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井根专利>正文

一种漆包线收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630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漆包线收线装置,其结构包括收线盘、排线机构、第一立座、传动箱、皮带轮、收线槽、第二支座、转杆、转轮、手轮、电机,收线槽设于第一立座、第二支座之间,第一立座、第二支座相互平行,第一立座通过收线槽焊接于第二支座,排线机构支撑于第一立座、第二支座上方,收线盘装设在收线槽内部,转杆贯穿于收线盘与第一立座、第二支座相互垂直,收线槽与转杆过度配合,转轮套设于转杆,转杆贯穿第二支座与手轮相连接,第一立座侧端设有传动箱,传动箱内部设有电机,电机与转杆相连接,电机底部与皮带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有排线机构,在排线丝杆与压线器的相互配合下,能够进行顺畅的收线,避免漆包线产生变形。

A lacquer wire receiv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nameled wire winding device, its structure includes a take-up reel, a winding mechanism, a first vertical seat, gear box, belt pulley, wire slot, second bearings, rotary rod, wheel, wheel, motor, between the take-up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upright seat, second seat, a first vertical seat, second seat parallel to each other, the first vertical seat through the receiving line slot is welded on the second support, the traversing mechanism is supported by the first upright seat, second seat above the take-up reel arranged on the take-up groove, the rotary rod runs through the take-up reel and the first upright seat, second seat vertical wire groove and the rotary rod over with the runner is sleeved on the rotating rod, a rotating rod seco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hand wheel through the bearing, the first vertical seat side end is provided with a gear box, gear box is arranged inside the motor, the motor and the rotary rod is connected at the bottom of motor and the belt pulley is connected to the utility Through the arrangement of line mechanism, with the mutual matching of the wire rod and the wire rod, it can carry out a smooth line to avoid the distortion of the enameled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漆包线收线装置
本技术是一种漆包线收线装置,属于漆包线收线

技术介绍
漆包线是绕组线的一个主要品种,由导体和绝缘层两部组成,裸线经退火软化后,再经过多次涂漆,烘焙而成。但要生产出既符合标准要求,又满足客户要求的产品并不容易,它受原材料质量,工艺参数,生产设备,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各种漆包线的质量特性各不相同,但都具备机械性能,化学性能,电性能,热性能四大性能。现有公开技术申请号为:201420175569.7的一种漆包线收线装置,所述漆包线收线装置包括支架、收线盘;所述支架上设有卷轴,卷轴上设有收线盘,收线盘上套有卷筒,支架上还设有滑杆和张紧轴,滑杆顶端设有滑套,滑套与支架铰接,铰接处设有扭簧,滑杆底端设有导向装置,导向轴装置内配合有沿自身轴线方向移动的张紧轴,张紧轴上设有回复弹簧,回复弹簧一端连接滑杆,另一端连接张紧轴,回复弹簧对张紧轴施加有朝向卷筒方向的弹力,张紧轴上还设有张紧轮,张紧轮两端设有凸缘,张紧轮紧贴卷筒。