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直机构及合金线卷料矫直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3212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6: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矫直机构及合金线卷料矫直机构,涉及金属卷料拉伸装置领域。矫直机构包括导向组件和矫直组件。矫直组件设置于导向组件的一端,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开设有用于穿设金属卷料的导向孔。矫直组件包括固定本体和矫直件,固定本体包括定辊轮组,定辊轮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辊轮,矫直件包括动辊轮组和调节组件,调节组件能够调节动辊轮组与定辊轮组之间的距离,动辊轮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辊轮,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位于同一侧且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之间具有能够使金属卷料穿过的间隙。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易安装易操作,矫直效果好,保证了金属卷料可持续切削。

Straightening mechanism and alloy wire reel straighten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raightening mechanism and an alloy wire reeling straightening mechanism,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 metal coiling drawing device. The straighten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guiding component and a straightening component. The straightening component is set at one end of the guiding component, and the guiding component includes the first fixed part, and the first fixed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hole for wearing the metal volume. The straightening assembly includes a fixed body and a fixed body straightening, including fixed roller group and fixed roller group comprises at least two first roller straightening device includes a moving roller group and adjusting component, adjusting component capable of adjusting dynamic between roller group and roller group distance moving roller group including at least one of the second roller, the first roller and the second roller is located in a gap to make metal roll through the same side and between the first roller and the second roller. It is reasonable in design, simple in structure, easy to be installed and easy to operate, and has good straightening effect, which ensures the sustainable cutting of metal coil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矫直机构及合金线卷料矫直机构
本技术涉及金属卷料拉伸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矫直机构及合金线卷料矫直机构。
技术介绍
合金线材表面由于氧化、结晶等原因,表面常形成缺陷,对后续的应用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作为导体,会影响合金的强度、导电性能等。故,使用时需要将表面的缺陷层剥离,即需要将表面有瑕疵的缺陷层均匀的切削掉一定的厚度。然而,目前对合金线盘卷料的表面剥皮,无法保证合金线盘卷料的持续切削效果。综上所述,如何保证合金线盘卷料能够持续切削,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矫直机构,能够对金属卷料在切削工序前进行矫直处理,使得金属卷料可以持续切削。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合金线卷料矫直机构,对合金线盘卷料在持续切削前进行矫直,便于后序的剥皮工序。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矫直机构,用于对金属卷料进行矫直,包括导向组件和矫直组件;所述矫直组件设置于所述导向组件的一端,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金属卷料的导向孔;所述矫直组件包括固定本体和矫直件,所述固定本体包括定辊轮组,所述定辊轮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辊轮,所述矫直件包括动辊轮组和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能够调节所述动辊轮组与所述定辊轮组之间的距离,所述动辊轮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辊轮,所述第一辊轮和所述第二辊轮位于同一侧且所述第一辊轮和所述第二辊轮之间具有能够使所述金属卷料穿过的间隙。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矫直机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矫直组件分为第一矫直组件和第二矫直组件,所述第一矫直组件的所述矫直件和所述第二矫直组件的所述矫直件基本垂直;所述第一矫直组件和所述第二矫直组件依次设置于所述导向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矫直组件用于对所述金属卷料进行第一方向矫直,所述第二矫直组件用于对所述金属卷料进行第二方向矫直。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本体还包括固定底座和导向柱,所述固定底座包括承压面,所述导向柱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承压面的两端,所述导向柱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承压面基本垂直,所述导向柱用于对所述调节组件的调节方向进行导向,所述固定底座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辊轮一一对应的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承压件、调节座以及调节件,所述承压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的远离所述第一辊轮的一侧,所述调节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承压件和所述调节座固定连接,所述调节件能够调节所述承压件与所述调节座之间的距离,所述调节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辊轮对应的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内。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承压件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一调节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有与所述调节座固定连接的凸台,所述第一调节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一外螺纹;所述调节座的一侧设置有T型槽,所述凸台能够卡接设置于所述T型槽内。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定辊轮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辊轮相匹配的第一辊轮轴,所述第一辊轮轴穿设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辊轮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辊轮轴;所述固定底座的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对应处开设有长圆孔,所述动辊轮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辊轮相匹配的第二辊轮轴,所述第二辊轮轴依次穿设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和所述长圆孔,所述第二辊轮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二辊轮轴;所述第一辊轮的周向和所述第二辊轮的周向均设置有穿设槽。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矫直组件竖向设置于所述导向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矫直组件横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矫直组件的远离所述导向组件的一侧;或者,所述第一矫直组件横向设置于所述导向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二矫直组件竖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矫直组件的远离所述导向组件的一侧。