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发忠专利>正文

醚基汽油添加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5524 阅读:2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醚基汽油添加剂,其组分及含量为:二甲醚占5-37%,C↓[1]-C↓[5]的醇化合物占10-60%,C↓[5]-C↓[10]的烃化合物占10-5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占0.1-5%,烷基苯酚占0.05-0.5%。具有辛烷值高、不含氮化物和硫化物、与汽油混合的相溶性和稳定性好等优点,与低辛烷值的汽油和碳五馏份油混合后可制得不同辛烷值的商用汽油,减小了汽油发动机排气中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对大气的污染。(*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含添加剂的液体含碳燃料
,具体涉及到含烃类和含氧的有机化合物。为了改善汽油的抗爆性,提高辛烷值,长期以来炼油厂采用加四乙基铅、二茂铁、含氮有机化合物的添加剂,这种含铅汽油被汽油发动机使用后将铅排放到大气中,造成对环境的污染,随着炼油工业的发展,以及炼油工艺的改进,已经研制出无铅汽油,取代了含铅汽油,解决了汽油发动机排气中的铅对环境的污染。但由于汽油的组分未改变,使得碳氢化合物、硫化物、氮化物对环境的污染仍未得到解决,特别是汽油车发动机在怠速工作状况下,排汽中含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和一氧化碳,随着机动车辆的迅速增长,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低辛烷值汽油燃料提供一种能使低辛烷值汽油燃料的辛烷值升高、含硫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量降低的添加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为降低汽油燃料的生产成本,为新型汽油燃料提供一种添加剂。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它是由下述组分及含量制成的燃料添加剂二甲醚 5~37%C1~C5的醇化合物 10~60%C5~C10的烃化合物 10~5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0.1~5%烷基苯酚0.05~0.5%制备本专利技术燃料添加剂的配比优选重量配比范围是二甲醚 5~35%C1~C5的醇化合物 16~55%C5~C10的烃化合物15~4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0.2~4%烷基苯酚 0.05~0.4%在本专利技术组分中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可以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在本专利技术的配比中,主要组分为二甲醚、C1~C5的醇化合物,C5~C10的烃化合物,二甲醚在常温下是一种具有醚香味的气体,基本呈化学惰性,本身可实现无烟燃烧,不会造成任何污染,C1~C5的醇化合物和C5~C10的烃化合物中不含氮化合物和硫化合物。在本专利技术的配比中还含有少量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少量的烷基苯酚稳定剂,这三种化合物中也不含氮化合物和硫化合物。将本专利技术作为添加剂加入汽油后,可使汽油中的含氮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降低,使汽油发动机燃烧后排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氧化硫、氧化氮的含量降低。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为常规方法,采用气体吸收塔设备来制备。在本专利技术的组分中,C1~C5的醇化合物、C5~C10的烃化合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或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中各任选一种化合物,与烷基苯酚按配比混合后成为混合液导入气体吸收塔塔顶,二甲醚经惰性气体稀释后由塔底经气体分布器定量进入塔内,在常温常压下,混合液定量由塔顶经液体分布器流下,二甲醚气体与混合液充分接触,被混合液吸收,制成本专利技术产品,从产品出口处流出,尾气经气液分离后从气体吸收塔内排出。本专利技术产品经测试证明它具有辛烷值高、不含氮化物和硫化物、相溶性和稳定性好等优点,与低辛烷值汽油和碳五馏份油混合后可配制成不同辛烷值的商用汽油,同时可降低汽油中氮化物以及硫化物的含量,实现降低汽油发动机排气中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氧化硫、氧化氮对大气的污染。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这些例子。