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鼠实验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51715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2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大鼠实验固定装置,包括框体和底板,所述框体包括侧板和两个前后正对放置的竖直板,所述侧板连接两个竖直板左端;两个竖直板内侧下部分别开有水平滑槽,底板通过水平滑槽与框体滑动配合;还包括尾板,尾板底部中心开有向下的缺口;所述两个竖直板内侧右部上分别开有竖直滑槽,所述尾板通过竖直滑槽与框体滑动配合;所述框体、底板和尾板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箱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大鼠实验固定装置,能够充分固定大鼠和暴露大鼠肢体。

A rat experimental fix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at fix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body and a bottom plate, the frame comprises a vertical plate and two side plates before and after being placed, the side plate connecting the two vertical plates left; two vertical plate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lower part of the horizontal chute, through the water tank and the floor with a smooth frame the sliding body; also includes a tail plate, the tail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center of the bottom downward gap; the two vertical plates inside the right par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 chute, the tail plate with the vertical chute and sliding frame body; the frame body, the bottom and the tail plate form an opening up the box; the utility model aims to provide an experimental rat fixing device, can be fully fixed in rats and rats exposed limb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鼠实验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实验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鼠实验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大鼠,属哺乳纲啮齿目,繁殖速度快,是生物医学常用的实验动物,在生物医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泛的用于生理、病理及药理实验中。通过对大鼠施以干预措施(如给药、针刺等干预),可以用于评价这一干预措施对某一生理或病理状态的影响;与此同时,对大鼠诱发性行为学(如面部或足底施以纤维丝刺激以观察痛觉阈值等)的数据采集,从而侧面反映人类在某一生理或病理状态下的反应或表现,可用于评价某种干预措施的外在行为学反应。无论是给药/针刺还是诱发性行为学数据采集,有时需要静息状态下,较长时间的固定大鼠以保持某一体位而方便操作。在生理实验室中,经常使用大小鼠等小动物进行各种实验,一般这种实验需要将大小鼠等固定,然后进行采血或者皮肤试验等。一般如果是人工手工固定,操作者为了要固定大小鼠很难再同时进行试验操作,因此,如果使用多人合作,又浪费了人力资源,而且通过人力固定,试验操作也不容易进行。现有技术多存下以下问题:1)固定不牢;2)暴露不全;3)舒适度低易激惹大鼠;无法在对大鼠刺激最小化、舒适度最大化的前提下,同时满足固定牢固以及身体暴露部位全等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大鼠实验固定装置,能够充分固定大鼠和暴露大鼠肢体。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鼠实验固定装置,包括框体和底板,所述框体包括侧板和两个前后正对放置的竖直板,所述侧板连接两个竖直板左端;两个竖直板内侧下部分别开有水平滑槽,底板通过水平滑槽与框体滑动配合;还包括尾板,尾板底部中心开有向下的缺口;所述两个竖直板内侧右部上分别开有竖直滑槽,所述尾板通过竖直滑槽与框体滑动配合;所述框体、底板和尾板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箱体;所述两个竖直板下部分别开有两个供大鼠四肢穿过的通孔,通孔位于水平滑槽上方,通孔外侧开口设有固定绳套,所述固定绳套固定在竖直板上;还包括四个卡板,所述两个竖直板的顶部分别从左至右依次竖直开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所述卡板分别安装在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内;至少有一个卡板位于同侧的两个通孔之间。第一卡槽用于固定大鼠的头部,第二卡槽用于固定大鼠颈部,第三卡槽用于固定大鼠的肩腋下部,第四卡槽用于固定大鼠的髂骨上部,尾板用于固定大鼠的尾部。优选的,所述水平滑槽和竖直滑槽连通。