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晃动路面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4008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晃动路面砖,包括一体连接的上层、中层和下层,上层、中层和下层均为长方体,上层、中层和下层的上下表面依次贴合;使用时下层置于路面垫层一侧;中层与上层和下层均相错设置,中层上设有突出上层的边缘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上层和下层之间与第一凸缘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一嵌槽;上层和下层之间与第二凸缘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嵌槽;一块防晃动路面砖的第一嵌槽可与第二块防晃动路面砖的第一凸缘插接,一块防晃动路面砖的第二嵌槽可与第三块防晃动路面砖的第二凸缘插接;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的上表面分别设有沿中层的边长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具有减少路面砖晃动的优点。

Anti sloshing Road ti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hake proof pavers, including one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middle and lower, upper, middle and lower are rectangular, upper, middle and lower upper and lower surfaces are attached; when used in the lower side of the pavement cushion; the middle and upper and lower homogeneous fault set, on the middle layer the prominent upper edg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lange and a second flange;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the first and the first flange groov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layers; with second grooves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flange second and the relative position of a first flange; inserting anti sway road brick block and the second block the first slot can be anti sway road brick a piece of rock, road brick second block second and block third flange splicing groove anti sway road brick; on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flange and the second flange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along the middle of the The first diversion slot extending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length and the second diversion slot. It has the advantage of reducing the sloshing of the road ti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晃动路面砖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材料,特别涉及防晃动路面砖。
技术介绍
在城市的人行道以及其他路面上,多铺设有各式的地砖,常用的有灰砂砖等材料。现有路面砖采用常规的长方体结构,在车辆、行人的长时间压力作用下,以及日晒雨淋等作用,砖与砖之间的连接处会被破坏,雨水容易从砖与砖之间的缝隙或直接从砖体渗透到路面砖下方的垫层处,砖下方的垫层在靠近砖的接缝处受雨水冲刷时间长,垫层的泥土被冲刷掉比较多,垫层比较低,而砖下方中间处受雨水冲刷较少,垫层较高。每当行人行走在上面,脚踩到砖的一端,砖以其中心处较高的垫层为支撑进行转动,从而容易发生晃动,使人们走路不稳定。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出本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晃动路面砖,其解决了现有路面砖容易晃动,影响行人走路的问题,具有减少路面砖晃动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防晃动路面砖,包括一体连接的上层、中层和下层,上层、中层和下层均为长方体,上层、中层和下层的上下表面依次贴合;使用时下层置于路面垫层一侧;中层与上层和下层均相错设置,中层上设有突出上层的边缘的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上层和下层之间与第一凸缘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一嵌槽;上层和下层之间与第二凸缘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嵌槽;一块防晃动路面砖的第一嵌槽可与第二块防晃动路面砖的第一凸缘插接,一块防晃动路面砖的第二嵌槽可与第三块防晃动路面砖的第二凸缘插接;第一凸缘和第二凸缘的上表面分别设有沿中层的边长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采用上述结构,一方面,相邻的防晃路面砖互相插接,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当行人踩在其中一块防晃路面砖时,由于受到相邻四块砖的限位作用,难以发生晃动。另一方面,导流槽一和导流槽二用于将从路面渗透的雨水沿水平方向向外传递,并结合市政排水系统使用,减少雨水向路面垫层渗透,减少路面砖下方的泥土在雨水作用下变疏松的可能,从而有利于保持路面砖下方的路面垫层的平整,减少路面砖晃动的可能。进一步优选为:下层上与第一嵌槽和第二嵌槽对应位置处分别开设有第三导流槽和第四导流槽。采用上述结构,第三导流槽和第四导流槽的作用是用于将从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内渗漏的雨水进行再一次的引导排出,从而进一步减少雨水向路面垫层渗漏,减少路面垫层泥土松软的可能,从而减少路面砖的晃动。进一步优选为:第一导流槽、第二导流槽、第三导流槽和第四导流槽的纵截面均为开口向上的半圆形设置;第一导流槽和第二导流槽与上层的侧立面相切;第三导流槽和第四导流槽与中层的侧立面相切。采用上述结构,砖和砖之间的连接处是最容易受力破坏的位置,从上一层的连接处缝隙渗漏的雨水量较多,能够直接沿缝隙渗漏到相应的导流槽内,有利于提高对雨水的导流效果。进一步优选为:上层、中层和下层的透水性依次减弱,且上层由透水材料制成,下层由非透水性材料制成。采用上述结构,一方面能够减少路面的积水,使水能够渗漏,另一方面又减少雨水向路面垫层的渗漏,减少对路面垫层的泥土的冲刷,保持路面垫层土质的坚实,能够在顺利排水的基础上减少路面砖的晃动。进一步优选为:下层的底部设有为下层提供与地面之间的抓紧力的固定块。采用上述结构,固定块嵌入路面垫层内,提高路面砖与的路面垫层之间的抓紧力,从而进一步减少路面砖晃动的可能。进一步优选为:固定块的纵截面上设有上大下小的梯形。采用上述结构,梯形上的斜面有利于固定块向泥土中嵌设,增加路面砖与的路面垫层之间的抓紧力,从而进一步减少路面砖晃动的可能。进一步优选为:下层的底部设有拱形腔。采用上述结构,即使该防晃路面砖受到破坏,插接的部分断裂,使得路面砖的周围的泥土被雨水冲刷而变得松软,中部拱形腔的设置可以使路面砖的中部失去支撑,难以形成晃动的支撑点,从而进一步减少晃动。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一方面采用互相插接的方式将路面砖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难以发生晃动。另一方面,设置导流槽将从路面渗透的雨水沿水平方向向外传递,并结合市政排水系统使用,减少雨水向路面垫层渗透,减少路面砖下方的泥土在雨水作用下变疏松的可能,从而有利于保持路面砖下方的路面垫层的平整,减少路面砖晃动的可能。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示出了上层的上表面的结构;图2是实施例的拼接结构示意图,示出了上层、中层和下层的位置关系和相邻两块防晃动路面砖的连接关系;图3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示出了下层的下表面的结构;图4是实施例的拼接结构效果图。图中,1、上层;11、防滑纹;2、中层;21、第一凸缘;22、第二凸缘;23、第一嵌槽;24、第二嵌槽;25、第一导流槽;26、第二导流槽;3、下层;31、第三导流槽;32、第四导流槽;33、固定块;34、拱形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防晃动路面砖,如图1所示,包括一体连接的上层1、中层2和下层3,上层1、中层2和下层3均为长方体且横截面为形状相同的长方形,上层1、中层2和下层3的上下表面依次贴合,上层1、中层2和下层3一体成型,使用时下层3置于路面垫层一侧。如图1和图2所示,上层1与下层3的顶投影重合,中层2与上层1和下层3均相错设置。中层2上设有突出上层1和下层3的边缘的第一凸缘21和第二凸缘22,上层1和下层3之间与第一凸缘21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一嵌槽23,上层1和下层3之间与第二凸缘22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嵌槽24。如图2所示,一块防晃动路面砖的第一嵌槽23可与第二块防晃动路面砖的第一凸缘21插接,一块防晃动路面砖的第二嵌槽24可与第三块防晃动路面砖的第二凸缘22插接。如图1所示,第一凸缘21和第二凸缘22的上表面分别设有沿中层2的边长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槽25和第二导流槽26。下层3上与第一嵌槽23和第二嵌槽24对应位置处分别开设有第三导流槽31和第四导流槽32。如图2所示,第一导流槽25、第二导流槽26、第三导流槽31和第四导流槽32的纵截面均为开口向上的半圆形设置,第一导流槽25和第二导流槽26与上层1的侧立面相切,第三导流槽31和第四导流槽32与中层2的侧立面相切,从而使从缝隙中渗漏的雨水能够沿切线方向流入对应的导流槽内。上层1、中层2和下层3的透水性依次减弱,上层1和中层2可采用透水性不同的灰砂砖组成,且下层3由非透水性材料制成。如图3所示,上层1的上表面设有防滑纹11,防滑纹11的纵截面为长方形和梯形的拼接,长方形靠近上层1的上表面设置,梯形上小下大。防滑纹11由依次连接的若干折线段组成。下层3的底部设有为下层3提供与地面之间的抓紧力的固定块33。固定块33的纵截面为长方形和梯形的拼接,长方形靠近下层3的下表面设置,梯形上大下小。下层3的底部还设有拱形腔34。图4为该防晃路面砖的拼接结构图,表明该防晃路面砖能够紧密拼接。具体实施过程为:如图4所示,本技术的防晃动路面砖在铺设过程中,需要将若干的防晃动路面砖拼接在一起:将第一块防晃动路面砖的第一嵌槽23对准第二块防晃动路面砖的第一凸缘21,取出第三块防晃动路面砖,将第三块防晃动路面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防晃动路面砖

