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溅水路面砖组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40083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21: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防溅水路面砖组合,包括互相组合使用的砖一和砖二,砖一包括长方体的砖本体一,砖本体一上设有两个正方形的端面和四个侧面;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对称设有两个长方体的侧凸块一,其中一个端面上设有长方体的端凸块一;砖二包括截面为正方形的砖本体二,砖本体二上设有两个正方形的端面和四个长方形的侧面;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对称设有两个长方体的侧凸块二,其中一个端面上设有长方体的端凸块二;砖本体二上与端凸块二相对的端面上设有拱形腔;砖本体一的高度与端凸块二的高度相同,砖本体二的高度与端凸块一的高度相同,砖一的侧凸块一与砖二的端凸块二贴合,砖二的侧凸块二与砖一的端凸块一贴合。具有在雨天防止溅水的优点。

Anti splash Road tile combin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plash pavers combination, inclu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each other and a brick brick brick comprises a brick body two, a cuboid, a brick body is provided with two square faces and four sides; two opposite sides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the two side of the convex block is a cuboid and one end face is provided with a rectangular end convex block; brick two includes a square cross section of the brick body two side brick body two is provided with two square faces and four rectangular; two opposite sides is provided with two symmetrical rectangular scoliosis block two, wherein one end face a cuboid end of the convex block two; two on the brick body and the end lug two opposite end face is provided with arched brick body cavity; and the height of the end of two convex blocks the same height, the height of the brick body two and a convex block end of the same height, a brick The scoliosis block is fitted to the end convex block two of the brick two, and the scoliosis block two of the brick two is fitted to the end convex block of the brick one. Has the advantages of preventing splashing in the rai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溅水路面砖组合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涉及防溅水路面砖组合。
技术介绍
