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新型钢管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0340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0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桩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强度新型钢管桩。包括多段钢管,所述钢管内设有穿过所述钢管的中心的第一加强筋,多段所述钢管上下焊接成一体;相邻的两个钢管的焊接处的内、外表面沿轴向焊接有多道加劲钢板,所述加劲钢板的外周面上还焊接有钢筋,所述钢筋呈螺旋状设置在加劲钢板的外周面上;最下方段钢管的壁厚大于其他段钢管的壁厚,所述最下方段钢管的底部外侧设置有锥形角,所述最下方段钢管的外周面上还设有尖部凸起,所述尖部凸起与所述最下方段钢管为一体结构且沿轴向层多列排列,多列尖部凸起把所述最下方段钢管均等分。其优点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具有高强度,便于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强度新型钢管桩
本技术涉及管桩
,具体为一种高强度新型钢管桩。
技术介绍
摩擦桩是结构工程中桩基础类型中的一种,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桥梁工程、港口工程等。目前采用的摩擦桩主要有钢筋混凝土钻(挖)孔灌注桩、钢筋混凝土预制实心桩、钢管桩、PHC(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PC(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等。其中钢管桩是一种相对来说造价较高的摩擦桩结构。由于建筑对钢管桩强度的要求比较高,但现在常见的管桩结构比较简单,只起到支撑的作用,使用寿命有限,最主要的是达不到高强度的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具有高强度,便于施工等优点的高强度新型钢管桩。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强度新型钢管桩,包括多段钢管,所述钢管内设有穿过所述钢管的中心的第一加强筋,多段所述钢管上下焊接成一体;相邻的两个钢管的焊接处的内、外表面沿轴向焊接有多道加劲钢板,所述加劲钢板的外周面上还焊接有钢筋,所述钢筋呈螺旋状设置在加劲钢板的外周面上;最下方段钢管的壁厚大于其他段钢管的壁厚,所述最下方段钢管的底部外侧设置有锥形角,所述最下方段钢管的外周面上还设有尖部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强度新型钢管桩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强度新型钢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段钢管,所述钢管内设有穿过所述钢管的中心的第一加强筋,多段所述钢管上下焊接成一体;相邻的两个钢管的焊接处的内、外表面沿轴向焊接有多道加劲钢板,所述加劲钢板的外周面上还焊接有钢筋,所述钢筋呈螺旋状设置在加劲钢板的外周面上;最下方段钢管的壁厚大于其他段钢管的壁厚,所述最下方段钢管的底部外侧设置有锥形角,所述最下方段钢管的外周面上还设有尖部凸起,所述尖部凸起与所述最下方段钢管为一体结构且沿轴向层多列排列,多列尖部凸起把所述最下方段钢管均等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强度新型钢管桩,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段钢管,所述钢管内设有穿过所述钢管的中心的第一加强筋,多段所述钢管上下焊接成一体;相邻的两个钢管的焊接处的内、外表面沿轴向焊接有多道加劲钢板,所述加劲钢板的外周面上还焊接有钢筋,所述钢筋呈螺旋状设置在加劲钢板的外周面上;最下方段钢管的壁厚大于其他段钢管的壁厚,所述最下方段钢管的底部外侧设置有锥形角,所述最下方段钢管的外周面上还设有尖部凸起,所述尖部凸起与所述最下方段钢管为一体结构且沿轴向层多列排列,多列尖部凸起把所述最下方段钢管均等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强度新型钢管桩,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内还设有偏离所述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亮董晓军李铁虎余力王建军王浪唐文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