实施例1(以生产本专利技术产品1000公斤为例)所用的原料及其配比为二甲醚 70公斤甲醇 550公斤苯 350公斤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29公斤2,6_二叔丁基对甲酚1公斤实施例2(以生产本专利技术产品1000公斤为例)所用的原料及其配比为二甲醚 155公斤甲醇 420公斤苯 390公斤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33公斤2,6_二叔丁基对甲酚2公斤实施例3(以生产本专利技术产品1000公斤为例)所用的原料及其配比为二甲醚 300公斤甲醇 206公斤苯 450公斤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40公斤2,6_二叔丁基对甲酚4公斤实施例4,在以上三个实施例中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可以用高级醇聚氧乙烯醚替换,其含量与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相同,高级醇聚氧乙烯醚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一个具体实例,在本实施例中的其它组分和含量不变。在以上的实施例中,甲醇为C1~C5的醇化合物中的一个具体实例,苯为C5~C10的烃化合物中的一个具体实例,2,6_二叔丁基对甲酚为烷基苯酚中的一个具体实例,也可在本专利技术的组分范围内选取其它化合物,按本专利技术原料的配比关系制成本专利技术产品。为了证明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专利技术人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产品与直馏汽油和碳五馏份油相溶性、以及温度对本专利技术与直馏汽油相溶稳定的影响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表2。从表1和表2看出,本专利技术在常温下是均相稳定的液体,它能与各种汽油和碳五馏份油按不同的比例均匀混合,混合后制成的新产品在较宽的温度范围内相态稳定,不发生相分离现象,特别适合在低温环境使用、储存和运输。为了证明本专利技术能提高汽油的辛烷值,无环境污染,可作为低辛烷值汽油的添加剂,生产出不同辛烷值的商用汽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产品经陕西省石油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二站将该产品的辛烷值、馏程、硫含量、铜片腐蚀、酸度、机械杂质及水分进行了测试,辛烷值按照国家标准GB/T5487试验方法测试,馏程按照国家标准GB/T6536试验方法测试,硫含量按照国家标准GB/T380试验方法测试,铜片腐蚀按照国家标准GB/T5096试验方法测试,酸度按照SH/T0116试验方法测试,经测试,测试结果见表3。从表3看出,本专利技术的辛烷值>120,用本专利技术作为添加剂,与低辛烷值汽油和碳五馏份油混合后,可制成不同辛烷值的商用汽油。由于低辛烷值汽油和碳五馏份油的价格很低,将本专利技术与低辛烷值汽油和碳五馏份油混合后新汽油燃料的生产成本将会下降。从表3看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含氧化合物的混合物,不含对环境污染的氮化物和硫化物,将本专利技术与低辛烷值汽油和碳五馏份油混合制成新汽油燃料,它不仅是新汽油燃料的添加剂,也是新汽油燃料的稳定成份,使汽油发动机排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氧化硫、氧化氮的含量大量减少,有利于大气污染的改善。表1本专利技术与低辛烷值汽油和碳五馏份油的相溶性 表2温度对本专利技术与直馏汽油相溶稳定性的影响 表3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参数测试结果权利要求1.一种醚基汽油添加剂,其组分及含量为二甲醚 5~37%C1~C5的醇化合物 10~60%C5~C10的烃化合物 10~5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0.1~5%烷基苯酚0.05~0.5%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醚基汽油添加剂,其中各组分的含量为二甲醚 7~35%C1~C5的醇化合物 16~55%C5~C10的烃化合物 15~45%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0.2~4%烷基苯酚0.05~0.4%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醚基汽油添加剂,在其组分中的烷基酚聚氧乙烯醚可以是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全文摘要一种醚基汽油添加剂,其组分及含量为:二甲醚占5—37%,C文档编号C10L1/10GK1246522SQ9811294公开日2000年3月8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27日专利技术者李发忠, 梁六斤, 刘树仁 申请人:李发忠, 梁六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醚基汽油添加剂,其组分及含量为:二甲醚 5~37%C↓[1]~C↓[5]的醇化合物 10~60%C↓[5]~C↓[10]的烃化合物 10~50%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0.1~5%烷基苯酚 0.05~0.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发忠梁六斤刘树仁
申请(专利权)人:李发忠梁六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