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海峰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筑路工程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6000 阅读:3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6: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筑路工程车,其车体上安装有动力机构、工作机构及行走机构,工作机构包括安装于车体前部的料斗,该料斗的前端为进料口并在进料口的底部口沿固定有铲土刀;在料斗的进料口处设置有活动挡板,该活动挡板通过传动臂与车体传动连接,在活动挡板的前端板面固定有底部朝前倾斜设置的推土刀,在该活动挡板的后端板面固定有底部朝后倾斜设置的挖土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小型多功能筑路工程车能够在不同的复杂地形下使用,其通过料斗与活动挡板的配合,能够实现铲土、装载、运输、推土与挖掘等多种功能,具有使用方便灵活、结构简单、使用成本低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种施工土方量较小的作业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筑路工程车
本技术涉及一种道路施工车辆,确切的说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筑路工程车。
技术介绍
在道路、桥梁、隧道等施工作业现场,经常可以见到推土机、挖掘机、装载机等多种不同的工程机械。其中,推土机主要是利用前端安装的金属推土刀,向前铲削并推送泥、沙及石块等,常用于平整场地、堆积松散材料、清除作业地段内的障碍物等;挖掘机是利用动臂前端安装的挖斗,挖掘高于或低于承机面的土壤、煤、泥沙或经过预松、破碎后的岩石等物料,并装入运输车辆或卸至堆料场;装载机则主要是利用前部安装的铲斗将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状物料铲运到运输车上,也可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铲挖作业。这些工程机械体积较大、功能单一、使用成本较高,不适用于村镇道路的平整施工等土方量较小的作业现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多功能筑路工程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筑路工程车,包括车体,车体上安装有动力机构、工作机构及行走机构,所述工作机构包括安装于车体前部、用于载运物料的料斗,该料斗的前端为进料口并在进料口的底部口沿固定有铲土刀;在料斗的进料口处设置有活动挡板,该活动挡板通过传动臂与车体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筑路工程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筑路工程车,包括车体,车体上安装有动力机构、工作机构及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机构包括安装于车体前部、用于载运物料的料斗,该料斗的前端为进料口并在进料口的底部口沿固定有铲土刀;在料斗的进料口处设置有活动挡板,该活动挡板通过传动臂与车体传动连接,该传动臂包括与车体转动装配的第一臂及连接于车体和第一臂之间的第一驱动缸,在第一臂的末端铰接连接有第二臂并在第一臂与第二臂之间连接有第二驱动缸,该第二臂的末端与活动挡板铰接并在该第二臂与活动挡板之间连接有第三驱动缸;在所述活动挡板的前端板面还固定有底部朝前倾斜设置的推土刀,在该活动挡板的后端板面固定有底部朝后倾斜设置的挖土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筑路工程车,包括车体,车体上安装有动力机构、工作机构及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机构包括安装于车体前部、用于载运物料的料斗,该料斗的前端为进料口并在进料口的底部口沿固定有铲土刀;在料斗的进料口处设置有活动挡板,该活动挡板通过传动臂与车体传动连接,该传动臂包括与车体转动装配的第一臂及连接于车体和第一臂之间的第一驱动缸,在第一臂的末端铰接连接有第二臂并在第一臂与第二臂之间连接有第二驱动缸,该第二臂的末端与活动挡板铰接并在该第二臂与活动挡板之间连接有第三驱动缸;在所述活动挡板的前端板面还固定有底部朝前倾斜设置的推土刀,在该活动挡板的后端板面固定有底部朝后倾斜设置的挖土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筑路工程车,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峰
申请(专利权)人:王海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