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金桃专利>正文

一种改进的辊式粉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5632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3 00: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辊式粉碎机,包括机架、第一辊轮、与第一辊轮配合的第二辊轮以及用于驱动第一辊轮和/或第二辊轮转动的驱动装置,第一辊轮设置在第二辊轮的上方,第一辊轮上设有第一辊压面,第二辊轮上设有第二辊压面,第一辊轮配设有用于对第一辊轮施加压力的活动压架,所述第一辊压面沿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辊压面沿轴向的长度。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后,即使出现使用磨损,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也能够形成合理的间隙,实现物料的均匀破碎,如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既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

An improved roller mill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improved roller mill,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first roller wheel, and second roller wheel with the first roller and the driving roller first and / or second roller rotation driving device for the first roll wheel is arranged above the second rollers, the first roller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roller. Second roller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rollers, the first roller arranged for applying pressure to the first roller movable pressure frame, the axial length is less than the second roll surface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along the length of the first roll surface. After adopting the technical proposal of the invention, even if there is wear and tear, the first roller and the second roller can also form a reasonable gap to achieve uniform crushing of the material, so that the first roller and the second roller of the invention have the advantages of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的辊式粉碎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进的辊式粉碎机。
技术介绍
物料的粉碎包括粉磨和破碎,是物料被粉碎介质碾压粉碎而达到粉碎的目的,通常的辊式粉碎机是采用弹簧力原理来粉碎物料,这种粉碎机利用弹簧力辊压的方式来进行粉碎作业的,但是这种粉碎机存在的问题是:弹簧辊压力会随着物料进料时厚度的变化而变化:即弹簧拉伸量不相同,辊压力就会随之发生变化,当进料少时,设备不能正常辊压,设备容易产生空转,所以设备的工作效率也会随之直线下降,当大量进料时,弹簧的拉伸量就会变大,产生的辊压力就小,无法全部完成粉碎目的,这时也有通过对设备改进,加设压力装置加载压力再对物料进行辊压来达到粉碎的目的,但这种方式不仅设备成本相对较高,而且其突然加载的压力会对设备本身产生很大的冲击力,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且减少设备的使用寿命。为此,申请人在申请号201210446027.4,名称为“一种辊式粉碎机”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辊式粉碎机,其包括转动辊轮、从动辊轮以及一驱动装置,所述转动辊轮与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转动辊轮压设在所述从动辊轮上;所述转动辊轮配合设置在一可以上下摆动的活动架体上,该活动架体通过一摆动轴活动连接于一固定架上。上述专利的粉碎机具有能耗低、工作效率高、结构简易、易维护等优点。但是,申请人在使用时,发现辊式粉碎机的两个辊轮在辊压粉碎物料时,由于两辊轮的相互接触都是以斜向接触的方式进行,两侧磨损少,中部磨损多,长时间地磨擦辊动后,形成图7和8的结构,不仅影响辊压破碎的工作效率,而且加快设备的磨损。鉴于此,本案专利技术人对上述问题进行再次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专利技术内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好地对物料进行粉碎、提高设备使用寿命的改进的辊式粉碎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一种改进的辊式粉碎机,包括机架、第一辊轮、与第一辊轮配合的第二辊轮以及用于驱动第一辊轮和/或第二辊轮转动的驱动装置,第一辊轮设置在第二辊轮的上方,第一辊轮上设有第一辊压面,第二辊轮上设有第二辊压面,第一辊轮配设有用于对第一辊轮施加压力的活动压架,所述第一辊压面沿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辊压面沿轴向的长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活动压架的一端通过铰接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辊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活动压架上,所述第二辊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活动压架的另一端通过缓冲装置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缓冲装置与所述铰接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辊轮的两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板体框架和设置在板体框架上的缓冲气囊体。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辊轮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活动压架上,第一轴承包括第一内圈、与第一内圈配合的第一外圈以及设置在第一内圈与第一外圈之间的第一活动滚珠,第一转轴与第一内圈固定连接,第一内圈的外径与第一外圈的内径之间的间隙大于第一活动滚珠的直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内圈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外圈的内径之间的间隙与所述第一活动滚珠的直径差值大于2丝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辊轮通过第二转轴和第二轴承安装在所述活动压架上,第二轴承包括第二内圈、与第二内圈配合的第二外圈以及设置在第二内圈与第二外圈之间的第二活动滚珠,第二转轴与第二内圈固定连接,第二内圈的外径与第二外圈的内径之间的间隙大于第二活动滚珠的直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二内圈的外径与所述第二外圈的内径之间的间隙与所述第二活动滚珠的直径差值大于2丝米。