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型空肠营养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8895 阅读:1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4: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良型空肠营养管,包括软管、管头、侧孔、球囊和扩张管,软管与管头连接,且软管与管头的连接部分为弧形结构,管头与软管的夹角为α,α的角度为135度,管头上至少设置有两个侧孔,管头为硬管,且管头的管壁内部设置有显影层,球囊为扁圆形橡胶弹性囊体,管头的端部位于球囊的内部,软管与扩张管连接,扩张管的一端与球囊连接,且球囊设置在管头前端的管壁中,扩张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密封塞,球囊在充水或充气后位于管头的前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便于显示管头在体内的位置,管头与软管的135度广角设计便于调整管头的角度,设置有多个侧孔,能提高营养液的流出速度,并防止侧孔堵塞。

An improved type of Jejunum Tub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medical equipment, more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an improved jejunal feeding tube, comprising a hose, pipe head, side hole, and the balloon expansion pipe, hose and pipe head, and hose and connecting pipe head part is an arc structure, the angle between the head and the soft tube for alpha, alpha the angle is 135 degrees, the tube head is provided with at least two side hole, pipe head for hard tube, and the tube head tube wall is arranged inside the developing layer, the balloon is oblate rubber elastic bag, the end of the tube head in the balloon inside, hose and pipe connecting pipe expansion, the expansion of a with the end of the balloon connecting, and balloon arranged on the pipe wall of the pipe head of the front end, the other end of the expansion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seal plug, located in front of balloon in water filling and air pipe head, the utility model can facilitate the display of head position in the body, a tube head and hose 135 The wide angle design is easy to adjust the angle of the pipe head, and there are many side holes, which can improve the outflow speed of the nutrient solution and prevent the blockage of the side hol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良型空肠营养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体质虚弱及腹部手术后患者肠内营养治疗的一种改良型空肠营养管。
技术介绍
通过对20所三级医院、30所二级医院普通外科、放射介入科的调查发现,长期以来,胃部手术后病人的空肠营养管放置相比较于术中放置难度加大。手术后病人肠内走向及胃体“三弯”都较于术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常规的空肠营养管的管头均为直管,不利于通过肠道的弯折处。除此之外,常规营养管上只设置有一个流出营养液的侧孔,不仅营养液的流出速度慢,而且经常发生侧孔堵塞,需要进行二次置管,增加病人的痛苦。置管时观察营养管在病人体内的手段多为造影显示,即向营养管中通入少量造影剂,而一部分人会对造影剂产生过敏排斥反应,存在安全性问题。为了使术后病人的空肠营养管放置工作更简便,更大程度减轻病人的置管痛苦,设计一种改良型的空肠营养管是非常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良型空肠营养管,能便于显示管头在体内的位置,管头与软管的135度广角设计便于调整管头的角度,设置有多个侧孔,能提高营养液的流出速度,并防止侧孔堵塞。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良型空肠营养管,包括软管、侧孔、球囊和扩张管,软管与扩张管固定连接,扩张管的一端与球囊连接,且球囊设置在管头前端的管壁中,扩张管的另一端设置有密封塞,还包括管头,管头为硬管,且管头的管壁内部设置有显影层,软管与管头连接,且软管与管头的连接部分为弧形结构,管头与软管的夹角为α,α的角度为135度,管头上至少设置有两个侧孔,管头的端部位于球囊的内部,能便于显示管头在体内的位置,管头与软管的135度广角设计便于调整管头的角度,设置有多个侧孔,能提高营养液的流出速度,并防止侧孔堵塞。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改良型空肠营养管所述的管头的长度为10mm。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改良型空肠营养管所述的侧孔设置在管头的两侧,且管头每侧均设置有三个侧孔。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改良型空肠营养管所述的球囊为扁圆形橡胶弹性囊体。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改良型空肠营养管所述的球囊在充水或充气后位于管头的前端。本技术一种改良型空肠营养管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一种改良型空肠营养管,管头的管壁内部设置有显影层,避免了造影剂直接与人体接触,安全性好,能通过体外造影技术显示管头在肠道中的位置,管头的两侧均设置有三个侧孔,增加了营养液的流出速度,在发生侧孔堵塞时,不影响营养液的流出,甚至因管内压力增大而冲开阻塞的侧孔,避免二次置管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且管头与软管形成135度夹角,通过在病人体外左右转动软管,即可调整管头在肠道弯折处的角度,使管头顺利通过肠道的弯折处,减少病人的痛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改良型空肠营养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改良型空肠营养管在球囊膨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软管10;管头20;侧孔30;球囊40;扩张管5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良型空肠营养管,包括软管10、管头20、侧孔30、球囊40和扩张管50,管头20为硬管,管头20的长度为10mm,且管头20的管壁内部设置有显影层,避免了造影剂直接与人体接触,安全性好,能通过体外造影技术显示管头20在肠道中的位置,软管10与管头20连接,且软管10与管头20的连接部分为弧形结构,管头20与软管10的夹角为α,α的角度为135度,管头20与软管10的连接处为弧形设计,且管头20的长度为10mm,管头20的端部位于球囊40的内部,能避免划伤肠道,通过在病人体外左右转动软管10,即可调整管头20在肠道弯折处的角度,使管头20顺利通过肠道的弯折处,减少病人的痛苦。管头20上至少设置有两个侧孔30,优选的,侧孔30设置在管头20的两侧,且管头20每侧均设置有三个侧孔,增加了营养液的流出速度,在发生侧孔堵塞时,不影响营养液的流出,甚至因管内压力增大而冲开阻塞的侧孔,避免二次置管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球囊40为扁圆形橡胶弹性囊体,管头20的端部位于球囊40的内部,能防止管头20对肠道造成伤害。软管10与扩张管50固定连接,扩张管50的一端与球囊40连接,用于对球囊40进行充水或充气,球囊40设置在管头20前端的管壁中,扩张管50的另一端设置有密封塞,能保持球囊40的膨胀状态。用直径为0.96mm加硬导丝引导管头20及软管10从体外进入肠胃后,对球囊40进行充水或充气,球囊40充水或充气后从管头20前端的管壁中突出后膨胀,并位于管头20的前端,通过肠胃的张力和球囊40的重力,将空肠营养管经胃肠蠕动送到空肠。需要取出空肠营养管时,打开密封塞,抽出球囊40中的水或气体,通过软管10在体外的部分,即可抽出空肠营养管。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改良型空肠营养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型空肠营养管,包括软管(10)、侧孔(30)、球囊(40)和扩张管(50),软管(10)与扩张管(50)固定连接,扩张管(50)的一端与球囊(40)连接,且球囊(40)设置在管头(20)前端的管壁中,扩张管(50)的另一端设置有密封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头(20),管头(20)为硬管,且管头(20)的管壁内部设置有显影层,软管(10)与管头(20)连接,且软管(10)与管头(20)的连接部分为弧形结构,管头(20)与软管(10)的夹角为α,α的角度为135度,管头(20)上至少设置有两个侧孔(30),管头(20)的端部位于球囊(40)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型空肠营养管,包括软管(10)、侧孔(30)、球囊(40)和扩张管(50),软管(10)与扩张管(50)固定连接,扩张管(50)的一端与球囊(40)连接,且球囊(40)设置在管头(20)前端的管壁中,扩张管(50)的另一端设置有密封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头(20),管头(20)为硬管,且管头(20)的管壁内部设置有显影层,软管(10)与管头(20)连接,且软管(10)与管头(20)的连接部分为弧形结构,管头(20)与软管(10)的夹角为α,α的角度为135度,管头(20)上至少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颖朱丽丽邓桃芳朱卉琪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