本技术由于采用上下移动的滑杆能够将漆包线排列整齐,同时减少漆包线之间的磨损,减少漆包线破皮;在绕卷过程中采用防过载的滚珠,防止卷轴将漆包线扯断,提高漆包线合格率。现有的漆包线收线装置不设有排线机构,不能够进行顺畅的收线,易使漆包线产生变形。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漆包线收线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漆包线收线装置不设有排线机构,不能够进行顺畅的收线,易使漆包线产生变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漆包线收线装置,其结构包括收线盘、排线机构、第一立座、传动箱、皮带轮、收线槽、第二支座、转杆、转轮、手轮、电机,所述收线槽设于第一立座、第二支座之间,所述第一立座、第二支座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立座通过收线槽焊接于第二支座,所述排线机构支撑于第一立座、第二支座上方,所述收线盘装设在收线槽内部,所述转杆贯穿于收线盘与第一立座、第二支座相互垂直,所述收线槽与转杆过度配合,所述转轮套设于转杆,所述转杆贯穿第二支座与手轮相连接,所述第一立座侧端设有传动箱,所述传动箱内部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转杆相连接,所述电机底部与皮带轮相连接,所述排线机构由排线丝杆、定位挡板、约束板、控位架、压线器、变频器和漆包线导入槽组成,所述压线器与第一立座、第二支座相垂直,所述压线器设于收线槽上方,所述压线器与漆包线导入槽相连接,所述变频器设于压线器,所述变频器上方与控位架垂直,所述定位挡板、约束板活动装设在控位架,所述定位挡板、约束板相互平行,所述定位挡板上端与排线丝杆相连接,所述变频器与传动箱通过电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转杆为圆柱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传动箱为方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转杆与收线槽形成L型结构。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立座、第二支座结构相同。进一步地,所述转杆与转杆同时旋转。进一步地,所述压线器用于对漆包线进行下压,防止掉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有排线机构,在排线丝杆与压线器的相互配合下,能够进行顺畅的收线,避免漆包线产生变形。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漆包线收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排线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收线盘-1、排线机构-2、第一立座-3、传动箱-4、皮带轮-5、收线槽-6、第二支座-7、转杆-8、转轮-9、手轮-10、电机-11、排线丝杆-21、定位挡板-22、约束板-23、控位架-24、压线器-25、变频器-26、漆包线导入槽-2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漆包线收线装置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收线盘1、排线机构2、第一立座3、传动箱4、皮带轮5、收线槽6、第二支座7、转杆8、转轮9、手轮10、电机11,所述收线槽6设于第一立座3、第二支座7之间,所述第一立座3、第二支座7相互平行,所述第一立座3通过收线槽6焊接于第二支座7,所述排线机构2支撑于第一立座3、第二支座7上方,所述收线盘1装设在收线槽6内部,所述转杆8贯穿于收线盘1与第一立座3、第二支座7相互垂直,所述收线槽6与转杆8过度配合,所述转轮9套设于转杆8,所述转杆8贯穿第二支座7与手轮10相连接,所述第一立座3侧端设有传动箱4,所述传动箱4内部设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与转杆8相连接,所述电机11底部与皮带轮5相连接,所述排线机构2由排线丝杆21、定位挡板22、约束板23、控位架24、压线器25、变频器26和漆包线导入槽27组成,所述压线器25与第一立座3、第二支座7相垂直,所述压线器25设于收线槽6上方,所述压线器25与漆包线导入槽27相连接,所述变频器26设于压线器25,所述变频器26上方与控位架24垂直,所述定位挡板22、约束板23活动装设在控位架24,所述定位挡板22、约束板23相互平行,所述定位挡板22上端与排线丝杆21相连接,所述变频器26与传动箱4通过电连接,所述转杆8为圆柱形结构,所述传动箱4为方形结构,所述转杆8与收线槽6形成L型结构,所述第一立座3、第二支座7结构相同,所述转杆8与转杆8同时旋转,所述压线器25用于对漆包线进行下压,防止掉落。