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跳线的配对系统、设备、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4166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20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纤跳线的配对系统、设备、方法及装置,其中,该系统包括:第一设备,通过多个第一光口分别连接多个光纤跳线的一端,用于通过多个光纤跳线向对端的第二设备发送配对操作指令;第二设备,通过多个第二光口分别连接多个光纤跳线的另一端,用于通过多个光纤跳线接收配对操作指令,并根据配对操作指令向第一设备反馈配对信息;光纤跳线,包括一个或多个活动连接器接头和光纤,活动连接器接头分别连接第一光口和/或第二光口;其中,配对信息用于指示与第一光口连接的光纤跳线的一端和与第二光口连接的光纤跳线的一端的一个或多个端口是配对端口。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光纤跳线的配对效率低的问题。

The pairing system, equipment, method and device of the optical fiber jump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atching system, equip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an optical fiber jumper which, the system includes a first devic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a plurality of optical fiber through a plurality of first light for pairing operation and sends commands to the end of the second device through a plurality of optical fiber jumper; second device, the other end respectively. Connecting a plurality of optical fiber through a plurality of second ports, through a plurality of optical fiber jumper receive matching operation instructions, and according to the matching operation instruction to the first device pairing information feedback; optical fiber jumper, including one or more connector connector and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connector port and / or second port; the for the end, paired with the first information indicating the optical connection of optical fiber and optical fiber jumper jumper wire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port of one or Multiple ports are paired ports. Through the invention, the problem that the matching efficiency of the optical fiber jump line is low in the related technology is sol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纤跳线的配对系统、设备、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纤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纤跳线的配对系统、设备、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在光通信领域中,光纤资源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是基于eID技术的智能光分配网络(OpticalDistributionNetwork,简称为ODN)系统。常见的就是光纤跳线的活动连接器上加基于eID技术的电子标签。所谓的光纤跳线分为双端跳纤(双端跳纤也可简称为跳纤)和单端跳纤,双端跳纤是指一段光纤两侧都有活动连接器接头,这两端的接头在同一个物理位置;单端跳纤是指在同一个物理位置一段光纤只有一个活动连接器接头,这一段的光纤的另一端可能有接头,也可能没有接头,这一段的光纤的另一端还可能在另一个物理位置。所谓的电子标签有2个对外信号引脚,一个为接地,另一个为数据,遵循一线(1-Wire)通信协议,用结构固定件把电子标签与光纤跳线的活动连接器绑定。在智能ODN系统中,每根光纤跳线的活动连接器绑定一个电子标签,每个电子标签的存储器中设置不同的唯一的ID号码,即每根光纤跳线的活动连接器被赋予不同的唯一的ID号码。使用上述所谓的智能ODN系统,结合系统中的各种管理板卡和管理软件可以识别光纤熔配线设备的光纤适配器端口与光纤跳线的活动连接器的对应关系,利用组配单元实现光纤熔配盘体的端口指引。但是,该智能ODN系统只能在已配对的光纤跳线两个端口电子标签的存储器中加入配对代码信息,不能识别光纤跳线未配对的两个端口活动连接器的对应关系。工程实践中使用手持式光源设备判断光纤跳线两个端口的活动连接器的对应关系。用光源设备发光,从光纤跳线一端注入可见光源,另一端发出可见光,通过人眼观察实现光纤跳线两个端口的配对。所述的可见光通常为650纳米波长的红光。当光纤跳线两端不在一个物理位置跨区域时,需要至少两个人,通过人工手机通话确认。这种方法只能实现一根光纤跳线的配对,而且当光纤跳线两个活动连接器端口不在同一位置时,需要人多,不能实现多光纤跳线的同时自动配对。尤其在现场环境光纤跳线排列很混乱,不能轻易看出光纤走向,更不能判断书光纤跳线两端是点对点连接的,还是中间串联了一个或多个光分路器的时候,使用现有技术更加难实现光纤跳线配对。