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车用继电器触点去氧化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4720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0 05: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动车用继电器触点去氧化电路,包括直流电源、继电器、触点负载、保险管、阻性负载,直流电源与所述继电器触点电性连接后分为并联的两路输出,一路经触点负载后接地;另一路经保险管、阻性负载后接地。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触点负载可为现有动车上的控制电路或信号采集电路等安全环路,将继电器与安全环路结合,去氧化过程无需将继电器与其连接的电路断开,操作方便;继电器触点电流约为43.3mA,不仅利于散热,不影响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亦可实现触点的去氧化作业。

Relay contact oxidation circuit for motor trai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tor with relay contact oxidation to the circuit comprises a DC power supply, relay, contact load, insurance tube, resistance load, DC power supply and the relay contact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into parallel output, through the contact load after grounding; a resistive load to ground. Through the insurance tub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tact load for the existing EMU on the control circuit or signal acquisition circuit safety loop, the relay and safety loop combination to need not be connected with the relay circuit is disconnected, the oxidation process is easy to operate; the relay contact current is about 43.3mA, not only conducive to heat, does not affect the use of the relay life can also be achieved contact oxidation to the jo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车用继电器触点去氧化电路
本技术涉及继电器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动车用继电器触点去氧化电路。
技术介绍
继电器是构成动车组控制电路的关键元件,其可靠性和寿命等因素直接影响动车组的可用性和可靠性。继电器元件故障,引起关键控制电路失电造成动车组停车和晚点,影响了行车运营秩序。继电器触点表面多采用镀银工艺。银和空气中的氧、硫等元素有很强的化学亲和性。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触点表面在一定的温度、湿度、空气中氧和硫等混合作用下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层氧化物,其厚度和表面颜色暗度成比例,因而触点表面镀层会随着时间而变化颜色。继电器触点经过长时间在微小电流环境下的多次闭合、断开或长时间不动作可能导致触点逐渐被氧化,其直接表现形式即为继电器触点吸合时,因触点氧化膜的存在导致每次触点吸合过程中触点阻抗值跳变,即氧化膜会增加触点之间的接触电阻,导致一些小负载电流无法通过触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继电器不通。目前,通常采用以下两种方式以应对继电器触点易氧化的问题。方式一、触点镀保护金方法,由于保护金是一种惰性金属,可降低氧化膜的产生。但由于该方法操作成本较高,不被普遍接受;方式二、电火花方法,将电压直接加到被氧化的电触点两端,随着电触点的多次闭合和断开,产生电火花和电弧,瞬间高温用以破坏电触点上的氧化膜。该方式去氧化效果较为显著,但在触点去氧化过程中,瞬间高温不利于系统散热,且产生的大电流和高温极易损坏电路,去氧化时必须将继电器与其连接的电路断开。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靠性高、且利于散热的动车用继电器触点去氧化电路。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动车用继电器触点去氧化电路,包括直流电源、继电器、触点负载、保险管、阻性负载,所述直流电源与所述继电器触点电性连接后分为并联的两路输出,一路经所述触点负载后接地;另一路经所述保险管、所述阻性负载后接地。优选的是,所述继电器具有多组触点,多组触点串联后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继电器具有2组触点,2组触点串联后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继电器具有3组触点,3组触点串联后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优选的是,所述直流电源提供DC110V电能。优选的是,所述继电器触点额定工作电压DC110V、额定工作电流大于1A。优选的是,所述阻性负载为功率电阻,功率电阻阻值为3.3KΩ,功率为35W。优选的是,所述触点负载为控制电路或信号采集电路,所述触点负载电流不大于10mA。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为:1)该去氧化电路的触点负载可为现有动车上的控制电路或信号采集电路等安全环路,将继电器与安全环路结合,去氧化过程无需将继电器与其连接的电路断开,操作方便;2)短路时,保险管熔断方式将阻性负载与电路断开,将电路进行保护,具有较高可靠性;3)采用去氧化电路,继电器触点电流约为43.3mA,不仅利于散热,不影响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亦可实现触点的去氧化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图1为本技术一种动车用继电器触点去氧化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去氧化电路包括直流电源、继电器、触点负载、保险管、阻性负载R1,直流电源与继电器触点电性连接后分为并联的两路输出,一路经触点负载后接地;另一路经保险管F1、阻性负载R1后接地。作为本新型的一种实施例,继电器具有多组触点,即继电器可具有2组、3组、4组触点,多组触点串联后与直流电源连接。继续参见图1,图1中的继电器具有2组触点,分别为K11和K12,直流电源依次与2组触点串联,第2组触点K12的输出端连接上述并联的两路。同样的,3组触点、4组触点的继电器的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与2组触点继电器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相同,本实施例不再累述。上述中,触点负载可为现有动车上的控制电路或信号采集电路等安全环路,去氧化时,将控制电路或信号采集电路与阻性负载R1并联。阻性负载R1可采用功率电阻,阻性负载R1为无感性和无容性元件,不会对安全环路产生影响。再者,当阻性负载电路出现短路时,通过与阻性负载R1连接的保险管F1熔断方式,将安全环路进行保护,具有较高可靠性。上述实施例的去氧化电路可与现有动车上的安全环路相结合,具体结合方式为:由于现有动车组等列车上的继电器电源电压多采用110VDC,现以直流电源电压DC110V为例进行描述。其中,继电器额定工作电压110V、额定工作电流大于1A,功率电阻阻值为3.3KΩ,精度为5%,功率为35W。触点负载电流不大于10mA。由此得到流经阻性负载R1的电流值为:由于触点负载电流小于10mA,由此得到继电器触点电流约为43.3mA,远远小于额定工作电流的最小值1A,既不影响继电器的使用寿命,亦可实现触点的去氧化作业。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动车用继电器触点去氧化电路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车用继电器触点去氧化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继电器、触点负载、保险管、阻性负载,所述直流电源与所述继电器触点电性连接后分为并联的两路输出,一路经所述触点负载后接地;另一路经所述保险管、所述阻性负载后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车用继电器触点去氧化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直流电源、继电器、触点负载、保险管、阻性负载,所述直流电源与所述继电器触点电性连接后分为并联的两路输出,一路经所述触点负载后接地;另一路经所述保险管、所述阻性负载后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氧化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具有多组触点,多组触点串联后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氧化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具有2组触点,2组触点串联后与所述直流电源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去氧化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洪勇刘鹏李磊宋以俊富振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