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邹雨芯专利>正文

一种微表处材料回弹模量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4546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0 0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表处材料回弹模量测试装置,包括支架、车辙板试模、洒水网、千斤顶、连接杆、支撑板、固定梁、千分表Ⅰ、回弹压力杆、移动板和千分表Ⅱ,车辙板试模、洒水网分别固定在支架底部和顶部;连接杆底端焊在千斤顶顶部;支撑板安装在车辙板试模外侧;固定梁两端分别与支架的两个立柱固定连接,两个立柱分别位于支架底面一对角线两端;千分表Ⅰ的固定板固定在固定梁上;回弹压力杆两端分别与连接杆和千分表Ⅰ下端连接且其中部放在支撑板顶部;移动板设置在支撑板上方;千分表Ⅱ固定在支架一顶边上,其测杆底端测头嵌入移动板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模拟微表处材料在荷载和环境双重作用下的回弹模量,反映其承载能力。

A testing device for modulus of resilience of materials at the micro surfa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icro meter testing device of material modulus, including plate bracket, test mold, sprinkling net, Jack, a connecting rod, a support plate, a fixed beam, dial I, a pressure rod, a moving plate and rebound gauge II, mold, sprinkling net are respectively fixed on the bracket at the top and bottom test board; the bottom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is welded on the top of the jack; test mode in lateral plate mounting support plate; two column beam fixed with the two ends of the bracke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wo columns are located at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bracket fixing plate at both ends of a diagonal; I dial fixed on the fixed beam; rebound pressure rod with the two ends the low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connecting the Department and I dial on the top of the support plate; the mobile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support plate; a dial indicator is fixed on the bracket II A top edge, the bottom end of the probe rod embedded in shift Inside the groove of the movable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can simulate the resilience modulus of the micro surface material under the dual action of load and environment, and reflect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表处材料回弹模量测试装置
本技术涉及道路工程测试
,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微表处材料回弹模量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微表处材料作为沥青路面封层材料,只有当其回弹性能良好时,才能持续承载路面荷载,发挥出持久的防渗作用。现有规范和技术指南中并未见有反映微表处材料承载能力的技术指标和要求。因此,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便、高效稳定,能够准确模拟微表处材料的承载能力,实现微表处材料承载能力的量化评价,快速测定微表处材料在荷载和环境双重作用下的承载能力的试验装置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目的是提供一种微表处材料回弹模量测试装置,通过测量微表处材料在荷载和环境双重作用下的回弹模量,来反映微表处材料的承载能力大小。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微表处材料回弹模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其为方体框架结构;车辙板试模,其为无盖箱体结构,固定安装在支架底部内;洒水网,其固定安装在支架顶部;千斤顶;连接杆,其底端焊接在千斤顶顶柱顶部;支撑板,其竖直固定安装在车辙板试模外侧,其顶部中央设置半圆槽;固定梁,其位于支架中部,两端分别与支架的两个立柱中部固定连接,两个立柱分别位于支架底面一对角线两端;千分表Ⅰ,其竖直设置,其上的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固定梁中部;回弹压力杆,其一端与连接杆上部铰接,其另一端与千分表Ⅰ下端固定连接,其中部放在支撑板顶部半圆槽内;移动板,其顶部设置凹槽,其底部中央设置半圆槽,其竖直设置在支撑板上方且其底部半圆槽卡在回弹压力杆中部;以及千分表Ⅱ,其竖直设置,其上的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支架一顶边上,其测杆底端的测头嵌入移动板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回弹压力杆一端与千分表Ⅰ下端固定连接方式为:回弹压力杆该端部焊接有卡箍,卡箍夹住千分表Ⅰ测杆底端的测头。进一步地,所述回弹压力杆为不锈钢杆。进一步地,所述洒水网为方格网,方格边长为0.5-1mm。