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接触式直接喉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8434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4:30
一种柔性接触式直接喉镜,包括手柄和叶片,叶片上设置有弧形导向板,叶片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固定座固定在手柄上端,叶片上套设有硅胶套,叶片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内窥镜摄像头的第一容纳腔以及用于容纳摄像头数据线的第二容纳腔,第一容纳腔的前端通过开设在叶片上的透孔连通至外部空间,硅胶套上开设有连通至透孔的开口,内窥镜摄像头插设在第一容纳腔内,第二容纳腔的上端和第一容纳腔后端连通,第二容纳腔的下端连通至外部空间,内窥镜摄像头的摄像头数据线经由第二容纳腔伸出至外部空间,第二容纳腔的后侧盖有封盖板,封盖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叶片件上。该喉镜在插入喉部过程中,不会造成压迫性痛感,减少邻近器官的损伤,提高了使用的舒适程度。

Flexible contact direct laryngoscope

A flexible contact type direct laryngoscope, which comprises a handle and a blade, the blade is provided with an arc guide plate, one end of the blade is fixed on the fixed seat, a fixed seat is fixed at the upper end of the handle, the blade is sleeved on the silica gel, the blad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accommodating cavity endoscope camera accommodated within and for accommodating the camera data line the second accommodating cavity, the front ends of the first cavity through the through holes on the blade connected to the external space, silicone sleeve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communicated with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endoscope camera inserted in the first cavity, the second cavity and the first cavity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upper and lower cavity connected to second external space camera data line endoscope camera through second cavity extending to the external space, second rear cavity cover sealing cover, a sealing cover plate by screw The silk is fixed on the blade. In the process of inserting the larynx, the laryngoscope will not cause oppressive pain, reduce the injury of adjacent organs and improve the comfort of the 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接触式直接喉镜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说,是一种柔性接触式直接喉镜。
技术介绍
由于喉部位置的生理结构复杂,不能直接窥及,喉部检查时需要借助一些特殊的检查方法,如间接喉镜、直接喉镜、纤维喉镜、电子喉镜、频闪喉镜、超高速电影摄影、声图或声门图。其中直接喉镜检查又称喉直达镜检查,系以直接喉镜观察喉腔情况,并可借此施行喉内手术或其他喉部治疗,故有诊断及治疗两种作用。现有直接喉镜的结构通常包括手柄、叶片、光源,叶片上设置有弧形导向板,叶片固定在手柄上端,叶片上还固定有光源。现有的这类直接喉镜存在的问题是叶片由硬质金属制成,在插入喉部过程中,不仅会造成轻微的压迫性痛感,而且容易造成邻近器官的损伤,而且冬天外界温度较低,使用时也会造成冰凉的感觉,造成患者不舒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以减少痛感且较为舒适的柔性接触式直接喉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接触式直接喉镜,包括手柄和叶片,叶片上设置有弧形导向板,叶片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固定座固定在手柄上端,叶片上套设有硅胶套,所述硅胶套的形状与叶片的形状相适应。通过叶片上套设有一次性的硅胶套,在插入喉部过程中,不会造成压迫性痛感,及减少了邻近器官损伤,也避免了冬日使用冰凉的感觉,提高了使用的舒适程度。