在城市的人行道以及其他路面上,多铺设有各式的地砖,常用的有灰砂砖等材料。现有路面砖采用常规的长方体结构,在车辆、行人的长时间压力作用下,以及日晒雨淋等作用,砖与砖之间的连接处会被破坏,雨水容易从砖与砖之间的缝隙或直接从砖体渗透到路面砖下方的垫层处,并积聚在砖下方。砖下方的垫层在靠近砖的接缝处受雨水冲刷时间长,垫层的泥土被冲刷掉比较多,垫层比较低,而砖下方中间处受雨水冲刷较少,垫层较高。每当行人行走在上面,脚踩到砖的一端,砖以其中心处较高的垫层为支撑进行转动,积聚在较低的垫层处的雨水受到砖的挤压,向路面上喷射而出,行人很容易被溅起的水污染到。授权公告号为CN103015290一、授权公告日为2013年04月03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支撑筋框架定位式人行道防溅地砖。它由十字筋、齿形缺、地砖、定位槽、紧固螺母和定位钉构成。其中,十字筋由彼此正交的四个翼条构成,每个翼条上设有一个阶梯型的齿形缺,定位钉由钉顶杆、钉托环和钉体构成,钉体是由多个上大下小的圆台体竖向叠合而成的柱体,钉体的下端为尖端。地砖的底面有一个十字形的定位槽。多个十字筋通过其齿形缺彼此扣合,在平面上构成井字形构架,每个十字筋处于一块地砖底面的定位槽中并与之粘接为一体。该专利技术通过将多个十字筋的齿形缺彼此扣合,从而避免了溅水情况的发生。该结构实施起来工艺复杂,由此提出本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溅水路面砖组合,其解决了现有路面砖容易在雨天造成溅水的问题,具有在雨天防止溅水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防溅水路面砖组合,包括互相组合使用的砖一和砖二,砖一包括长方体的砖本体一,砖本体一上设有两个正方形的端面和四个侧面;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对称设有两个长方体的侧凸块一,其中一个端面上设有长方体的端凸块一;砖二包括截面为正方形的砖本体二,砖本体二上设有两个正方形的端面和四个长方形的侧面;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对称设有两个长方体的侧凸块二,其中一个端面上设有长方体的端凸块二;砖本体二上与端凸块二相对的端面上设有拱形腔;砖一和砖二配合使用时,砖二的拱形腔所在的端面和砖一的端凸块一与路面垫层贴合;砖本体一的高度与端凸块二的高度相同,砖本体二的高度与端凸块一的高度相同,砖一的侧凸块一与砖二的端凸块二贴合,砖二的侧凸块二与砖一的端凸块一贴合。采用上述结构,在使用时,砖一和砖二互相拼接并互相限位,当行人踩在其中一块砖上时,其均受到相邻的砖的限位作用,所以无论行人从路面砖的哪个方向踩上去,均不会产生翘起,进而有效地起到防溅水的作用。即使当地砖拼接部分因为长期使用发生断裂时,拱形腔的设计使得砖二的底部中间失去支撑点,也能有效防止地砖的翘起,从而起到防溅水作用。进一步优选为:砖一的端凸块一上与路面垫层贴合的面上开设有十字型的导流槽一;砖二的拱形腔所在的端面上设有十字型的导流槽二,导流槽二与拱形腔连通,砖一和砖二配合使用时导流槽一和导流槽二连通。采用上述结构,导流槽的设置使得从路面砖的表面渗透到路面垫层的雨水能够沿着导流槽向外排出,从而减少雨水在路面垫层的积聚,减少雨水舰炮使路面垫层土质松软的可能,从而有利于保持路面垫层的平整,减少路面砖晃动的可能,从而提高防溅作用。进一步优选为:端凸块二的高度与砖本体二的高度相同,端凸块二为立方体。采用上述结构,这样的设置使得结构砖一和砖二的基本结构相同,在加工过程中可以采用类似的工艺进行加工,提高加工操作的方便性。进一步优选为:侧凸块一的高度与砖本体一的高度相同,砖本体一的高度为砖本体一的宽度的一半,侧凸块一的垂直端面为正方形;侧凸块一向砖本体外延伸的长度为砖本体一的高度的一半。采用上述结构,这样的设置使得砖一和砖二拼接使用时,结构紧凑。进一步优选为:拱形腔设于所在端面的正中间,拱形腔的中心高度为砖本体二的高度的一半。采用上述结构,这样的设置使得砖一和砖二拼接使用时,结构紧凑,能够形成密排列。进一步优选为:砖本体二的宽度为20cm,砖本体二的高度为10cm。采用上述结构,该尺寸的砖用于路面的铺设,能够兼具铺设的简易程度与路面的美观度。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一方面,在使用时,砖一和砖二互相拼接并互相限位,当行人踩在其中一块砖上时,其均受到相邻的砖的限位作用,所以无论行人从路面砖的哪个方向踩上去,均不会产生翘起,进而有效地起到防溅水的作用;另一方面,即使当地砖拼接部分因为长期使用发生断裂时,拱形腔的设计使得砖二的底部中间失去支撑点,也能有效防止地砖的翘起,从而起到防溅水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砖一和砖二独立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砖一和砖二配合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拱形腔和导流槽一和导流槽二的连接结构;图3是实施例在路面上的安装结构剖视图;图4是实施例的防溅水路面砖组合的排列结构示意图。