针对相关技术中光纤跳线的配对效率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跳线的配对系统、设备、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光纤跳线的配对效率低的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跳线的配对系统,包括:第一设备,通过多个第一光口分别连接多个光纤跳线的一端,用于通过所述多个光纤跳线向对端的第二设备发送配对操作指令;所述第二设备,通过多个第二光口分别连接多个所述光纤跳线的另一端,用于通过所述多个光纤跳线接收所述配对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配对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一设备反馈配对信息;所述光纤跳线,包括一个或多个活动连接器接头和光纤,所述活动连接器接头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光口和/或所述第二光口;其中,所述配对信息用于指示与所述第一光口连接的光纤跳线的一端和与所述第二光口连接的光纤跳线的一端的一个或多个端口是配对端口。可选地,所述光纤跳线包括:双端跳线、单端跳线,其中,所述双端跳线包括两个活动连接器接头,所述两个活动连接器接头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光口和所述第二光口,所述单端跳线包括一个活动连接器接头,所述一个活动连接器接头连接所述第一光口或所述第二光口。可选地,在所述光纤跳线是单端跳线时,所述第二设备不反馈所述配对信息,或,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用于指示与所述第一光口连接的光纤跳线的一端和与所述第二光口连接的光纤跳线的一端无配对关系的信息。可选地,所述光纤跳线还包括光分路器,所述第一光口连接光分路器一端的活动连接器接头,所述第二光口连接所述光分路器另一端的多个活动连接器接头,其中,所述光分路器用于将所述光纤跳线的一端分成多个分支,每个分支包括一个所述活动连接器接头。可选地,所述光纤跳线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与两端的所述活动连接器接头对应。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配对操作指令包括所述第一光口的电子标签的序列编号,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配对信息包括已配对的所述第一光口与所述第二光口的电子标签的序列编号。可选地,所述电子标签包括两个对外信号引脚,其中,第一对外信号引脚为接地引脚,第二对外信号引脚为数据引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跳线的配对设备,包括:多个电子标签插座,与光纤跳线一端的第一电子标签相适配,用于查询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并将查询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得到的第一存储数据发送给控制模块;多个光模块,用于将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第一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后发送给光纤跳线,以及将从所述光纤跳线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第二电信号后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电信号包括所述第一存储数据,所述第二电信号包括所述光纤跳线另一端的第二电子标签的第二存储数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确定所述光纤跳线两端的配对信息。可选地,所述光模块包括:以太网Ethernet单纤双向光模块。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支持以太网协议和/或无源光网络协议。可选地,所述光模块包括:无源光网络PON光模块。可选地,所述无源光网络PON光模块包括:光线路终端OLT无源光网络光模块或光网络单元ONU无源光网络光模块。可选地,所述光模块支持以下之一类型的光纤接头连接器:SC型光纤接头连接器、LC型光纤接头连接器、FC型光纤接头连接器、ST型光纤接头连接器。可选地,所述设备还包括:上联模块,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和运营支撑系统OSS之间,用于将所述配对信息上报给所述OSS。可选地,所述上联模块支持以下类型至少之一的接口:有线通信上联接口,无线通信上联接口。可选地,所述第一存储数据和所述第二存储数据均包括所述光纤跳线的相应端口活动连接器的产品类型和序列编号。可选地,所述第一存储数据中的序列编号用于唯一标识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和/或,所述第二存储数据中的序列编号用于唯一标识所述第二电子标签。可选地,所述产品类型用于表征所述光纤跳线的跳纤类型和相应端口的端口序列,其中所述跳纤类型包括:单端标签跳纤、双端标签跳纤,其中,所述端口序列包括:端口1、端口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纤跳线的配对方法,包括:第一设备发送与本地光口连接的光纤跳线一端的第一序列编号;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序列编号反馈的所述光纤跳线另一端的第二序列编号;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序列编号和所述第二序列编号对应的光纤跳线两端是配对端口。可选地,所述第一序列编号为所述光纤跳线一端的电子标签的序列编号。可选地,在所述第一设备确定所述第一序列编号和所述第二序列编号对应的光纤跳线两端是配对端口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第一序列编号和所述第二序列编号上报给运营支撑系统。可选地,在发送与本地光口连接的光纤跳线一端的第一序列编号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发送所述本地光口的光端口序列编号。可选地,在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序列编号反馈的所述光纤跳线另一端的第二序列编号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光纤跳线另一端连接的光口的光端口序列编号。