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移动板的半圆槽位于千分表Ⅱ的正下方。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千分表Ⅰ、千分表Ⅱ的测头可分别随微表处试件的压缩变形及移动板的移动而移动,在表盘上显示相应的度数,取两个千分表表盘读数的平均值可以准确反映微表处试件的回弹模量,设置的洒水网保证微表处试件上洒水均匀,可模拟微表处试件所受的环境影响,本技术可以有效模拟微表处试件在荷载和环境双重作用下的回弹模量,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实现了微表处材料回弹模量的量化评价。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作示意性的说明和解释,并不限于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车辙板试模;2a、千分表Ⅰ;2b、千分表Ⅱ;3、洒水网;4、固定梁;5、支架;6、移动板;7、回弹压力杆;8、连接杆;9、千斤顶;10、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效果以及实施例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该微表处材料回弹模量测试装置,包括支架5,其为方体框架结构;车辙板试模1,其为无盖箱体结构,固定安装在支架5底部内;洒水网3,其为方格网,方格边长为0.5-1mm,其固定安装在支架5顶部;千斤顶9;连接杆8,其底端焊接在千斤顶9顶柱顶部;支撑板10,其竖直固定安装在车辙板试模1外侧,其顶部中央设置半圆槽;固定梁4,其位于支架5中部,两端分别与支架5的两个立柱中部固定连接,两个立柱分别位于支架5底面一对角线两端;千分表Ⅰ2a,其竖直设置,其上的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固定梁4中部;回弹压力杆7,其一端与连接杆8上部铰接,其另一端与千分表Ⅰ2a下端固定连接,其中部放在支撑板10顶部半圆槽内;移动板6,其为不锈钢板,其顶部设置凹槽,其底部中央设置半圆槽,其竖直设置在支撑板10上方且其底部半圆槽卡在回弹压力杆7中部;以及千分表Ⅱ2b,其竖直设置,其上的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支架5一顶边上,其测杆底端的测头嵌入移动板6凹槽内。其中,所述回弹压力杆7为不锈钢杆,所述回弹压力杆7一端与千分表Ⅰ2a下端固定连接方式为:回弹压力杆7该端部焊接有卡箍,卡箍夹住千分表Ⅰ2a测杆底端的测头。所述支撑板10、移动板6的半圆槽位于千分表Ⅱ2b的正下方。本技术具体按照如下进行操作,(1)将沥青混合料按照规范制作成微表处试件,放置于室外环境条件下冷却24h;(2)小心将成型的微表处试件放入本专利技术的车辙板试模1中,安装千分表Ⅰ2a,使连接千分表Ⅰ2a的回弹压力杆7一端触及微表处试件时,千分表Ⅰ2a表盘度数满足为零方可,而安装千分表Ⅱ2b时其度数也应满足为零方可;(3)将适量水从洒水网3上均匀洒下,保证微表处试件上洒水均匀,局部地方不会积水;(4)加压千斤顶9使其顶柱慢慢顶起,连接杆8带动与其铰接的回弹压力杆7一端升起,与千分表Ⅰ2a连接的回弹压力杆7一端下压微表处试件,压微表处试件压缩变形,千分表Ⅰ2a测头随之下移,千分表Ⅰ2a表盘上出现度数,由于微表处试件、移动板6和千斤顶9及连接杆8形成杠杆结构,移动板6受回弹压力杆7压力而上移,千分表Ⅱ2b测头上移,千分表Ⅱ2b表盘上也出现度数;(5)当千分表Ⅰ2a、千分表Ⅱ2b表盘读数稳定时,记下读数分别为a1,a2;(6)停止加压,收起仪器,计算回弹模量。回弹模量按下式计算:A=(a1+a2)/2注:A—回弹模量;a1—千分表Ⅰ2a表盘读数;a2—千分表Ⅱ2b表盘读数。本技术的千分表Ⅰ2a、千分表Ⅱ2b的测头可分别随微表处试件的压缩变形及移动板6的移动而移动,在表盘上显示相应的度数a1,a2,取两个千分表表盘读数的平均值可以准确反映微表处试件的回弹模量,设置的洒水网3保证微表处试件上洒水均匀,可模拟微表处试件所受的环境影响,本技术可以有效模拟微表处试件在荷载和环境双重作用下的回弹模量,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实现了微表处材料回弹模量的量化评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微表处材料回弹模量测试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表处材料回弹模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5),其为方体框架结构;车辙板试模(1),其为无盖箱体结构,固定安装在支架(5)底部内;洒水网(3),其固定安装在支架(5)顶部;千斤顶(9);连接杆(8),其底端焊接在千斤顶(9)顶柱顶部;支撑板(10),其竖直固定安装在车辙板试模(1)外侧,其顶部中央设置半圆槽;固定梁(4),其位于支架(5)中部,两端分别与支架(5)的两个立柱中部固定连接,两个立柱分别位于支架(5)底面一对角线两端;千分表Ⅰ(2a),其竖直设置,其上的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固定梁(4)中部;回弹压力杆(7),其一端与连接杆(8)上部铰接,其另一端与千分表Ⅰ(2a)下端固定连接,其中部放在支撑板(10)顶部半圆槽内;移动板(6),其顶部设置凹槽,其底部中央设置半圆槽,其竖直设置在支撑板(10)上方且其底部半圆槽卡在回弹压力杆(7)中部;以及千分表Ⅱ(2b),其竖直设置,其上的固定板固定安装在支架(5)一顶边上,其测杆底端的测头嵌入移动板(6)凹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表处材料回弹模量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5),其为方体框架结构;车辙板试模(1),其为无盖箱体结构,固定安装在支架(5)底部内;洒水网(3),其固定安装在支架(5)顶部;千斤顶(9);连接杆(8),其底端焊接在千斤顶(9)顶柱顶部;支撑板(10),其竖直固定安装在车辙板试模(1)外侧,其顶部中央设置半圆槽;固定梁(4),其位于支架(5)中部,两端分别与支架(5)的两个立柱中部固定连接,两个立柱分别位于支架(5)底面一对角线两端;千分表Ⅰ(2a),其竖直设置,其上的固定板固定安装在固定梁(4)中部;回弹压力杆(7),其一端与连接杆(8)上部铰接,其另一端与千分表Ⅰ(2a)下端固定连接,其中部放在支撑板(10)顶部半圆槽内;移动板(6),其顶部设置凹槽,其底部中央设置半圆槽,其竖直设置在支撑板(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雨芯孟伟王玉飞
申请(专利权)人:邹雨芯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