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曝气人工快渗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86401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曝气人工快渗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预处理单元、曝气人工快渗单元和消毒单元,预处理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格栅井、调节池、厌氧池和沉淀池,格栅井的入水端与生活污水排放端连接,沉淀池的出水端与曝气人工快渗单元连接。该系统具有能强化进水水质、保证系统高效稳定运行、可提高系统生物脱氮效果的优点。

Aeration artificial rapid infiltration system for domestic sewage treat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or sewage treatment aeration constructed rapid infiltration system comprises a pretreatment unit, aeration constructed rapid infiltration unit and disinfection unit, pretreatment unit comprises a grille wells connected in sequence, regulating tank, anaerobic tank and sedimentation tank, the water inlet end grille wells and sewage discharge the outlet is connected with the aeration tank constructed rapid infiltration unit connection. The system has the advantages of strengthening the water quality, ensuring the efficient and stabl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and improving the biological nitrogen removal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曝气人工快渗系统
本技术主要涉及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曝气人工快渗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乡镇人口不断增加、乡镇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乡镇生活污水的排放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对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与城市生活污水相比,乡镇生活污水具有规模小、难收集、水质水量变化较大等特点。人工快渗系统用于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具有工艺简单、投资少、运行成本低等优点。但是,传统的人工快渗系统用于乡镇生活污水处理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1、运行维护工作量大:传统的人工快渗系统中,表层填料易板结,需定期进行人工翻耕,运行维护工作量大;2、氨氮及总氮去除效果差:传统的人工快渗通过“落干期”与“淹水期”交替运行,实现“硝化”与“反硝化”,因“落干期”充氧量有限,导致整个系统对氨氮的去除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强化进水水质、保证系统高效稳定运行、可提高系统生物脱氮效果的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曝气人工快渗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曝气人工快渗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预处理单元、曝气人工快渗单元和消毒单元,所述预处理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格栅井、调节池、厌氧池和沉淀池,所述格栅井的入水端与生活污水排放端连接,所述沉淀池的出水端与曝气人工快渗单元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格栅井包括井体,所述井体内设置有格栅。所述调节池体、搅拌机构和提升泵,所述调节池体与井体连通,所述搅拌机构和提升泵均设置在调节池体内,所述提升泵通过管道与厌氧池连接。所述厌氧池包括厌氧池体和沼气收集处理装置,所述厌氧池体与沉淀池连接,所述提升泵的管道伸至厌氧池体底部,所述沼气收集处理装置设置在厌氧池体顶部并与其连通。所述沉淀池包括沉淀池体和加药装置,所述沉淀池体分别与厌氧池体以及曝气人工快渗单元连接,所述加药装置设置在沉淀池体顶部并与其连通。所述曝气人工快渗单元包括配水池、曝气人工快渗池和鼓风机,所述配水池分别与沉淀池以及曝气人工快渗池连接,所述曝气人工快渗池与消毒单元连接,所述鼓风机的出风端伸至曝气人工快渗池内。所述曝气人工快渗池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进水层、曝气层、过滤吸附层和排水层,所述配水池与进水层连接,所述排水层与消毒单元连接,所述鼓风机的出风端伸至曝气层。所述曝气层设有与鼓风机的出风端连接的曝气管,所述排水层设有与消毒单元连接的排水管。所述配水池内设有配水泵,所述配水泵的出水端设置有伸至进水层的布水管。所述消毒单元设置为紫外线消毒设备,所述紫外线消毒设备的灯管与水流方向平行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的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曝气人工快渗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预处理单元、曝气人工快渗单元和消毒单元,预处理单元包括依次相连的格栅井、调节池、厌氧池和沉淀池,格栅井的入水端与生活污水排放端连接,沉淀池的出水端与曝气人工快渗单元连接。