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碎屑岩沉积微相的判别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835850 阅读:2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8: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碎屑岩沉积微相的判别方法,其整体步骤为:利用地震资料确定地层反射结构;利用自然电位曲线计算测井曲线形态;利用岩心资料分析层理构造;利用薄片资料确定粒度组合形式;综合地震、测井、岩心和薄片信息判别沉积微相。本发明专利技术从宏观到微观逐级提高地质分辨率,弥补了单一资料在沉积微相判别中所面临的局限性,能够更加准确地判别出沉积微相,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

A discriminant method for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of clastic rock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of clastic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the whole process is determining stratigraphic reflection structure using seismic data; calculation of logging curves using natural potential curve; analysis of bedding structure with core data; determine the size of the sheet form data; seismic, logging, core and thin section identification of sedimentary micro information phase.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geological resolution step by step from macro to micro, and makes up for the limitations of single data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and can identify the sedimentary microfacies more accurately, and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oil and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碎屑岩沉积微相的判别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判别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碎屑岩沉积微相的判别方法,属于石油勘探

技术介绍
沉积微相是指在亚相带范围内具有独特岩石结构、构造、厚度、韵律性等剖面上沉积特征及一定的平面配置规律的最小单元。随着勘探的深入,沉积微相判别工作成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关键步骤之一。在判别沉积微相时,岩性、粒度、分选性、泥致含量、垂向序列、砂体的形态及分布等都是重要的成因标志。这些成因标志是各种沉积环境中水动力因素作用的结果,因此,常规的单一利用地震、测井和岩心资料进行沉积微相分析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1)地震资料对于开展区域研究具有很大的优势行,但由于其纵横向分辨率小于目标体,研究结果相对粗略;2)测井资料短期旋回内井间对比难度大;3)岩心资料中所描述的沉积构造可能出现在不同的沉积微相中,增加了不确定性。因此,急需开发一种利用各资料所具有的特点对沉积微相进行综合判别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碎屑岩沉积微相的判别方法。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碎屑岩沉积微相的判别方法,其整体步骤为:步骤一、利用地震资料确定地层反射结构;步骤二、利用自然电位曲线计算测井曲线形态;步骤三、利用岩心资料分析层理构造;步骤四、利用薄片资料确定粒度组合形式;步骤五、综合地震、测井、岩心和薄片信息判别沉积微相。步骤一的具体方法为:分别按照地震反射振幅、视频率和连续性特征将各属性划分为高、中、低三类;通过地震反射振幅、视频率和连续性将地震资料划分为27种不同的反射结构;根据地震反射结构把常见地震资料划分为杂乱反射型、空白反射型、三高反射型、向上增强型、向上减弱型这五种类型。步骤二的具体步骤为:Ⅰ、求累差:设判别按深度顺序共测取m个点的自然电位值,按照自然电位差值的正负性把自然电位划分为n个单元,各单元内的自然电位差值同为正值或同为负值,正负性相同的自然电位差值需被划分到同一单元内;根据自然电位差值计算该单元累差值;Ⅱ、使用累差绝对值对自然电位曲线进行分段:通过自然电位累差值与自然电位最大值的比值对自然电位曲线进行分段,找出平直段部分和跳跃段部分;将平直段和跳跃段最大连续段划归各为一段,把测井曲线划分为数个平直段和和跳跃段组合;Ⅲ、定量描述分段内SP曲线形态:通过累差值将分段内SP曲线分为八种组合类型,分为为箱型、平直型、漏斗型、钟型、漏斗型+箱型、钟型+箱型、漏斗型+钟型、钟型+漏斗型。步骤三的具体方法为:纹层是岩心中组成层理的最小单元,纹层内无肉眼可再分的层;层系是由相同或相似成分、结构、厚度和产状的纹层组合而成;根据岩心纹层与层系之间的关系,描述岩心层理构造。步骤四的具体方法为:Ⅰ、利用薄片资料获取粒度面积分布,将岩性粒度百分含量划分为悬浮搬运组分、跳跃搬运组分和滚动搬运组分;Ⅱ、根据悬浮组分、跳跃组分和滚动组分的组合关系把薄片粒度特征划分为细粒型、风成沙丘型、底砾型、滩坝型、漫滩型、河道型和浊积型七种类型。