作为优选,所述叶片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内窥镜摄像头的第一容纳腔以及用于容纳摄像头数据线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前端通过开设在叶片上的透孔连通至外部空间,硅胶套上开设有连通至透孔的开口,所述第一容纳腔呈圆柱形,所述透孔上固定有透镜,内窥镜摄像头插设在第一容纳腔内,第二容纳腔的上端和第一容纳腔后端连通,第二容纳腔的下端连通至外部空间,内窥镜摄像头的摄像头数据线经由第二容纳腔伸出至外部空间。采用这种结构,叶片提供了可以安装内窥镜摄像头的空间,可以使用市场上较为成熟的内窥镜摄像头连接手机、电脑进行图像采集,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作为优选,硅胶套的一端固定有牵引片。采用这种结构,方便通过牵拉牵引片,将硅胶套套在叶片上。作为优选,固定座的下端开设有螺纹孔,所述手柄的上端固定有连接柱,连接柱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柱拧入螺纹孔,从而固定固定座和手柄。采用这种结构,方便更换叶片。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后侧盖有封盖板,所述封盖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叶片件上。采用这种结构,拆下封盖板后,可以方便取下内窥镜摄像头,从而方便后续对叶片进行消毒。本技术优点在于:本技术通过叶片上套设有一次性的硅胶套,在插入喉部过程中,不会造成压迫性痛感,及减少了邻近器官损伤,也避免了冬日使用冰凉的感觉,提高了使用的舒适程度。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柔性接触式直接喉镜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柔性接触式直接喉镜的拔下硅胶套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内窥镜摄像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中涉及的附图标记和组成部分如下所示:1、手柄11、连接柱2、叶片21、导向板22、第一容纳腔23、第二容纳腔24、透孔25、封盖板3、硅胶套31、开口32、牵引片4、透镜5、内窥镜摄像头6、摄像头数据线7、固定座71、螺纹孔8、螺丝实施例1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柔性接触式直接喉镜,包括手柄1和叶片2,叶片2上设置有弧形导向板21,叶片2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7上,固定座7固定在手柄1上端,叶片2套设有硅胶套3,所述硅胶套3的形状与叶片2的形状相适应。所述叶片2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内窥镜摄像头5的第一容纳腔22以及用于容纳摄像头数据线6的第二容纳腔23,所述第一容纳腔22的前端通过开设在叶片2上的透孔24连通至外部空间,硅胶套3上开设有连通至透孔24的开口31,所述第一容纳腔22呈圆柱形,所述透孔24上固定有透镜4,内窥镜摄像头5插设在第一容纳腔22内,第二容纳腔23的上端和第一容纳腔22后端连通,第二容纳腔23的下端连通至外部空间,内窥镜摄像头5的摄像头数据线6经由第二容纳腔23伸出至外部空间。硅胶套3的一端固定有牵引片32。固定座7的下端开设有螺纹孔71,所述手柄1的上端固定有连接柱11,连接柱11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连接柱11拧入螺纹孔71,从而固定固定座7和手柄1。所述第二容纳腔23的后侧盖有封盖板25,所述封盖板25通过螺丝8固定在叶片2件上。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柔性接触式直接喉镜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接触式直接喉镜,包括手柄和叶片,叶片上设置有弧形导向板,叶片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固定座固定在手柄上端,其特征在于:叶片上套设有硅胶套,所述硅胶套的形状与叶片的形状相适应,所述叶片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内窥镜摄像头的第一容纳腔以及用于容纳摄像头数据线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前端通过开设在叶片上的透孔连通至外部空间,硅胶套上开设有连通至透孔的开口,所述第一容纳腔呈圆柱形,所述透孔上固定有透镜,内窥镜摄像头插设在第一容纳腔内,第二容纳腔的上端和第一容纳腔后端连通,第二容纳腔的下端连通至外部空间,内窥镜摄像头的摄像头数据线经由第二容纳腔伸出至外部空间,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后侧盖有封盖板,所述封盖板通过螺丝固定在叶片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接触式直接喉镜,包括手柄和叶片,叶片上设置有弧形导向板,叶片的一端固定在固定座上,固定座固定在手柄上端,其特征在于:叶片上套设有硅胶套,所述硅胶套的形状与叶片的形状相适应,所述叶片上开设有用于容纳内窥镜摄像头的第一容纳腔以及用于容纳摄像头数据线的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前端通过开设在叶片上的透孔连通至外部空间,硅胶套上开设有连通至透孔的开口,所述第一容纳腔呈圆柱形,所述透孔上固定有透镜,内窥镜摄像头插设在第一容纳腔内,第二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刚吴先正胡佳文宋艳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同济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