该系统中,在曝气人工快渗单元前设置预处理单元,能够强化进水水质,有效保证后续曝气人工快渗池的稳定、高效运行;在曝气人工快渗单元后设置消毒单元,经消毒单元消毒后达标排放;通过在曝气人工快渗单元实施“布水+曝气+排水+休整”的周期性工作模式,合理构建出缺氧-好氧环境,加强系统的硝化-反硝化作用,提高系统的生物脱氮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表示:1、预处理单元;11、格栅井;111、井体;112、格栅;12、调节池;121、调节池体;122、搅拌机构;123、提升泵;13、厌氧池;131、厌氧池体;132、沼气收集处理装置;14、沉淀池;141、沉淀池体;142、加药装置;2、曝气人工快渗单元;21、配水池;211、配水泵;212、布水管;22、曝气人工快渗池;221、进水层;222、曝气层;2221、曝气管;223、过滤吸附层;224、排水层;2241、排水管;23、鼓风机;3、消毒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本技术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曝气人工快渗系统的第一种实施例,该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预处理单元1、曝气人工快渗单元2和消毒单元3,预处理单元1包括依次相连的格栅井11、调节池12、厌氧池13和沉淀池14,格栅井11的入水端与生活污水排放端连接,沉淀池14的出水端与曝气人工快渗单元2连接。该系统中,在曝气人工快渗单元2前设置预处理单元1,能够强化进水水质,有效保证后续曝气人工快渗池的稳定、高效运行;在曝气人工快渗单元2后设置消毒单元3,经消毒单元3消毒后达标排放;通过在曝气人工快渗单元2实施“布水+曝气+排水+休整”的周期性工作模式,合理构建出缺氧-好氧环境,加强系统的硝化-反硝化作用,提高系统的生物脱氮效果。本实施例中,格栅井11包括井体111,井体111内设置有格栅112。该格栅112可设置为机械式格栅或人工式格栅,起到拦污的效果,强化进水水质。本实施例中,调节池体121、搅拌机构122和提升泵123,调节池体121与井体111连通,搅拌机构122和提升泵123均设置在调节池体121内,提升泵123通过管道与厌氧池13连接。该结构中,搅拌机构122设置为机械搅拌,通过提升泵123将调节后的水送至厌氧池13。本实施例中,厌氧池13包括厌氧池体131和沼气收集处理装置132,厌氧池体131与沉淀池14连接,提升泵123的管道伸至厌氧池体131底部,沼气收集处理装置132设置在厌氧池体131顶部并与其连通。该结构中,通过沼气收集处理装置132和提升泵123的配合使用保证了厌氧池13的厌氧环境。本实施例中,沉淀池14包括沉淀池体141和加药装置142,沉淀池体141分别与厌氧池体131以及曝气人工快渗单元2连接,加药装置142设置在沉淀池体141顶部并与其连通。该结构中,加药装置142可根据水质需要添加除磷药剂和絮凝剂。本实施例中,曝气人工快渗单元2包括配水池21、曝气人工快渗池22和鼓风机23,配水池21分别与沉淀池14以及曝气人工快渗池22连接,曝气人工快渗池22与消毒单元3连接,鼓风机23的出风端伸至曝气人工快渗池22内。该配水池21将沉淀池14的水送至曝气人工快渗池22,当曝气人工快渗池22表层填料板结、过滤速率下降到一定值时,系统会自动开启鼓风机23,进入曝气反洗模式,对表层填料进行空气反洗。本实施例中,曝气人工快渗池22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进水层221、曝气层222、过滤吸附层223和排水层224,配水池21与进水层221连接,排水层224与消毒单元3连接,鼓风机23的出风端伸至曝气层222。曝气层222设有与鼓风机23的出风端连接的曝气管2221,排水层224设有与消毒单元3连接的排水管2241。配水池21内设有配水泵211,配水泵211的出水端设置有伸至进水层221的布水管212。该结构中,鼓风机23、进水层221、曝气层222、过滤吸附层223和排水层224的设置,能强化曝气层222的氧气供给,提升曝气人工快渗池22中溶解氧的含量;同时通过“布水+曝气+排水+休整”的周期性工作模式,合理构建出缺氧-好氧环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曝气人工快渗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曝气人工快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预处理单元(1)、曝气人工快渗单元(2)和消毒单元(3),所述预处理单元(1)包括依次相连的格栅井(11)、调节池(12)、厌氧池(13)和沉淀池(14),所述格栅井(11)的入水端与生活污水排放端连接,所述沉淀池(14)的出水端与曝气人工快渗单元(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曝气人工快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预处理单元(1)、曝气人工快渗单元(2)和消毒单元(3),所述预处理单元(1)包括依次相连的格栅井(11)、调节池(12)、厌氧池(13)和沉淀池(14),所述格栅井(11)的入水端与生活污水排放端连接,所述沉淀池(14)的出水端与曝气人工快渗单元(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曝气人工快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井(11)包括井体(111),所述井体(111)内设置有格栅(1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曝气人工快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12)包括调节池体(121)、搅拌机构(122)和提升泵(123),所述调节池体(121)与井体(111)连通,所述搅拌机构(122)和提升泵(123)均设置在调节池体(121)内,所述提升泵(123)通过管道与厌氧池(1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曝气人工快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13)包括厌氧池体(131)和沼气收集处理装置(132),所述厌氧池体(131)与沉淀池(14)连接,所述提升泵(123)的管道伸至厌氧池体(131)底部,所述沼气收集处理装置(132)设置在厌氧池体(131)顶部并与其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曝气人工快渗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池(14)包括沉淀池体(141)和加药装置(142),所述沉淀池体(141)分别与厌氧池体(131)以及曝气人工快渗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晓云袁春燕易亚男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华时捷环保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