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清辉专利>正文

一种竹节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5809 阅读:3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6: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竹节桩,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竹节桩使用较长时间后容易发生倾斜、晃动等技术问题。本竹节桩包括桩体,桩体呈圆筒状,桩体的底部具有锥形凸台,锥形凸台顶部的外径大于桩体的外径,桩体具有内腔,内腔从桩体的顶面延伸至锥形凸台的上表面,桩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均贯穿至内腔的若干条形槽一,各条形槽一均沿桩体的轴向延伸,各条形槽一沿桩体的周向均匀分布。本竹节桩既方便施工人员将桩体打入,又能够使打入土层中的桩体固定牢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节桩
本技术属于建筑
,涉及一种竹节桩。
技术介绍
竹节桩在沿海的软土地区有着广泛的应用,软土地区的土层分布特点为上覆软土层较厚,持力层较深,地基土含水量高,承载力较低。因而,为了达到设计要求的承载力能力,往往需要采用大幅度增加桩长或增大桩径的方式来实现。为了防止桩体下沉,竹节桩的底部往往是平面,这就导致打桩时比较费力,此外,现有技术中,竹节桩仅靠周围土层对其的挤压力实现固定,这样就存在稳定性不好的问题,使用较长时间后竹节桩容易发生倾斜、晃动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竹节桩,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桩体打入土层的方便性及对桩体固定的牢固度。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竹节桩,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桩体,所述桩体呈圆筒状,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的底部具有锥形凸台,所述锥形凸台顶部的外径大于桩体的外径,所述桩体具有内腔,所述内腔从桩体的顶面延伸至锥形凸台的上表面,所述桩体的外壁上开设有均贯穿至内腔的若干条形槽一,各条形槽一均沿桩体的轴向延伸,各条形槽一沿桩体的周向均匀分布。其工作原理是:本竹节桩的桩体由金属材料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竹节桩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竹节桩,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桩体(1),所述桩体(1)呈圆筒状,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底部具有锥形凸台(1a),所述锥形凸台(1a)顶部的外径大于桩体(1)的外径,所述桩体(1)具有内腔(1b),所述内腔(1b)从桩体(1)的顶面延伸至锥形凸台(1a)的上表面,所述桩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均贯穿至内腔(1b)的若干条形槽一(3),各条形槽一(3)均沿桩体(1)的轴向延伸,各条形槽一(3)沿桩体(1)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桩体(1)的外壁上还开设有均贯穿至内腔(1b)的条形槽二(4),所述条形槽二(4)与条形槽一(3)垂直设置,条形槽二(4)位于条形槽一(3)的上方或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节桩,包括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桩体(1),所述桩体(1)呈圆筒状,其特征在于,所述桩体(1)的底部具有锥形凸台(1a),所述锥形凸台(1a)顶部的外径大于桩体(1)的外径,所述桩体(1)具有内腔(1b),所述内腔(1b)从桩体(1)的顶面延伸至锥形凸台(1a)的上表面,所述桩体(1)的外壁上开设有均贯穿至内腔(1b)的若干条形槽一(3),各条形槽一(3)均沿桩体(1)的轴向延伸,各条形槽一(3)沿桩体(1)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桩体(1)的外壁上还开设有均贯穿至内腔(1b)的条形槽二(4),所述条形槽二(4)与条形槽一(3)垂直设置,条形槽二(4)位于条形槽一(3)的上方或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节桩,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清辉
申请(专利权)人:林清辉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