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接触网动力腕臂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6014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接触网动力腕臂机构。以往的移动接触网的控制方式,存在无张力补偿、受力不均匀发生卡滞、多电机控制系统不同步等现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力腕臂本体一端与移动接触网连接,另一端安装于横梁近线路端的内侧;动力腕臂本体侧边设置有锚臂端大滑轮,横梁远线路端外侧设置有横梁端大滑轮;钢丝绳端部固定于横梁远线路端内侧,分别绕过锚臂端大滑轮和横梁端大滑轮,卷收于横梁近线路端外侧安装的盘线器内,盘线器处安装有电动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动力腕臂主体的旋转状态实现移动接触网的“开合”,保证接触网始终处于恒张力,结构简单,工作平稳可靠。

A dynamic wrist arm mechanism for mobile contact network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ynamic wrist arm mechanism of a mobile contact net. In the past, the control mode of mobile contact network has the phenomena of tension free compensation, stagnation of force inhomogeneous card, and multi motor control system unsynchronized. The power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e arm body and the movable contact network connection, the other end is installed on the beam line ends near the medial arm; dynamic body side is provided with anchor arm end large pulley beam line ends are arranged outside the far large pulley end cross beam; at the end of the wire rope is fixed on the beam line far end inside respectively, bypassing the anchor arm end large pulley and transverse beam end large pulley, rolled in a beam near the line end installed outside the disk line device, disk device is installed at the motor line.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of the mobile catenary through the rotation state of the main body of the power wrist arm, ensures that the catenary is always in constant tension, and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stable and reliable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接触网动力腕臂机构
本技术涉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
,具体涉及一种移动接触网动力腕臂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电气化货运列车进入货物装卸区和检修车库普遍采用内燃机车牵引完成,少部分货物装卸区或检修车库实现了带接触网的电气化设计,这部分接触网大多为固定悬挂方式,制约了货物装卸形式和车辆上部检修作业。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近几年国内外针对应用情况不同研制了刚性可移动式接触网系统和可移动式接触网系统。根据作业区长度不同可分为点式作业和线式作业,点式作业长度一般为20m~30m,例如装煤筒仓,移动接触网部分普遍采用刚性悬挂,技术可靠;线式作业长度一般在几百米至上千米,移动接触网部分需要满足整条装卸线范围内多节列车上货物的同步装卸要求,例如站场长大货物装卸区。移动接触网部分普遍采用刚性悬挂或者柔性悬挂,其中刚性悬挂的移动接触网跨距一般小于10m,对于线式作业刚性分段多,每个旋转机构同步性难以保证,路基上支持装置基础沉降严重,维护工作量大;而线式作业的柔性悬挂移动接触网,大多采用平行四边形伸缩结构,通过滑轮组、牵引绳等机构,使一个锚段整体上下移动,这种工作模式腕臂结构受较大抬升力,多组上下移动单元存在受力不均匀情况。