优选的,所述侧板上开有供底板穿过的通槽。优选的,靠近所述侧板的通孔位于第二卡槽和第三卡槽之间并位于第二卡槽下方,另一个通孔位于第四卡槽和尾板之间。优选的,所述侧板和两个竖直板为一体制造。本技术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结构牢固可靠,使用方便的实验鼠固定装置,本技术的实验用大鼠固定装置,首先将大鼠头部朝向侧板放入框体中,然后通过四个卡板和尾板逐一将大鼠的头部、颈部、肩腋下部、髂骨上部和尾部固定,然后再将大鼠的四肢逐一放置两个竖直板通孔中,并放入通孔外侧的固定绳套中,拉紧固定绳,从而将大鼠的四肢固定在框体上。由于底板和框体使用滑槽连接,当底板弄脏后,便于拆卸,用于清洗底板,保证重复使用;框体上侧开口,能够充分暴露大鼠肢体;本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强大,代替了传统用钢钉扎老鼠的四肢将其固定,不仅达到操作简单,而且能减小老鼠的痛苦,并且在实验过程中避免老鼠挣扎而影响实验的进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框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体、2-底板、3-竖直板、4-侧板、5-尾板、6-水平滑槽、7-竖直滑槽、8-缺口、9-通孔、10-卡板、11-第一卡槽、12-第二卡槽、13-第三卡槽、14-第四卡槽、15-通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一种大鼠实验固定装置,包括框体1和底板2,所述框体1包括侧板4和两个前后正对放置的竖直板3,所述侧板4连接两个竖直板3左端;两个竖直板3内侧下部分别开有水平滑槽6,底板2通过水平滑槽6与框体1滑动配合;还包括尾板5,尾板5底部中心开有向下的缺口8;所述两个竖直板3内侧右部上分别开有竖直滑槽7,所述尾板5通过竖直滑槽7与框体1滑动配合;所述框体1、底板2和尾板5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箱体;所述两个竖直板3下部分别开有两个供大鼠四肢穿过的通孔9,通孔9位于水平滑槽6上方,通孔9外侧开口设有固定绳套,所述固定绳套固定在竖直板3上;还包括四个卡板10,所述两个竖直板3的顶部分别从左至右依次竖直开有第一卡槽11、第二卡槽12、第三卡槽13和第四卡槽14,所述卡板10分别安装在第一卡槽11、第二卡槽12、第三卡槽13和第四卡槽14内;至少有一个卡板10位于同侧的两个通孔9之间。优选的,所述水平滑槽6和竖直滑槽7连通。优选的,所述侧板4上开有供底板2穿过的通槽15。优选的,靠近所述侧板4的通孔9位于第二卡槽12和第三卡槽13之间并位于第二卡槽12下方,另一个通孔9位于第四卡槽14和尾板5之间。优选的,所述侧板4和两个竖直板3为一体制造。本技术的实验用大鼠固定装置,首先将大鼠头部朝向侧板4放入框体1中,然后通过四个卡板10和尾板5逐一将大鼠的头部、颈部、肩腋下部、髂骨上部和尾部固定,然后再将大鼠的四肢逐一放置两个竖直板3通孔9中,并放入通孔9外侧的固定绳套中,拉紧固定绳,从而将大鼠的四肢固定在框体1上。由于底板2和框体1使用滑槽连接,当底板1弄脏后,便于拆卸,用于清洗底板2,保证重复使用;框体1上侧开口,能够充分暴露大鼠肢体;本装置结构简单,功能强大,代替了传统用钢钉扎老鼠的四肢将其固定,不仅达到操作简单,而且能减小老鼠的痛苦,并且在实验过程中避免老鼠挣扎而影响实验的进行。当然,本技术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技术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技术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鼠实验固定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鼠实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和底板,所述框体包括侧板和两个前后正对放置的竖直板,所述侧板连接两个竖直板左端;两个竖直板内侧下部分别开有水平滑槽,底板通过水平滑槽与框体滑动配合;还包括尾板,尾板底部中心开有向下的缺口;所述两个竖直板内侧右部上分别开有竖直滑槽,所述尾板通过竖直滑槽与框体滑动配合;所述框体、底板和尾板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箱体;所述两个竖直板下部分别开有两个供大鼠四肢穿过的通孔,通孔位于水平滑槽上方,通孔外侧开口设有固定绳套,所述固定绳套固定在竖直板上;还包括四个卡板,所述两个竖直板的顶部分别从左至右依次竖直开有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所述卡板分别安装在第一卡槽、第二卡槽、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内;至少有一个卡板位于同侧的两个通孔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鼠实验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和底板,所述框体包括侧板和两个前后正对放置的竖直板,所述侧板连接两个竖直板左端;两个竖直板内侧下部分别开有水平滑槽,底板通过水平滑槽与框体滑动配合;还包括尾板,尾板底部中心开有向下的缺口;所述两个竖直板内侧右部上分别开有竖直滑槽,所述尾板通过竖直滑槽与框体滑动配合;所述框体、底板和尾板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箱体;所述两个竖直板下部分别开有两个供大鼠四肢穿过的通孔,通孔位于水平滑槽上方,通孔外侧开口设有固定绳套,所述固定绳套固定在竖直板上;还包括四个卡板,所述两个竖直板的顶部分别从左至右依次竖直开有第一卡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荣疆李梦晓李健张福蓉钟冬灵胡益娟吕君玲沈小雨章代亮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医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