图中,100、砖一;11、砖本体一;12、侧凸块一;13、端凸块一;200、砖二;21、砖本体二;22、侧凸块二;23、端凸块二;3、拱形腔;4、导流槽一;5、导流槽二;6、垫层;7、导流管;8、排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防溅水路面砖组合,如图1所示,包括互相组合使用的砖一100和砖二200,砖一100包括截面为正方形的砖本体一11,砖本体一11上设有两个正方形的端面和四个长方形的侧面,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对称设有两个长方体的侧凸块一12,其中一个端面上设有长方体的端凸块一13。砖二200包括截面为正方形的砖本体二21,砖本体二21上设有两个正方形的端面和四个长方形的侧面,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对称设有两个长方体的侧凸块二22,其中一个端面上设有长方体的端凸块二23。如图1所示,砖本体一11的高度与端凸块二23的高度相同,砖本体二21的高度与端凸块一13的高度相同。砖一100和砖二200配合使用时,砖二200的砖本体二21和砖一100的端凸块一13与路面垫层6贴合,砖一100的侧凸块一12与砖二200的端凸块二23贴合,砖二200的侧凸块二22与砖一100的端凸块一13贴合。砖本体二21的高度为砖本体二21的宽度的一半,端凸块二23的高度与砖本体二21的高度相同,端凸块二23为立方体。侧凸块二22的高度与砖本体二21的高度相同,侧凸块二22的垂直端面为正方形。侧凸块二22向砖本体外延伸的长度为砖本体二21的高度的一半。其中典型的砖本体二21的宽度为20cm,砖本体二21的高度为10cm。如图2所示,砖本体二21上与端凸块二23相对的端面上设有拱形腔3,拱形腔3设于所在端面的正中间,拱形腔3的中心高度为砖本体二21的高度的一半。砖一100的端凸块一13上与路面垫层6贴合的面上开设有十字型的导流槽一4。砖二200的拱形腔3所在的端面上设有十字型的导流槽二5,导流槽二5与拱形腔3连通,砖一100和砖二200配合使用时导流槽一4和导流槽二5连通。安装结构:如图3所示,拱形腔3可与路面垫层6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溅水路面砖组合

【技术保护点】
防溅水路面砖组合,其特征是:包括互相组合使用的砖一(100)和砖二(200),所述砖一(100)包括长方体的砖本体一(11),所述砖本体一(11)上设有两个正方形的端面和四个侧面;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对称设有两个长方体的侧凸块一(12),其中一个所述端面上设有长方体的端凸块一(13);所述砖二(200)包括截面为正方形的砖本体二(21),所述砖本体二(21)上设有两个正方形的端面和四个长方形的侧面;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对称设有两个长方体的侧凸块二(22),其中一个所述端面上设有长方体的端凸块二(23);所述砖本体二(21)上与端凸块二(23)相对的端面上设有拱形腔(3);砖一(100)和砖二(200)配合使用时,所述砖二(200)的拱形腔(3)所在的端面和砖一(100)的端凸块一(13)与路面垫层(6)贴合;所述砖本体一(11)的高度与端凸块二(23)的高度相同,所述砖本体二(21)的高度与端凸块一(13)的高度相同,所述砖一(100)的侧凸块一(12)与砖二(200)的端凸块二(23)贴合,砖二(200)的侧凸块二(22)与砖一(100)的端凸块一(13)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溅水路面砖组合,其特征是:包括互相组合使用的砖一(100)和砖二(200),所述砖一(100)包括长方体的砖本体一(11),所述砖本体一(11)上设有两个正方形的端面和四个侧面;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对称设有两个长方体的侧凸块一(12),其中一个所述端面上设有长方体的端凸块一(13);所述砖二(200)包括截面为正方形的砖本体二(21),所述砖本体二(21)上设有两个正方形的端面和四个长方形的侧面;两个相对的侧面上对称设有两个长方体的侧凸块二(22),其中一个所述端面上设有长方体的端凸块二(23);所述砖本体二(21)上与端凸块二(23)相对的端面上设有拱形腔(3);砖一(100)和砖二(200)配合使用时,所述砖二(200)的拱形腔(3)所在的端面和砖一(100)的端凸块一(13)与路面垫层(6)贴合;所述砖本体一(11)的高度与端凸块二(23)的高度相同,所述砖本体二(21)的高度与端凸块一(13)的高度相同,所述砖一(100)的侧凸块一(12)与砖二(200)的端凸块二(23)贴合,砖二(200)的侧凸块二(22)与砖一(100)的端凸块一(13)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剑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时川绿色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