可选地,所述第一设备接收第二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序列编号反馈的所述光纤跳线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光纤跳线的配对系统、设备、方法及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纤跳线的配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设备,通过多个第一光口分别连接多个光纤跳线的一端,用于通过所述多个光纤跳线向对端的第二设备发送配对操作指令;所述第二设备,通过多个第二光口分别连接多个所述光纤跳线的另一端,用于通过所述多个光纤跳线接收所述配对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配对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一设备反馈配对信息;所述光纤跳线,包括一个或多个活动连接器接头和光纤,所述活动连接器接头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光口和/或所述第二光口;其中,所述配对信息用于指示与所述第一光口连接的光纤跳线的一端和与所述第二光口连接的光纤跳线的一端的一个或多个端口是配对端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纤跳线的配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设备,通过多个第一光口分别连接多个光纤跳线的一端,用于通过所述多个光纤跳线向对端的第二设备发送配对操作指令;所述第二设备,通过多个第二光口分别连接多个所述光纤跳线的另一端,用于通过所述多个光纤跳线接收所述配对操作指令,并根据所述配对操作指令向所述第一设备反馈配对信息;所述光纤跳线,包括一个或多个活动连接器接头和光纤,所述活动连接器接头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光口和/或所述第二光口;其中,所述配对信息用于指示与所述第一光口连接的光纤跳线的一端和与所述第二光口连接的光纤跳线的一端的一个或多个端口是配对端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跳线包括:双端跳线、单端跳线,其中,所述双端跳线包括两个活动连接器接头,所述两个活动连接器接头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光口和所述第二光口,所述单端跳线包括一个活动连接器接头,所述一个活动连接器接头连接所述第一光口或所述第二光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纤跳线是单端跳线时,所述第二设备不反馈所述配对信息,或,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用于指示与所述第一光口连接的光纤跳线的一端和与所述第二光口连接的光纤跳线的一端无配对关系的信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跳线还包括光分路器,所述第一光口连接光分路器一端的活动连接器接头,所述第二光口连接所述光分路器另一端的多个活动连接器接头,其中,所述光分路器用于将所述光纤跳线的一端分成多个分支,每个分支包括一个所述活动连接器接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跳线还包括一个或多个电子标签,与两端的所述活动连接器接头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设备发送的配对操作指令包括所述第一光口的电子标签的序列编号,所述第二设备反馈的配对信息包括已配对的所述第一光口与所述第二光口的电子标签的序列编号。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标签包括两个对外信号引脚,其中,第一对外信号引脚为接地引脚,第二对外信号引脚为数据引脚。8.一种光纤跳线的配对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电子标签插座,与光纤跳线一端的第一电子标签相适配,用于查询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并将查询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得到的第一存储数据发送给控制模块;多个光模块,用于将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第一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后发送给光纤跳线,以及将从所述光纤跳线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第二电信号后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其中,所述第一电信号包括所述第一存储数据,所述第二电信号包括所述光纤跳线另一端的第二电子标签的第二存储数据;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电信号和所述第二电信号确定所述光纤跳线两端的配对信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包括:以太网Ethernet单纤双向光模块。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支持以太网协议和/或无源光网络协议。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包括:无源光网络PON光模块。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源光网络PON光模块包括:光线路终端OLT无源光网络光模块或光网络单元ONU无源光网络光模块。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模块支持以下之一类型的光纤接头连接器:SC型光纤接头连接器、LC型光纤接头连接器、FC型光纤接头连接器、ST型光纤接头连接器。14.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上联模块,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和运营支撑系统OSS之间,用于将所述配对信息上报给所述OSS。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联模块支持以下类型至少之一的接口:有线通信上联接口,无线通信上联接口。16.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数据和所述第二存储数据均包括所述光纤跳线的相应端口活动连接器的产品类型和序列编号。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存储数据中的序列编号用于唯一标识所述第一电子标签;和/或,所述第二存储数据中的序列编号用于唯一标识所述第二电子标签。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品类型用于表征所述光纤跳线的跳纤类型和相应端口的端口序列,其中所述跳纤类型包括:单端标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灏文陈新安袁立权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