【技术保护点】
防晃动路面砖,其特征是:包括一体连接的上层(1)、中层(2)和下层(3),所述上层(1)、中层(2)和下层(3)均为长方体,上层(1)、中层(2)和下层(3)的上下表面依次贴合;使用时所述下层(3)置于路面垫层一侧;所述中层(2)与上层(1)和下层(3)均相错设置,所述中层(2)上设有突出上层(1)的边缘的第一凸缘(21)和第二凸缘(22);所述上层(1)和下层(3)之间与第一凸缘(21)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一嵌槽(23);所述上层(1)和下层(3)之间与第二凸缘(22)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嵌槽(24);一块所述防晃动路面砖的第一嵌槽(23)可与第二块所述防晃动路面砖的第一凸缘(21)插接,一块所述防晃动路面砖的第二嵌槽(24)可与第三块所述防晃动路面砖的第二凸缘(22)插接;所述第一凸缘(21)和第二凸缘(22)的上表面分别设有沿中层(2)的边长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槽(25)和第二导流槽(26)。

【技术特征摘要】
1.防晃动路面砖,其特征是:包括一体连接的上层(1)、中层(2)和下层(3),所述上层(1)、中层(2)和下层(3)均为长方体,上层(1)、中层(2)和下层(3)的上下表面依次贴合;使用时所述下层(3)置于路面垫层一侧;所述中层(2)与上层(1)和下层(3)均相错设置,所述中层(2)上设有突出上层(1)的边缘的第一凸缘(21)和第二凸缘(22);所述上层(1)和下层(3)之间与第一凸缘(21)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一嵌槽(23);所述上层(1)和下层(3)之间与第二凸缘(22)相对的位置设有第二嵌槽(24);一块所述防晃动路面砖的第一嵌槽(23)可与第二块所述防晃动路面砖的第一凸缘(21)插接,一块所述防晃动路面砖的第二嵌槽(24)可与第三块所述防晃动路面砖的第二凸缘(22)插接;所述第一凸缘(21)和第二凸缘(22)的上表面分别设有沿中层(2)的边长方向延伸的第一导流槽(25)和第二导流槽(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晃动路面砖,其特征是:所述下层(3)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剑鸣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时川绿色节能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