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矫直机构还包括防抖组件,所述防抖组件设置于所述矫直组件的远离所述导向组件的一端;所述防抖组件包括固定连接的防抖固定本体和两个相对设置的防抖调节组件,每组所述防抖调节组件均包括防抖辊轮和防抖调节件,两个所述防抖辊轮相邻设置,所述防抖调节件能够调节两个所述防抖辊轮之间的距离。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抖固定本体包括防抖底座和防抖导向柱,所述防抖导向柱固定设置于所述防抖底座宽度方向的两端;所述防抖调节组件还包括防抖承压件和防抖调节座,所述防抖辊轮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防抖调节座,所述防抖承压件设置有第二螺纹孔,所述防抖调节件包括第二固定部和第二调节部,所述第二固定部能够固定设置于所述防抖调节座,所述第二调节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相配合的第二外螺纹,所述防抖调节件的所述第二调节部通过所述第二螺纹孔与所述防抖承压件连接,相对的两个所述防抖调节件能够调节两个所述防抖辊轮之间的间隙。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还包括第一组导向轮和第二组导向轮,所述第一组导向轮和所述第二组导向轮依次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件的远离所述矫直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组导向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轮,两个所述第一导轮之间具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二组导向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第二导轮,两个所述第二导轮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导轮的轴线方向与所述第二导轮的轴线方向基本垂直,所述第一间隙与所述第二间隙均与所述导向孔相对应。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合金线卷料矫直机构,包括合金线输送机、合金线盘卷料以及上述的矫直机构;所述合金线盘卷料设置于所述合金线输送机,所述合金线输送机设置于所述矫直机构的靠近所述导向组件的一端且能够使所述合金线盘卷料的端部依次穿过所述导向孔和所述矫直组件。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对金属卷料的矫直效果好,保证金属卷料以笔直的状态进入到后序的切削剥皮工序中,易操作,易维护,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意义。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矫直机构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导向组件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图4为图1中矫直组件的第一视角的示意图;图5为图4中固定本体和定辊轮组装配后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固定本体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7为图4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图8为图7中调节座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9为图7中第一辊轮或第二辊轮的示意图;图10为图1中防抖组件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标:100-矫直机构;10-导向组件;13-第一固定件;135-导向孔;15-第一组导向轮;18-第二组导向轮;20-矫直组件;22-固定本体;224-定辊轮组;2245-第一辊轮;226-固定底座;2265-承压面;2266-第一固定孔;228-导向柱;28-矫直件;30-动辊轮组;302-第二辊轮;35-调节组件;352-承压件;355-调节座;3555-第二固定孔;357-调节件;38-穿设槽;42-第一矫直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矫直机构及合金线卷料矫直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矫直机构,用于对金属卷料进行矫直,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组件和矫直组件;所述矫直组件设置于所述导向组件的一端,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金属卷料的导向孔;所述矫直组件包括固定本体和矫直件,所述固定本体包括定辊轮组,所述定辊轮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辊轮,所述矫直件包括动辊轮组和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能够调节所述动辊轮组与所述定辊轮组之间的距离,所述动辊轮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辊轮,所述第一辊轮和所述第二辊轮位于同一侧且所述第一辊轮和所述第二辊轮之间具有能够使所述金属卷料穿过的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矫直机构,用于对金属卷料进行矫直,其特征在于,包括导向组件和矫直组件;所述矫直组件设置于所述导向组件的一端,所述导向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开设有用于穿设所述金属卷料的导向孔;所述矫直组件包括固定本体和矫直件,所述固定本体包括定辊轮组,所述定辊轮组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辊轮,所述矫直件包括动辊轮组和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能够调节所述动辊轮组与所述定辊轮组之间的距离,所述动辊轮组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辊轮,所述第一辊轮和所述第二辊轮位于同一侧且所述第一辊轮和所述第二辊轮之间具有能够使所述金属卷料穿过的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矫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矫直组件分为第一矫直组件和第二矫直组件,所述第一矫直组件的所述矫直件和所述第二矫直组件的所述矫直件基本垂直;所述第一矫直组件和所述第二矫直组件依次设置于所述导向组件的一侧,所述第一矫直组件用于对所述金属卷料进行第一方向矫直,所述第二矫直组件用于对所述金属卷料进行第二方向矫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矫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本体还包括固定底座和导向柱,所述固定底座包括承压面,所述导向柱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承压面的两端,所述导向柱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承压面基本垂直,所述导向柱用于对所述调节组件的调节方向进行导向,所述固定底座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辊轮一一对应的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承压件、调节座以及调节件,所述承压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底座的远离所述第一辊轮的一侧,所述调节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承压件和所述调节座固定连接,所述调节件能够调节所述承压件与所述调节座之间的距离,所述调节座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二辊轮对应的可转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固定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矫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件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调节件包括第一固定部和第一调节部,所述第一固定部设置有与所述调节座固定连接的凸台,所述第一调节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相匹配的第一外螺纹;所述调节座的一侧设置有T型槽,所述凸台能够卡接设置于所述T型槽内。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矫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辊轮组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辊轮相匹配的第一辊轮轴,所述第一辊轮轴穿设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辊轮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辊轮轴;所述固定底座的与所述第二固定孔相对应处开设有长圆孔,所述动辊轮组还包括与所述第二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清单魏巍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色华人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