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水柱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燃气制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694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燃气制供装置,在反应室(C)底部设有花管(H2)和加热部件,其特征在于,压缩空气进气管(AA)通过调节阀(B)和花管(H2)相连,燃气输出管(BB)通过调节阀(H)、空气进气管(AA)通过调节阀(A)与网状混合器(I)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产气效率高,燃气品质好,燃气压力易于控制的优点。(*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燃气发生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轻质油产生民用燃气的燃气制供机。现有的燃气制供装置大多数是利用加热的压缩空气直接通入反应室使轻质油蒸发汽化,或是利用压缩空气直接通入反应室,外加加热装置使轻质油蒸发汽化,产生效率较低。另外,压缩空气直接和产生的燃气混合,存在燃气品质不高,燃气压力不易控制的缺点。94224649.7号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燃气制供机,它是利用加热的压缩空气通入设置在反应室内的气体喷流管使油液翻动,同时利用盘旋管进行加热,产气效率有所提高,但总体上仍存在产气效率较低,燃气品质不高,燃气压加不易控制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气效率高,燃气品质好,燃气压力易于控制的燃气制供机。其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燃气制供装置,在反应室(C)底部设有花管(H2)和加热装置,压缩空气进气管(AA)通过调节阀(B)和花管(H2)相连,燃气输出管(BB)通过调节阀(H)、空气进气管(AA)通过调节阀(A)与网状混合器(I)相连。加热装置由防爆电加热器(O、P、Q)和导热钢板(G2)组成,导热钢板(G2)下加有导热介质。雾化风机(D1)的进风管通入反应室(C)上部,出风管末端也通入反应室(C)上部,反应室(C)底部的花管(H3)和出风管连通,阻风门(T2)安装于出风管上,和出风管相通的化油器(L)设置于阻风门(T2)后,化油器(L)的进油管和反应室(C)底部相通,进油管上装有滤油器(M)电磁阀(N)。本技术压缩空气和产生的燃气通过网状混合器混合,便于控制燃气压力,并使燃气品质进一步得以改善。由于利用了雾化风机控制花管H3和化油器工作,能够调节用气高低峰期的产气量和燃气压力,使本技术的制气性能更加完善,产气效率进一步提高。以下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实施例压缩空气通过自动调节阀A进入网状混合器I内。由花管H2和加热器O、P、Q的作用产生的燃气通过燃气输出管道BB并经过自动调节阀H进入网状混合器I内,导热钢板G2下面加有导热油。反应室C顶部设有挡油滴板Y1、Y2、Y3,阻挡燃气中所含细小油滴,有利于提高燃气品质。出风管上设置有阻风门T2、化油器L、滤油器M和电磁阀N,化油器L的进油管和反应室底部相通,反应室C内的花管H3和阻风门T2前的出风管连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用户用气的低峰期,花管H2和加热器O、P、Q工作,汽化和蒸发的燃气通过自动调压阀H进入网状混合器I,和压缩空气按一定比例混合输出,通过主管道输送给用户,由于这时用户用量较小,雾化风机D1不工作,当用户用量达到一定量时(约为设备反应量的三分之一),雾化风机进行变量工作,这时电磁阀N不工作,风机的风力小于阻风门T2内复位弹簧的阻力,阻风门处于关闭状态,循环空气进入反应室内的花管H3进行第二次汽化,同时调节阀A、H也进行同步调节,使混合气体流量增大,但浓度保持不变,满足用量增加的要求。当用户用量达到高峰时,雾化风机转速提高,同时电磁阀N打开。风机的风力大于阻风门的阻力,化油器L进行雾化工作,同时花管H3也同时工作,使反应速度提高,保证高峰期用户用气的需求。权利要求1.一种高效燃气制供装置,在反应室(C)底部设有花管(H2)和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缩空气进气管(AA)通过调节阀(B)和花管(H2)相连,燃气输出管(BB)通过调节阀(H)、空气进气管(AA)通过调节阀(A)与网状混合器(I)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制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装置由防爆电加热器(O、P、Q)和导热钢板(G2)组成,导热钢板(G2)下加有导热介质。专利摘要一种高效燃气制供装置,在反应室(C)底部设有花管(H2)和加热部件,其特征在于,压缩空气进气管(AA)通过调节阀(B)和花管(H2)相连,燃气输出管(BB)通过调节阀(H)、空气进气管(AA)通过调节阀(A)与网状混合器(I)相连。本技术具有产气效率高,燃气品质好,燃气压力易于控制的优点。文档编号C10L3/00GK2275581SQ96217180公开日1998年3月4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23日专利技术者陈水柱 申请人:陈水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燃气制供装置,在反应室(C)底部设有花管(H2)和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压缩空气进气管(AA)通过调节阀(B)和花管(H2)相连,燃气输出管(BB)通过调节阀(H)、空气进气管(AA)通过调节阀(A)与网状混合器(I)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水柱
申请(专利权)人:陈水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