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冲切立柱连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4118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冲切立柱连节点,包括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抗冲切钢筋和立柱,改进了抗冲切钢筋的结构设计,使其能够增强混凝土楼板抗冲切的承载能力,提高了混凝土楼板与立柱连接节点的可靠性,同时对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进行结构优化,达到了简化结构的目的。

An anti punching vertical column join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punching column connected node, including the first second fixed disk, a fixed disk, punching and steel column, improved structure design of punching shear reinforcement,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reinforced concrete slab punching,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concrete slab and column connections. At the same time, the first fixed plate, a second fixed disk structure was optimized, the structure is simplified t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冲切立柱连节点
本技术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尤其是一种抗冲切立柱连节点。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施工中经常采用混凝土梁柱相结合的施工方法,即在横梁和立柱组成的框架结构上浇筑混凝土。然而有梁的混凝土结构会使得在相同层高的情况下,楼层净使用高度减少。随着无梁混凝土结构的出现,其结构精简、增加使用空间的优点迅速得到建筑师及业主的青睐,得到了广泛的建筑施工应用。一方面,无梁混凝土结构中楼板厚度较薄,抗冲切承载力较弱;另一方面,无梁混凝土结构中立柱的直径较小,进而所述立柱的截面积较小,不利于承载更多的冲切应力。现有技术中,为了承载无梁混凝土结构的冲切力大多采用加厚混凝土楼板或者在楼板中加设型钢,来增加其抗冲切的承载能力。但是,加厚楼板会增加无梁混凝土结构的自重,因此其冲切力随之增大;加设型钢会增大施工难度,增加成本。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采取无梁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具有以下缺点:1、增大楼板的厚度、增大结构的自重;2、施工方法复杂、成本造价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冲切立柱连节点,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梁混凝土结构复杂和楼板抗冲切承载能力较低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抗冲切立柱连接点,包括:若干抗冲切钢筋、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和立柱,每个所述抗冲切钢筋均包括第一钢筋体、第二钢筋体和第三钢筋体,所述第三钢筋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盘上,其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固定盘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第二钢筋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钢筋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三钢筋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钢筋体和所述第三钢筋体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立柱穿过所述第二固定盘与所述第一固定盘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钢筋体与所述第二钢筋体之间的夹角为135°,所述第二钢筋体与所述第三钢筋体之间的夹角为45°。进一步的,所述若干个抗冲切钢筋沿所述第一固定盘的周向呈“放射状”排布,相邻两个所述抗冲切钢筋之间的夹角相同。进一步的,所述抗冲切钢筋至少为4个。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盘与所述第二固定盘横截面形状都为圆形,所述第二固定盘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固定盘。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盘与所述第二固定盘之间设有若干加劲肋,每个所述加劲肋分别与所述第一固定盘、所述第二固定盘和所述立柱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加劲肋沿所述立柱轴向的剖面形状为直角梯形,所述直角梯形的“高”与所述立柱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直角梯形长度短的“底边”与所述第一固定盘之间固定连接,所述直角梯形长度长的“底边”与所述第二固定盘之间固定连接。进一步的,相邻两个所述加劲肋之间的夹角相同。进一步的,所述加劲肋还包括第一通气孔,所述第一通气孔设置在所述加劲肋与所述立柱和所述第二固定盘连接的部分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固定盘还包括若干第二通气孔,所述第二通气孔均匀分布在所述第二固定盘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抗冲切立柱连节点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结构简单、自重较小能够减少因楼板结构自重而产生的冲切力。2、优化了抗冲切钢筋的结构设计,使其承载冲切力的能力变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抗冲切立柱连节点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抗冲切立柱连节点俯视图图;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抗冲切立柱连节点冲切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抗冲切立柱连节点施工示意图。其中,1-第一固定盘,2-抗冲切钢筋,21-第一钢筋体,22-第二钢筋体,23-第三钢筋体,3-第二固定盘,31-第二通气孔,4-立柱,5-加劲肋,51-第一通气孔,6-冲切面,7-楼板,8-楼板钢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根据下列描述和权利要求书,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将更清楚。