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辊轮与所述第二辊轮平行设置,所述第一辊轮的轴线与所述第二辊轮的轴线所在的平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60°。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后,第一辊压面沿轴向的长度小于第二辊压面沿轴向的长度,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第一辊压面沿轴向的两端磨损量较大,第一辊压面沿轴向的中部磨损量较小,而第二辊压面沿轴向的两端磨损量较小,第二辊压面沿轴向的中部磨损量较大,在活动压架和第一辊轮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够进行自适应调整,即使出现使用磨损,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也能够形成合理的间隙,实现物料的均匀破碎,如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既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简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从轴向观看);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从径向方向观看,初始状态);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从径向方向观看,磨损状态);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第三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现有技术中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从径向方向观看,初始状态);图8为现有技术中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配合的结构示意图(从径向方向观看,磨损状态);图中:10-第一辊轮11-第一辊压面20-第二辊轮21-第二辊压面30-机架31-进料端32-出料端40-活动压架41-铰接轴42-配重43-顶升机构50-缓冲装置51-板体框架52-缓冲气囊体60-第一轴承61-第一外圈62-第一内圈63-第一活动滚珠70-第二轴承71-第二外圈72-第二内圈73-第二活动滚珠80-第一转轴90-第二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参照图1至图6,一种改进的辊式粉碎机,包括机架30、第一辊轮10、与第一辊轮10配合的第二辊轮20以及用于驱动第一辊轮10和/或第二辊轮20转动的驱动装置,优选地,所述驱动装置为电机,电机与第一辊轮30传动连接,第一辊轮30作为主动轮,第二辊轮20作为从动轮,其具有能耗低的优点。第一辊轮10设置在第二辊轮20的上方,优选地,第一辊轮10设置在第二辊轮20的斜上方,采用这种结构,能够提升粉碎效果,同时方便进料和卸料。第一辊轮10上设有第一辊压面11,第二辊轮20上设有第二辊压面21,第一辊轮10配设有用于对第一辊轮10施加压力的活动压架40,所述第一辊压面11沿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辊压面21沿轴向的长度。在实施例中,第一辊压面11与第二辊压面21之间形成粉碎间隙,粉碎间隙的一侧为进料端31,另一侧为出料端32,例如可以通过输送带向进料端31输送物料,该结构为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详述。参照图2和图3,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辊轮10和第二辊轮20的外轮廓均为圆筒状,第一辊压面11与第二辊压面21则为圆筒面。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活动压架40的一端通过铰接轴41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30上,所述第一辊轮10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活动压架40上,所述第二辊轮20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30上。采用这种结构,第一辊轮10可以随着活动压架40进行摆动调整,从而更好地实现碾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活动压架40的另一端通过缓冲装置50连接在所述机架30上,缓冲装置50与所述铰接轴41设置在所述第一辊轮10的两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缓冲装置50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30上的板体框架51和设置在板体框架51上的缓冲气囊体52。当活动压架40上的第一辊轮10进行辊压粉碎物料时,该活动压架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改进的辊式粉碎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辊式粉碎机,包括机架、第一辊轮、与第一辊轮配合的第二辊轮以及用于驱动第一辊轮和/或第二辊轮转动的驱动装置,第一辊轮设置在第二辊轮的上方,第一辊轮上设有第一辊压面,第二辊轮上设有第二辊压面,第一辊轮配设有用于对第一辊轮施加压力的活动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压面沿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辊压面沿轴向的长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的辊式粉碎机,包括机架、第一辊轮、与第一辊轮配合的第二辊轮以及用于驱动第一辊轮和/或第二辊轮转动的驱动装置,第一辊轮设置在第二辊轮的上方,第一辊轮上设有第一辊压面,第二辊轮上设有第二辊压面,第一辊轮配设有用于对第一辊轮施加压力的活动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压面沿轴向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辊压面沿轴向的长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辊式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压架的一端通过铰接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辊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活动压架上,所述第二辊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架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辊式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压架的另一端通过缓冲装置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缓冲装置与所述铰接轴设置在所述第一辊轮的两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辊式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板体框架和设置在板体框架上的缓冲气囊体。5.如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改进的辊式粉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辊轮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一轴承安装在所述活动压架上,第一轴承包括第一内圈、与第一内圈配合的第一外圈以及设置在第一内圈与第一外圈之间的第一活动滚珠,第一转轴与第一内圈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桃张春瑜
申请(专利权)人:张金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