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4610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0 0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中框,所述背板呈凹形,所述中框包括边框部和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由边框部向内弯折形成,所述边框部与背板的外侧面抵接以使中框包覆背板,所述承载部靠近背板一侧、对应光源顶部开设凹槽,所述凹槽用以容纳第二反射片。通过在中框的承载部开设凹槽,凹槽内粘贴第二反射片,不仅可以降低中框对光的吸收,提高了光源的转化效率,还能有效防止显示区漏光。

A backlight modu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acklight module comprises a back plate and a frame, wherein the backplane is concave, and the bearing part comprises a frame of the frame, the bearing part is composed of a frame part is bent inwards to form the lateral surface of the frame, and the back contact to make the box covered back the bearing part close to the back side, the corresponding light source are arranged at the top groove, the groove to accommodate second reflection. The bearing box in groove paste second reflection groove, not only can reduce the frame of light absorption, improves the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the light source,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light leakage display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光模组。
技术介绍
目前,液晶显示设备的背光模组普遍采用LED作为光源,根据光源的分布位置,背光模组可分为直下入光式和侧入光式两种,其中,直下入光式背光模组的光源分布于导光板的底部,该类背光模组主要应用于显示器、电视等大尺寸液晶显示设备;侧入光式背光模组的光源分布于导光板的侧边,该类背光模组主要应用于笔记本、平板电脑以及小尺寸显示设备,随着LED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侧光式可以减少显示屏厚度这一优势,侧入光式背光模组同样也开始应用于较大尺寸的显示设备,为用户带来更好的视觉感受。现有的背光模组中,为防止背光边缘漏光,多采用黑色胶架来减少边缘漏光风险,但是黑色本身吸光较强,背光亮度损失较大,为提高背光亮度,需要增加LED模组的个数来维持液晶显示屏亮度的要求,不利于节能。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所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既能防止显示区漏光又能提高产品亮度的背光模组。本技术所要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和中框,所述背板呈凹形,所述中框包括边框部和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由边框部向内弯折形成,所述边框部与背板的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背光模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和中框,所述背板呈凹形,所述中框包括边框部和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由边框部向内弯折形成,所述边框部与背板的外侧面抵接以使中框包覆背板,所述承载部靠近背板一侧、对应光源顶部开设凹槽,所述凹槽用以容纳第二反射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和中框,所述背板呈凹形,所述中框包括边框部和承载部,所述承载部由边框部向内弯折形成,所述边框部与背板的外侧面抵接以使中框包覆背板,所述承载部靠近背板一侧、对应光源顶部开设凹槽,所述凹槽用以容纳第二反射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反射片通过双面粘胶粘贴在所述凹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反射片和双面粘胶总厚度的0.03-0.05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与所述承载部边缘的距离大于1.0m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常露周福新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