧后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在1200mg/Nm3左右,如燃烧器降氮功能不发挥,仅通过后端烟气处理降低氮氧化物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改造、水冷壁不易结焦、设备使用寿命长,在满足经济性的前提下,有效降低氮氧化物排放的U型炉的配风布置结构。技术方案包括位于炉膛前墙的一次风喷口和前墙二次风喷口,所述炉膛后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U型炉的配风布置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U型炉的配风布置结构,包括位于炉膛前墙的一次风喷口和前墙二次风喷口,其特征在于,炉膛后墙设有燃尽风装置,所述燃尽风装置下方设有后墙二次风喷口;所述一次风喷口连接一次管道,前墙二次风喷口、后墙二次风喷口及燃尽风装置均连接二次风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型炉的配风布置结构,包括位于炉膛前墙的一次风喷口和前墙二次风喷口,其特征在于,炉膛后墙设有燃尽风装置,所述燃尽风装置下方设有后墙二次风喷口;所述一次风喷口连接一次管道,前墙二次风喷口、后墙二次风喷口及燃尽风装置均连接二次风管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型炉的配风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燃尽风装置在后墙上的布置高度对应炉内1000-1100℃温区高度,且满足烟气由燃尽风装置上升至炉膛出口的行程时间在1.0s以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加林朱培娜尹力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燃控科技热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