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PCR盖的PCR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39347 阅读: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2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PCR盖的PCR板,包括PCR板本体和两个PCR盖,两个PCR盖均活动固定在PCR板本体上;所述PCR板本体上设有反应管,所述PCR板本体的两侧均固定有空心管,两个空心管均小于PCR板本体长度的一半且位于PCR板本体的两端;所述PCR板本体两端均设有固定环;所述PCR盖整体透明,且PCR盖上设有多个环套,每个环套的底面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PCR盖一侧设有转动轴,PCR盖另一侧设有固定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每一个反应管都能够密封住,且能将各个反应管分隔开来,提高了PCR反应的实验准确度,为PCR反应的操作带来了便利,并且在密封的同时可对反应管内的实验进行实时观测,该PCR板本体与PCR盖孔可进行拆卸,且PCR盖具有能将各个反应管较好的密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PCR盖的PCR板
本技术属于PCR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PCR盖的PCR板。
技术介绍
PCR反应技术是现目前分子生物学在研究和医学临床诊断过程中必不可少的。PCR反应即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简称PCR,PCR是一种在体外快速扩增特定基因或DNA序列的方法,故又成为基因的体外扩增法。而PCR板是在聚合酶链式反应中,主要作为参与扩增反应的引物、TaqDNA聚合酶、dNTP、模板核酸、Mg2+、缓冲液等的承载物。利用PCR板进行PCR反应广泛应用于遗传、生化、免疫、医药等领域,不仅应用于基因分离、克隆和核酸序列分析等基础研究,还可用于疾病的诊断或任何有DNA、RNA的地方。传统的PCR板上一般是8孔、12孔、96孔或384孔,为了保证实验的准确性以及较好的实现PCR板的性能,往往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将孔进行密封,传统的密封方式是采用塞子进行密封,但是孔越多,所使用的塞子也就越多,在使用起来十分麻烦,为实验的操作带来了诸多不便,而不使用塞子又不会达到良好的实验反应效果,且样品进行蒸发也会对环境造成影响;现如今已经有一些专门用于盖住PCR板的盖板,虽然能够一次性实现对PCR板的封闭,但是其并没有将各个反应孔分隔开来,容易使得反应相互影响,影响实验的结果,且盖板总是与PCR板连接在一起,在进行某些操作时难免出现不便;并且在对PCR板进行清洗时,PCR板与盖连接处的许多清洗死角不方便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带有PCR盖的PCR板,该PCR板将每一个反应管都能够密封住,且能将各个反应管分隔开来,提高了PCR反应的实验准确度,为PCR反应的操作带来了便利,并且在密封的同时可对反应管内的实验进行实时观测,该PCR板本体与PCR盖孔可进行拆卸,且PCR盖具有能将各个反应管较好的密封。为了达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PCR盖的PCR板,该PCR板包括PCR板本体和两个PCR盖,两个PCR盖均活动固定在PCR板本体上;所述PCR板本体上设有多个呈阵列布置的反应管,所述PCR板本体的两侧均固定有空心管,两个空心管均小于PCR板本体长度的一半且位于PCR板本体的两端;所述PCR板本体两端均设有固定环;所述PCR盖整体透明,且PCR盖上设有多个与反应管相对应的环套,每个环套的底面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PCR盖一侧设有插入空心管的转动轴,PCR盖另一侧设有用于将PCR板本体与PCR盖固定的固定扣。进一步的是,所述环套为橡胶套,且环套的内径大于反应管的直径;PCR盖将PCR板本体盖住时,为橡胶材质的环套通过自身与PCR板本体的挤压,增强了环套对反应管的封闭性,减少了反应管中样本的泄漏与蒸发。进一步的是,所述PCR盖上环套的个数为PCR板本体上反应管的个数的一半;两个PCR盖一起恰好将所有的反应管盖住。进一步的是,所述反应管的个数为96个,每个PCR盖上的环套的个数为48个。进一步的是,当两个PCR盖固定在PCR板本体上时,两个PCR盖上的环套均将反应管盖住;保证了每一个反应管的封闭性。进一步的是,当两个PCR盖固定在PCR板本体上时,两个PCR盖紧密接触;使得整个装置更为紧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的PCR盖可将PCR板本体上的所有反应管均盖住,大大增强了各个反应管的密封性,减少了各个反应管中样本的泄漏与挥发,提高了反应管中样本的反应质量,保证了各个反应管中较好的实验结果;并且PCR盖上的各个环套将各个反应管分隔开,避免各个反应管中的样本通过泄漏与挥发相互影响,大大提高了实验准确度,为实验操作带来了诸多便利;(2)该PCR盖整体透明,当反应管内的样本进行反应时,可通过透明的PCR盖对反应过程进行实时观察,在保证每一个反应单独进行的同时,也能实时观察和记录反应管中的反应现象,大大提高了实验的准确度和对实验的把控度,为实验带来了便利;(3)本技术的中的PCR板本体与PCR盖可进行拆卸,在做某些实验室,若不需要PCR盖,则可将PCR盖取下,避免PCR盖对实验操作产生影响,在清洗时也减少了对PCR盖的清洗;当对PCR板本体和PCR盖同时进行清洗时,可将PCR板本体与PCR盖进行拆卸,并将其进行单独清洗,减少了对PCR板本体和PCR盖连接处死角的清洗;(4)本技术中的PCR盖在盖住PCR板本体上时,通过固定扣进行固定后,再通过橡皮筋捆在两个固定环上,加强了PCR盖与PCR板本体的固定;(5)本技术中的PCR盖有两个,在使用时,可根据具体需求任意打开一个PCR盖,使得该PCR板的使用具有随意性,避免在添加样本时,将所有的反应管均暴露在空气中;同时可实现在一个反应管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另一个反应管内添加样本进行PCR反应,保证了较好的实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中PCR盖盖在PCR板本体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有个PCR盖翻开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中PCR板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中PCR板本体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中PCR板本体的侧视图;图6是本技术中PCR盖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PCR板本体;2、PCR盖;3、反应管;4、空心管;5、固定环;6、环套;7、转动轴;8、固定扣。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在在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一种带有PCR盖的PCR板,该PCR板包括PCR板本体1和两个PCR盖2,两个PCR盖2均活动固定在PCR板本体1上;所述PCR板本体1上设有多个呈阵列布置的反应管3,所述PCR板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有空心管4,两个空心管4均小于PCR板本体1长度的一半且位于PCR板本体1的两端;所述PCR板本体1两端均设有固定环5;所述PCR盖2整体透明,且PCR盖2上设有多个与反应管3相对应的环套6,每个环套6的底面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PCR盖2一侧设有插入空心管4的转动轴7,PCR盖2另一侧设有用于将PCR板本体1与PCR盖2固定的固定扣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环套6为橡胶套,且环套6的内径大于反应管3的直径;PCR盖2将PCR板本体1盖住时,为橡胶材质的环套6通过自身与PCR板本体1的挤压,增强了环套6对反应管3的封闭性,减少了反应管3中样本的泄漏与蒸发,也将各个反应管3相互隔离,提高了反应管3中的PCR反应的质量。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PCR盖2上环套6的个数为PCR板本体上反应管3的个数的一半;两个PCR盖2一起对所有的反应管3盖住实行密封隔离。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方案,所述反应管3的个数为96个,每个PCR盖2上的环套6的个数为48个。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方案,当两个PCR盖2固定在PCR板本体1上时,两个PCR盖2上的环套6均将反应管3盖住;保证了每一个反应管3的封闭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化方案,当两个PCR盖2固定在PCR板本体1上时,两个PCR盖2紧密接触;使得整个装置更为紧凑。本技术在具体使用时,先将两个PCR盖2固定在PCR板本体1上,PCR盖2均通过转动轴4插入空心管7中进行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带有PCR盖的PCR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PCR盖的PCR板,其特征在于:该PCR板包括PCR板本体(1)和两个PCR盖(2),两个PCR盖(2)均活动固定在PCR板本体(1)上;所述PCR板本体(1)上设有多个呈阵列布置的反应管(3),所述PCR板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有空心管(4),两个空心管(4)均小于PCR板本体(1)长度的一半且位于PCR板本体(1)的两端;所述PCR板本体(1)两端均设有固定环(5);所述PCR盖(2)整体透明,且PCR盖(2)上设有多个与反应管(3)相对应的环套(6),每个环套(6)的底面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PCR盖(2)一侧设有插入空心管(4)的转动轴(7),PCR盖(2)另一侧设有用于将PCR板本体(1)与PCR盖(2)固定的固定扣(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PCR盖的PCR板,其特征在于:该PCR板包括PCR板本体(1)和两个PCR盖(2),两个PCR盖(2)均活动固定在PCR板本体(1)上;所述PCR板本体(1)上设有多个呈阵列布置的反应管(3),所述PCR板本体(1)的两侧均固定有空心管(4),两个空心管(4)均小于PCR板本体(1)长度的一半且位于PCR板本体(1)的两端;所述PCR板本体(1)两端均设有固定环(5);所述PCR盖(2)整体透明,且PCR盖(2)上设有多个与反应管(3)相对应的环套(6),每个环套(6)的底面均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述PCR盖(2)一侧设有插入空心管(4)的转动轴(7),PCR盖(2)另一侧设有用于将PCR板本体(1)与PCR盖(2)固定的固定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群仙辛亚宁马海军李雷饶美英王永清林立金张小艾邓倩陈梦微宋国英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