本专利技术从宏观到微观逐级提高地质分辨率,弥补了单一资料在沉积微相判别中所面临的局限性,能够更加准确地判别出沉积微相,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技术支撑。附图说明图1为层理的基本组成图。图2为层理解释图版一。图3为层理解释图版二。图4为实施例一沙一下层位对应地震反射特征图。图5为实施例一沙一下层位对应SP曲线形态图。图6为实施例一目的层段岩心薄片粒度特征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碎屑岩沉积微相的判别方法,其具体步骤为:步骤一、利用地震资料确定地层反射类型:分别按照地震反射振幅、视频率和连续性特征将各属性划分为三类:(1)振幅>1地震道为高振幅,1/3地震道<振幅<1地震道为中振幅,振幅<1/3地震道为低振幅;(2)主频>50Hz为高频,30Hz<主频<50Hz为中频,主频<30Hz为低频;(3)连续性>1叠加段为高连续,1/3叠加段<连续性<1叠加段为中续性,振幅<1/3叠加段为不连续。通过地震反射振幅、视频率和连续性将地震资料划分为27种不同的反射结构编号为A1~A9,B1~B9,C1~C9,如表1。表1根据地震反射结构可以把常见地震资料划分为以下五种类型:1.杂乱反射型(C1、C4和C7),此地震反射类型振幅较高,频率或高或低,表现为不连续行,其代表着不稳定的强水动力条件,与冲积扇、近岸水下扇、滑塌浊积体等沉积体系相关;2.空白反射型(A1~A9),此地震反射类型振幅偏低,近乎无同相轴,代表着相对稳定的沉积环境,与深湖-半深湖泥、碳酸盐潮坪、辫状河等沉积体系相关;3.三高反射型(C9),此地震反射类型表现为为高振幅、高频率和高连续性,代表着地震反射界面上下岩性差异大,岩性变化快,横向连续性好,与远岸水下扇、深水浊积砂体、薄煤层发育的滨湖沼泽等沉积体系相关;4.向上增强型(A-B-C、B-C),此地震反射类型下部反射较弱,由下而上地震反射逐渐增强,下部岩性均一,向上岩性差别逐渐增大,与湖平面相对下降所对应的进积相关,常见有进积三角洲、进积扇三角洲、进积辫状河三角洲等沉积体系;5.向上减弱型(C-B-A、B-A),此地震反射类型上部反射较弱,由下而上地震反射逐渐减弱,上部岩性较为均一,向下岩性差别逐渐增大,与湖平面相对上升所对应的退积相关,常见有退积三角洲、退积扇三角洲、退积辫状河三角洲等沉积体系。步骤二、利用自然电位曲线计算测井曲线形态,具体分为以下步骤:(1)求累差。设判别按深度顺序共测取m个点的自然电位值,每个点的自然电位值为Xi(i=1,2,…m),某点自然电位差值Δm=Xm+1-Xm,按照自然电位差值的正负性把自然电位划分为n个单元,各单元内的自然电位差值同为正值或同为负值,正负性相同的自然电位差值需被划分到同一单元内。在第n个单元内,各自然电位差值按深度的浅深分别编号为Δn1,Δn2,…Δna,该单元累差值为(2)使用累差绝对值对自然电位曲线进行分段。使用自然电位累差值与自然电位最大值的比值αn对自然电位曲线进行分段,其中αn=(δn)/(maxXi),αn小于0.1表示自然电位起伏小,属于平直段部分,αn大于0.1表示自然电位起伏大,属于跳跃段部分。将平直段和跳跃段最大连续段划归各为一段,这样就可以把测井曲线划分为数个平直段和和跳跃段组合,从下至上编号为A1,A2,…,Ap。(3)定量描述分段内SP曲线形态。Ap段内共包含有w个正累差值,某累差正值表示为Apw,与累差正值上下相邻的累差负值分别表示为Apw+1、Apw-1,累差正值、累差上相邻负值、累差下相邻负值所对应的自然电位值分别为Xpw、Xpw+1、Xpw-1,一个累差正值Apw对应着一个自然电位从大到小拐点,拐点处与相邻累差负值所对应的电阻率比值称之为幅度Fpw,Fpw=2*Xpw/(Xpw+1+Xpw-1)。利用Fpw值将幅度划分为低幅度(Fpw<1)、中幅度(1≤Fpw<2)和高幅度(Fpw≥2)。Ap段内包含的w个正累差值(w=i=1,2,…m),所对应深度的自然电位值Xpw,令ΔXpw=(Xp(w+1)-Xpw),d=∣ΔXp1∣+∣ΔXp2∣+…∣ΔXpw∣,d’=ΔXp1+ΔXp2+…ΔXpw,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碎屑岩沉积微相的判别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碎屑岩沉积微相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整体步骤为:步骤一、利用地震资料确定地层反射结构;步骤二、利用自然电位曲线计算测井曲线形态;步骤三、利用岩心资料分析层理构造;步骤四、利用薄片资料确定粒度组合形式;步骤五、综合地震、测井、岩心和薄片信息判别沉积微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碎屑岩沉积微相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的整体步骤为:步骤一、利用地震资料确定地层反射结构;步骤二、利用自然电位曲线计算测井曲线形态;步骤三、利用岩心资料分析层理构造;步骤四、利用薄片资料确定粒度组合形式;步骤五、综合地震、测井、岩心和薄片信息判别沉积微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屑岩沉积微相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的具体方法为:分别按照地震反射振幅、视频率和连续性特征将各属性划分为高、中、低三类;通过地震反射振幅、视频率和连续性将地震资料划分为27种不同的反射结构;根据地震反射结构把常见地震资料划分为杂乱反射型、空白反射型、三高反射型、向上增强型、向上减弱型这五种类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碎屑岩沉积微相的判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的具体步骤为:Ⅰ、求累差:设判别按深度顺序共测取m个点的自然电位值,按照自然电位差值的正负性把自然电位划分为n个单元,各单元内的自然电位差值同为正值或同为负值,正负性相同的自然电位差值需被划分到同一单元内;根据自然电位差值计算该单元累差值;Ⅱ、使用累差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贤正蒲秀刚周立宏金凤鸣肖敦清时战楠韩文中姜文亚张伟杨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