本专利所说的压线器25是多种印后加工方式的一种,如烫金、凸凹、压纹、过塑、压线、啤、粘、切等均为印后加工。在使用本技术漆包线收线装置的时候,首先将排线机构2安装在收线盘1的上方,由电机11带动转杆8、转轮9进行转动,此时收线槽6也同时旋转,并对漆包线进行收线,在收线过程中,压线器25跟着转动,并由漆包线导入槽27将漆包线进行导入,压线器25并进行下压,排线丝杆21控制压线器25的转动速度,防止在收线过程中掉落,影响收线效果。例如,可将首先装置用于对漆包线的收卷。本技术的收线盘1、排线机构2、第一立座3、传动箱4、皮带轮5、收线槽6、第二支座7、转杆8、转轮9、手轮10、电机11、排线丝杆21、定位挡板22、约束板23、控位架24、压线器25、变频器26、漆包线导入槽27,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不设有排线机构,不能够进行顺畅的收线,易使漆包线产生变形,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可通过设有排线机构,在排线丝杆与压线器的相互配合下,能够进行顺畅的收线,避免漆包线产生变形,具体如下所述:所述排线机构2由排线丝杆21、定位挡板22、约束板23、控位架24、压线器25、变频器26和漆包线导入槽27组成,所述压线器25与第一立座3、第二支座7相垂直,所述压线器25设于收线槽6上方,所述压线器25与漆包线导入槽27相连接,所述变频器26设于压线器25,所述变频器26上方与控位架24垂直,所述定位挡板22、约束板23活动装设在控位架24,所述定位挡板22、约束板23相互平行,所述定位挡板22上端与排线丝杆21相连接,所述变频器26与传动箱4通过电连接。甲公司采用收线槽6与转杆8过度配合,乙公司采用收线槽6与转杆8过盈配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漆包线收线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漆包线收线装置,其结构包括收线盘(1)、排线机构(2)、第一立座(3)、传动箱(4)、皮带轮(5)、收线槽(6)、第二支座(7)、转杆(8)、转轮(9)、手轮(10)、电机(11),所述收线槽(6)设于第一立座(3)、第二支座(7)之间,所述第一立座(3)、第二支座(7)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座(3)通过收线槽(6)焊接于第二支座(7),所述排线机构(2)支撑于第一立座(3)、第二支座(7)上方,所述收线盘(1)装设在收线槽(6)内部,所述转杆(8)贯穿于收线盘(1)与第一立座(3)、第二支座(7)相互垂直,所述收线槽(6)与转杆(8)过度配合,所述转轮(9)套设于转杆(8),所述转杆(8)贯穿第二支座(7)与手轮(10)相连接,所述第一立座(3)侧端设有传动箱(4),所述传动箱(4)内部设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与转杆(8)相连接,所述电机(11)底部与皮带轮(5)相连接;所述排线机构(2)由排线丝杆(21)、定位挡板(22)、约束板(23)、控位架(24)、压线器(25)、变频器(26)和漆包线导入槽(27)组成,所述压线器(25)与第一立座(3)、第二支座(7)相垂直,所述压线器(25)设于收线槽(6)上方,所述压线器(25)与漆包线导入槽(27)相连接,所述变频器(26)设于压线器(25),所述变频器(26)上方与控位架(24)垂直,所述定位挡板(22)、约束板(23)活动装设在控位架(24),所述定位挡板(22)、约束板(23)相互平行,所述定位挡板(22)上端与排线丝杆(21)相连接,所述变频器(26)与传动箱(4)通过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漆包线收线装置,其结构包括收线盘(1)、排线机构(2)、第一立座(3)、传动箱(4)、皮带轮(5)、收线槽(6)、第二支座(7)、转杆(8)、转轮(9)、手轮(10)、电机(11),所述收线槽(6)设于第一立座(3)、第二支座(7)之间,所述第一立座(3)、第二支座(7)相互平行,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座(3)通过收线槽(6)焊接于第二支座(7),所述排线机构(2)支撑于第一立座(3)、第二支座(7)上方,所述收线盘(1)装设在收线槽(6)内部,所述转杆(8)贯穿于收线盘(1)与第一立座(3)、第二支座(7)相互垂直,所述收线槽(6)与转杆(8)过度配合,所述转轮(9)套设于转杆(8),所述转杆(8)贯穿第二支座(7)与手轮(10)相连接,所述第一立座(3)侧端设有传动箱(4),所述传动箱(4)内部设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与转杆(8)相连接,所述电机(11)底部与皮带轮(5)相连接;所述排线机构(2)由排线丝杆(21)、定位挡板(22)、约束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井根
申请(专利权)人:周井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