移动接触网的控制方式多采用滑动小车、液压传动或多电机同步控制等方式,存在柔性悬挂移动接触网移动过程中无张力补偿、受力不均匀发生卡滞、多电机控制系统不同步等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接触网动力腕臂机构,可作为水平旋转移动接触网的动力驱动本体,通过承载接触网线索张力,动力腕臂机构可使移动接触网水平方向平稳开合。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移动接触网动力腕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腕臂本体和横梁;所述动力腕臂本体一端通过锚固旋转轴与移动接触网连接,另一端通过锚固旋转轴安装于横梁近线路端的内侧;动力腕臂本体侧边设置有锚臂端大滑轮,横梁远线路端外侧设置有横梁端大滑轮;钢丝绳端部固定于横梁远线路端内侧,分别绕过锚臂端大滑轮和横梁端大滑轮,卷收于横梁近线路端外侧安装的盘线器内,盘线器处安装有电动机。动力腕臂本体位于横梁的一端通过锚固旋转轴安装于动力腕臂机构固定支架,动力腕臂机构固定支架固定于横梁。电动机安装于横梁近线路端设置的电动机固定支架上。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动力腕臂本体两端开有通孔,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动力腕臂机构固定支架上,另一端与移动接触网连接,保证本机构能在水平方向上自由旋转。(2)动力腕臂本体侧边与一滑轮可靠连接,该滑轮通过钢丝绳,绕过固定于门架上的定滑轮与电动机连接。电动机驱动动力腕臂机构工作,通过动力腕臂机构的旋转状态实现移动接触网的“合位”。(3动力腕臂本体可根据接触网的受力方向自由旋转,实现移动接触网的“开合”状态,并保证接触网始终处于恒张力,且具有断线制动功能。(4)动力腕臂本体为碳素结构空心方钢,通过锚固旋转轴与动力腕臂机构固定支架和移动接触网固定连接。(5)本动力腕臂机构结构简单,工作平稳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总成结构图。图2为动力腕臂本体主视图。图3为动力腕臂本体侧视图。图4为动力腕臂本体端面图。图中,1-动力腕臂本体,2-锚固旋转轴,3-锚臂端大滑轮,4-钢丝绳,5-横梁端大滑轮,6-盘线器,7-电动机,8-电动机固定支架,9-动力腕臂机构固定支架,10-移动接触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本技术涉及的一种移动接触网动力腕臂机构,包括动力腕臂本体1和横梁。动力腕臂本体1为碳素结构空心方钢,可承受最大轴向力为20kN。动力腕臂本体1两端开有通孔,一端通过锚固旋转轴2与移动接触网10连接,另一端通过锚固旋转轴2安装于横梁近线路端的内侧,保证能在水平方向上自由旋转。动力腕臂本体1位于横梁的一端通过锚固旋转轴2安装于动力腕臂机构固定支架9,动力腕臂机构固定支架9固定于横梁。动力腕臂本体1侧边设置有锚臂端大滑轮3,横梁远线路端外侧设置有横梁端大滑轮5;钢丝绳4端部固定于横梁远线路端内侧,分别绕过锚臂端大滑轮3和横梁端大滑轮5,卷收于横梁近线路端外侧安装的盘线器6内,盘线器6处安装有电动机7。电动机7安装于横梁近线路端设置的电动机固定支架8上。本技术可应用于侧移接触网系统,该系统适用于货物装卸线电力机车直接到发,具备在装卸货物时停电并离开合位,不影响货物装卸作业,而在货物装卸作业后可移至线路上方合位并带电,满足电力机车直接到发需求。本技术作为其动力端,可为接触网平移旋转提供动力。当电动机固定支架8上端部的电动机7正转收紧钢丝绳4,钢丝绳4再通过横梁端大滑轮5和锚臂端大滑轮3带动动力腕臂本体1至“合位”状态。配合侧移接触网系统中移动接触网10另一端的复位系统,可使动力腕臂本体1的受力发生反向,电动机7反转,移动接触网10做平移运动,动力腕臂机构1至“开位”状态。本技术的内容不限于实施例所列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本技术说明书而对本技术技术方案采取的任何等效的变换,均为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移动接触网动力腕臂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接触网动力腕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腕臂本体(1)和横梁;所述动力腕臂本体(1)一端通过锚固旋转轴(2)与移动接触网(10)连接,另一端通过锚固旋转轴(2)安装于横梁近线路端的内侧;动力腕臂本体(1)侧边设置有锚臂端大滑轮(3),横梁远线路端外侧设置有横梁端大滑轮(5);钢丝绳(4)端部固定于横梁远线路端内侧,分别绕过锚臂端大滑轮(3)和横梁端大滑轮(5),卷收于横梁近线路端外侧安装的盘线器(6)内,盘线器(6)处安装有电动机(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接触网动力腕臂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腕臂本体(1)和横梁;所述动力腕臂本体(1)一端通过锚固旋转轴(2)与移动接触网(10)连接,另一端通过锚固旋转轴(2)安装于横梁近线路端的内侧;动力腕臂本体(1)侧边设置有锚臂端大滑轮(3),横梁远线路端外侧设置有横梁端大滑轮(5);钢丝绳(4)端部固定于横梁远线路端内侧,分别绕过锚臂端大滑轮(3)和横梁端大滑轮(5),卷收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珹张学武金光田升平郭凤平王玉环张晓栋杨艺唐晓岚赵玮鲍君怡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