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桥台跳车的搭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40176 阅读:4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2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减小桥台跳车的搭板结构,包括位于混凝土面层和填土基层之间的搭板,搭板的一端搁置在桥台上、且与桥梁的梁体相接,搭板的另一端搁置在填土基层的枕梁上,搭板与桥台之间铺设有呈L形的第一沥青油毡,搭板与桥台之间还穿设有栓钉,搭板与混凝土面层之间铺设有第二沥青油毡,搭板与混凝土面层之间等距离竖直穿设有多根传力杆,枕梁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根竖直的支撑柱,搭板与填土基层之间铺设有垫层,垫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的夯实碎石层、夯实层和防水层。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桥头搭板结构设计缺陷存在长时间使用后搭板容易断裂,路基较易损坏,道路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

A construction board structure for reducing bridge platform hopping

The utility model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bridge construction, in particular to a slab structure of bridge jumping in Taiwan, including the concrete surface layer and base slab between the end plate of the filling, use the beam in the abutment and the bridge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on the slab fill base beam in the first, laying asphalt L shape between slab and abutment, erection of stud wear between the board and the abutment between the slab and the concrete surface layer is paved with asphalt second, between the slab and the concrete surface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vertical distance through the dowel bar, the bottom of the uniform beam supporting column is fixed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vertical, between the slab and the embankment base paved with a cushion, cushion comprises laying from bottom to top of compacted gravel layer, strengthening layer and waterproof layer. The purpose is to solve the structural design defects of existing bridging head slab, which is easy to break after long time use, the roadbed is easy to damage, and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road is shorten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小桥台跳车的搭板结构
本技术属于桥梁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减小桥台跳车的搭板结构。
技术介绍
桥台跳车是由于公路桥头及伸缩缝处的差异沉降或伸缩缝破坏而使路面纵坡出现台阶引起车辆通过时产生跳跃的现象。引起桥头跳车的主要原因有不均匀沉降、刚度突变和车速与车辆本身的抗振性能等,就城市道路路况而言,主要是柔性道路与刚性结构物之间的连接处发生不均匀沉降,产生错台所致。桥梁与路基、路面的组成材料、刚度、强度、胀缩性等存在差异,且桥头连接处受力时易形成集中应力,在车辆荷载、结构自重、自然因素等作用下,桥梁与道路同时发生沉降,但两者的沉降量有很大差异,道路的沉降量远大于桥梁的沉降量,形成错台,导致行车时发生桥台跳车。桥台跳车的危害主要表现为:影响行车安全、降低行车速度、影响车辆运营费用和加速桥梁及路面的病害,对道路桥梁的运行影响极大。桥头搭板是为了防止桥端连接部分的沉降而采取的措施,它搁置在桥台或悬臂梁板端部和填土之间,能够随着填土的沉降能够转动,在有车辆行驶通过时,可起到缓冲作用,即使台背填土沉降也不至于产生凹凸不平。现有桥头搭板结构设计缺陷存在搭板受到的应力较为集中,长此以来,搭板容易断裂,且搭板下的路基填土容易渗入大量水,造成路基损坏,缩短道路使用寿命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减小桥台跳车的搭板结构,用来解决现有桥头搭板结构设计缺陷存在长时间使用后搭板容易断裂,路基较易损坏,道路使用寿命缩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减小桥台跳车的搭板结构,包括位于混凝土面层和填土基层之间的搭板,所述搭板的一端搁置在桥台上、且与桥梁的梁体相接,所述搭板与梁体相接的位置留有伸缩缝,所述搭板的另一端搁置在填土基层的枕梁上,所述搭板与桥台之间铺设有呈L形的第一沥青油毡,所述搭板与桥台之间还穿设有栓钉,所述搭板与混凝土面层之间铺设有第二沥青油毡,所述搭板与混凝土面层之间等距离竖直穿设有多根传力杆,所述搭板与枕梁之间安装有软木垫块,所述枕梁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根竖直的支撑柱,所述搭板与填土基层之间铺设有垫层,所述垫层包括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的夯实碎石层、夯实层和防水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设计的第一沥青油毡和第二沥青油毡有利于适应搭板随着填土沉降的微小转动,在有车辆行驶通过时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传力杆的设计使搭板和混凝土面层能够共同承受路面上的荷载作用,减轻搭板内产生的应力,避免搭板内部应力集中造成搭板断裂;垫层的设计可以给搭板提供均匀的支撑作用,同时还具有抵御冰冻的作用,避免水渗入填土基层造成路基损坏,从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限定,所述搭板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搭板的强度更大,不容易损坏。