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请参阅图1和2,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抗冲切立柱连节点,包括第一固定盘1、若干抗冲切钢筋2、第二固定盘3、立柱4,其中每个抗冲切钢筋2均包括第一钢筋体21、第二钢筋体22和第三钢筋体23,第三钢筋体23的一端固定于第一固定盘1上,其延伸方向与第一固定盘1所在的平面平行,第二钢筋体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钢筋体21的一端和第三钢筋体23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钢筋体21和第三钢筋体23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立柱4穿过第二固定盘3与第一固定盘1固定连接。优选地,第一钢筋体21与第二钢筋体22之间的夹角为135°,第二钢筋体22与第三钢筋体23之间的夹角为45°。立柱4用于承载楼板7产生的载荷,由于立柱4的横截面积较小,因此楼板7有被立柱4冲切破坏而产生整体塌陷的风险。请参阅图3,图3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抗冲切立柱连节点冲切面示意图,经过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在楼板7垂直方向的截面上,由于载荷产生冲切力合力的方向与固定盘平面的夹角为45°,因此冲切面6为一个“圆台”形,所述“圆台”形的母线为所述冲切力合力的方向,所述“圆台”形横截面的直径随着远离所述固定盘平面的方向逐渐变大,当未设置第二固定盘3时,冲切面6横截面直径较小;当设置第二固定盘3时,冲切面6横截面直径变大,因此楼板7的抗冲切的能力也相应增强。采用第二钢筋体22与第一钢筋体21夹角为135°的结构设计时,第二钢筋体22与冲切面6相互垂直,使第二钢筋体22的轴向与冲切面6上相应位置处的拉应力方向一致,提高了抗冲切钢筋2的抗冲切能力。优选地,所有抗冲切钢筋2沿第一固定盘1的周向呈“放射状”排布,相邻两个抗冲切钢筋2之间的夹角相同,采用此设计,抗冲切钢筋2可均匀承受各方向的冲切力,提高了抗冲切钢筋2的承载能力。优选地,抗冲切钢筋2至少为4个。更进一步的,优选为8个,采用此设计,每个所述抗冲切钢筋2承载的冲切力变小,更利于提高楼板7结构的稳定性和抗冲切钢筋2的使用寿命。优选地,第一固定盘1和第二固定盘3的横截面形状均为圆形,第二固定盘3的直径大于第一固定盘1的直径,由于第二固定盘3承受楼板7产生的荷载,因此第二固定盘3所承受的冲切力大于第一固定盘1,采用此设计,合理地优化了结构的参数,使结构的受力状态更为合理。优选地,第一固定盘1和第二固定盘3之间设有若干加劲肋5,每个加劲肋5分别与第一固定盘1、第二固定盘3和立柱4固定连接,采用此设计,将来自第一固定盘1和第二固定盘3上方传递来的载荷传递给立柱4,有效地减少了第一固定盘1和第二固定盘3的结构变形,优化了整体结构的受力情况,提高了第一固定盘1和第二固定盘3的使用寿命。优选地,加劲肋5沿立柱4轴向的剖面形状为直角梯形,请参阅图4,直角梯形的“高”与立柱4之间固定连接,直角梯形长度较短的“底边”与第一固定盘1之间固定连接,直角梯形长度较长的“底边”与第二固定盘3之间固定连接,采用此设计,优化了加劲肋5的结构设计,降低了加劲肋5的加工难度。优选地,相邻两个加劲肋5之间的夹角相同,采用此设计,将楼板及混凝土结构产生的载荷均匀分散。优选地,加劲肋5还包括第一通气孔51,请参阅图4,第一通气孔51设置在加劲肋5与立柱4和第二固定盘3连接的部分处,采用此设计,一方面避免了在混凝土浇筑时,由于混凝土搅拌不均、混凝土颗粒较大、浇筑速度过快等原因在立柱4、加劲肋5和第二固定盘3之间产生空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抗冲切立柱连节点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冲切立柱连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抗冲切钢筋、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和立柱,每个所述抗冲切钢筋均包括第一钢筋体、第二钢筋体和第三钢筋体,所述第三钢筋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盘上,其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固定盘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第二钢筋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钢筋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三钢筋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钢筋体和所述第三钢筋体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立柱穿过所述第二固定盘与所述第一固定盘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冲切立柱连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抗冲切钢筋、第一固定盘、第二固定盘和立柱,每个所述抗冲切钢筋均包括第一钢筋体、第二钢筋体和第三钢筋体,所述第三钢筋体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盘上,其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固定盘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第二钢筋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钢筋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三钢筋体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钢筋体和所述第三钢筋体的延伸方向相互平行,所述立柱穿过所述第二固定盘与所述第一固定盘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切立柱连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钢筋体与所述第二钢筋体之间的夹角为135°,所述第二钢筋体与所述第三钢筋体之间的夹角为4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切立柱连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抗冲切钢筋沿所述第一固定盘的周向呈“放射状”排布,相邻两个所述抗冲切钢筋之间的夹角相同。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冲切立柱连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切钢筋至少为4个。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切立柱连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盘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小辉李承铭田炜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