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吸能角内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9378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8:37
一种新型吸能角内角,涉及平板防撞技术领域,主要由上底板(1),弧状折弯板(2),下底板(3),吸能装置(4),安装支座(5),方孔(6)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状折弯板(2)制成90°弧状,弧状折弯板(2)的内侧及上底板(1)和下底板(3)三者构成的凹槽内设置有吸能装置(4),吸能装置(4)与安装支座(5)相连,安装支座(5)与吸能装置(4)内均设有方孔(6),吸能装置(4)制作成外形为长方体,而安装支座(5)则制作成一个梯形锥台,下底板(3)内侧边缘部位制作成斜面,且均铸为一体式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可以防止各类平板物体角部的撞损,而且防撞效果很好好。

A new type of energy absorbing angle angle

\u4e00\u79cd\u65b0\u578b\u5438\u80fd\u89d2\u5185\u89d2\uff0c\u6d89\u53ca\u5e73\u677f\u9632\u649e\u6280\u672f\u9886\u57df\uff0c\u4e3b\u8981\u7531\u4e0a\u5e95\u677f(1)\uff0c\u5f27\u72b6\u6298\u5f2f\u677f(2)\uff0c\u4e0b\u5e95\u677f(3)\uff0c\u5438\u80fd\u88c5\u7f6e(4)\uff0c\u5b89\u88c5\u652f\u5ea7(5)\uff0c\u65b9\u5b54(6)\u6784\u6210\uff0c\u5176\u7279\u5f81\u5728\u4e8e\uff1a\u6240\u8ff0\u7684\u5f27\u72b6\u6298\u5f2f\u677f(2)\u5236\u621090\u00b0\u5f27\u72b6\uff0c\u5f27\u72b6\u6298\u5f2f\u677f(2)\u7684\u5185\u4fa7\u53ca\u4e0a\u5e95\u677f(1)\u548c\u4e0b\u5e95\u677f(3)\u4e09\u8005\u6784\u6210\u7684\u51f9\u69fd\u5185\u8bbe\u7f6e\u6709\u5438\u80fd\u88c5\u7f6e(4)\uff0c\u5438\u80fd\u88c5\u7f6e(4)\u4e0e\u5b89\u88c5\u652f\u5ea7(5)\u76f8\u8fde\uff0c\u5b89\u88c5\u652f\u5ea7(5)\u4e0e\u5438\u80fd\u88c5\u7f6e(4)\u5185\u5747\u8bbe\u6709\u65b9\u5b54(6)\uff0c\u5438\u80fd\u88c5\u7f6e(4)\u5236\u4f5c\u6210\u5916\u5f62\u4e3a\u957f\u65b9\u4f53\uff0c\u800c\u5b89\u88c5\u652f\u5ea7(5)\u5219\u5236\u4f5c\u6210\u4e00\u4e2a\u68af\u5f62\u9525\u53f0\uff0c\u4e0b\u5e95\u677f(3)\u5185\u4fa7\u8fb9\u7f18\u90e8\u4f4d\u5236\u4f5c\u6210\u659c\u9762\uff0c\u4e14\u5747\u94f8\u4e3a\u4e00\u4f53\u5f0f\u7ed3\u6784\uff0c\u672c\u53d1\u660e\u7ed3\u6784\u5408\u7406\uff0c\u5236\u4f5c\u7b80\u5355\uff0c\u4f7f\u7528\u65b9\u4fbf\uff0c\u5b9e\u7528\u6027\u5f3a\uff0c\u53ef\u4ee5\u9632\u6b62\u5404\u7c7b\u5e73\u677f\u7269\u4f53\u89d2\u90e8\u7684\u649e\u635f\uff0c\u800c\u4e14\u9632 It has a good impa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吸能角内角
:本专利技术属于平板防撞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吸能角内角。
技术介绍
:对软质材料、木质材料及塑料材质等制作成的平板类物体进行防撞保护,使其对这些平板类物体的尖角进行有效包裹,如:手推车平板角,桌面角,电脑角等进行有力保护,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可能会发生碰撞,因此该新型吸能角内角就会起到防撞吸能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软质材料、木质材料及塑料材质等制作成的平板类物体进行防撞保护的装置,具有很好的防撞吸能效果,从而起到对软质材料、木质材料及塑料材质等制作成的平板类物体进行有效保护的作用。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吸能角内角,由上底板(1),弧状折弯板(2),下底板(3),吸能装置(4),安装支座(5),方孔(6)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状折弯板(2)制成90°弧状,弧状折弯板(2)的内侧及上底板(1)和下底板(3)三者构成的凹槽内设置有吸能装置(4),吸能装置(4)与安装支座(5)相连,安装支座(5)与吸能装置(4)内均设有方孔(6)。所述的一种新型吸能角内角,其特征在于:吸能装置(4)制作成外形为长方体,而安装支座(5)则制作成一个梯形锥台。所述的一种新型吸能角内角,其特征在于:下底板(3)内侧边缘部位制作成斜面。所述的一种新型吸能角内角,其特征在于:上底板(1)和下底板(3)内侧檐口比紧靠弧状折弯板(2)一侧略小,有利于卡住平板物体的上下两个平面。所述的一种新型吸能角内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新型吸能角内角铸为一体式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结构合理,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可以防止各类平板物体角部的撞损,而且防撞效果很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合理,制作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性强,可以防止各类平板物体角部的撞损,而且具有很好的防撞效果。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上述目的与功效且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吸能角内角,由上底板(1),弧状折弯板(2),下底板(3),吸能装置(4),安装支座(5),方孔(6)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状折弯板(2)制成90°弧状,弧状折弯板(2)的内侧及上底板(1)和下底板(3)三者构成的凹槽内设置有吸能装置(4),吸能装置(4)与安装支座(5)相连,安装支座(5)与吸能装置(4)内均设有方孔(6)。所述的一种新型吸能角内角,其特征在于:吸能装置(4)制作成外形为长方体,而安装支座(5)则制作成一个梯形锥台。所述的一种新型吸能角内角,其特征在于:下底板(3)内侧边缘部位制作成斜面。所述的一种新型吸能角内角,其特征在于:上底板(1)和下底板(3)内侧檐口比紧靠弧状折弯板(2)一侧略小,有利于卡住平板物体的上下平面。所述的一种新型吸能角内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种新型吸能角内角铸为一体式结构。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可以防止软质材料、木质材料及塑料材质等制作成的平板类物体进行防撞保护的装置,具有很好的防撞吸能效果,从而起到对软质材料、木质材料及塑料材质等制作成的平板类物体进行有效保护的作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吸能角内角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吸能角内角:由上底板(1),弧状折弯板(2),下底板(3),吸能装置(4),安装支座(5),方孔(6)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状折弯板(2)制成90°弧状,弧状折弯板(2)的内侧及上底板(1)和下底板(3)三者构成的凹槽内设置有吸能装置(4),吸能装置(4)与安装支座(5)相连,安装支座(5)与吸能装置(4)内均设有方孔(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吸能角内角:由上底板(1),弧状折弯板(2),下底板(3),吸能装置(4),安装支座(5),方孔(6)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弧状折弯板(2)制成90°弧状,弧状折弯板(2)的内侧及上底板(1)和下底板(3)三者构成的凹槽内设置有吸能装置(4),吸能装置(4)与安装支座(5)相连,安装支座(5)与吸能装置(4)内均设有方孔(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吸能角内角,其特征在于:吸能装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春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嘉瑞宝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