进一步限定,所述搭板内焊接有多根纵横交错焊接的横向加强筋和纵向加强筋,这样的结构设计,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增强了搭板的强度,避免搭板断裂。进一步限定,所述纵向加强筋与传力杆焊接,这样的结构设计,既增强了纵向加强筋与传力杆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又有利于将混凝土面层受到的力通过传力杆均匀地传递给搭板,使得搭板的受力更加均匀。进一步限定,所述纵向加强筋为直径尺寸为mm的圆钢,所述每相邻两根纵向加强筋的间距为mm,这样的结构设计,有利于应力传递,使得搭板上的受力分布更加均匀。进一步限定,所述夯实碎石层、夯实层、防水层之间的厚度尺寸比例为4:4:1,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垫层具有更好的支撑和防水效果。附图说明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减小桥台跳车的搭板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减小桥台跳车的搭板结构实施例的垫层的截面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混凝土面层1、填土基层2、搭板3、桥台4、梁体5、伸缩缝6、枕梁7、第一沥青油毡8、栓钉9、第二沥青油毡10、传力杆11、软木垫块12、支撑柱13、垫层14、夯实碎石层141、夯实层142、防水层143、横向加强筋151、纵向加强筋152。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减小桥台跳车的搭板结构,包括位于混凝土面层1和填土基层2之间的搭板3,所述搭板3的一端搁置在桥台4上、且与桥梁的梁体5相接,所述搭板3与梁体5相接的位置留有伸缩缝6,所述搭板3的另一端搁置在填土基层2的枕梁7上,所述搭板3与桥台4之间铺设有呈L形的第一沥青油毡8,所述搭板3与桥台4之间还穿设有栓钉9,所述搭板3与混凝土面层1之间铺设有第二沥青油毡10,所述搭板3与混凝土面层1之间等距离竖直穿设有多根传力杆11,所述搭板3与枕梁7之间安装有软木垫块12,所述枕梁7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根竖直的支撑柱13,所述搭板3与填土基层2之间铺设有垫层14,所述垫层14包括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的夯实碎石层141、夯实层142和防水层143。优选搭板3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搭板3的强度更大,不容易损坏。优选搭板3内焊接有多根纵横交错焊接的横向加强筋151和纵向加强筋152,这样的结构设计,从横向和纵向的角度增强了搭板3的强度,避免搭板3断裂。优选纵向加强筋152与传力杆11焊接,这样的结构设计,既增强了纵向加强筋152与传力杆11之间连接的牢固性,又有利于将混凝土面层1受到的力通过传力杆11均匀地传递给搭板3,使得搭板3的受力更加均匀。优选纵向加强筋152为直径尺寸为25mm的圆钢,所述每相邻两根纵向加强筋152的间距为500mm,这样的结构设计,有利于应力传递,使得搭板3上的受力分布更加均匀。实际上,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每相邻两根纵向加强筋152的间距,比如还可以设为600mm。优选夯实碎石层141、夯实层142、防水层143之间的厚度尺寸比例为4:4:1,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垫层14具有更好的支撑和防水效果。需要指出的是,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考虑夯实碎石层141、夯实层142、防水层143之间的厚度尺寸比例关系。本实施例中,搭板3的长度尺寸为6000mm,厚度尺寸为300mm,第二沥青油毡10的厚度尺寸为20mm,垫层14中的防水层143为乳化沥青,且防水层143的厚度尺寸为50mm,夯实层142的厚度尺寸为200mm,夯实碎石层142的厚度尺寸为200mm。第一沥青油毡8和第二沥青油毡10有利于适应搭板3随着填土沉降的微小转动,在有车辆行驶通过时起到有效的缓冲作用;传力杆11的设计使搭板3和混凝土面层1能够共同承受路面上的荷载作用,减轻搭板3内产生的应力,避免搭板3内部应力集中造成搭板3断裂;垫层14的设计可以给搭板3提供均匀的支撑作用,同时还具有抵御冰冻的作用,避免水渗入填土基层造成路基损坏,从而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上述实施例仅示例性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减小桥台跳车的搭板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小桥台跳车的搭板结构,包括位于混凝土面层(1)和填土基层(2)之间的搭板(3),所述搭板(3)的一端搁置在桥台(4)上、且与桥梁的梁体(5)相接,所述搭板(3)与梁体(5)相接的位置留有伸缩缝(6),所述搭板(3)的另一端搁置在填土基层(2)的枕梁(7)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板(3)与桥台(4)之间铺设有呈L形的第一沥青油毡(8),所述搭板(3)与桥台(4)之间还穿设有栓钉(9),所述搭板(3)与混凝土面层(1)之间铺设有第二沥青油毡(10),所述搭板(3)与混凝土面层(1)之间等距离竖直穿设有多根传力杆(11),所述搭板(3)与枕梁(7)之间安装有软木垫块(12),所述枕梁(7)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根竖直的支撑柱(13),所述搭板(3)与填土基层(2)之间铺设有垫层(14),所述垫层(14)包括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的夯实碎石层(141)、夯实层(142)和防水层(14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小桥台跳车的搭板结构,包括位于混凝土面层(1)和填土基层(2)之间的搭板(3),所述搭板(3)的一端搁置在桥台(4)上、且与桥梁的梁体(5)相接,所述搭板(3)与梁体(5)相接的位置留有伸缩缝(6),所述搭板(3)的另一端搁置在填土基层(2)的枕梁(7)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搭板(3)与桥台(4)之间铺设有呈L形的第一沥青油毡(8),所述搭板(3)与桥台(4)之间还穿设有栓钉(9),所述搭板(3)与混凝土面层(1)之间铺设有第二沥青油毡(10),所述搭板(3)与混凝土面层(1)之间等距离竖直穿设有多根传力杆(11),所述搭板(3)与枕梁(7)之间安装有软木垫块(12),所述枕梁(7)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多根竖直的支撑柱(13),所述搭板(3)与填土基层(2)之间铺设有垫层(14),所述垫层(14)包括从下到上依次铺设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振军颜培省盛志刚王青云李峥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路桥建设机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