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世平专利>正文

一种焦炉气转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628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焦炉气转化炉。该焦炉气转化炉的结构包括氧气入口、焦炉气入口、位于炉顶的烧嘴、炉体、位于炉底的分布拱,以及转化气出口;炉体外壳由外向里包括壳体和耐火层;炉腔分为回流区、火焰燃烧区、射流区和管流区;射流区高度(h)与炉体内径(φ)之间的比例为1.8~2.4/1,炉体内径(φ)与管流区高度(h↓[1])之间的比例为0.9~1.5/1,炉腔总高度(H)与炉体内径(φ)之间的比例为2.7~3.9/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满足焦炉气非催化部分氧化工艺运行要求,又可满足焦炉气催化部分氧化工艺运行要求,并且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成本较低,能提高合成甲醇转化率,节省能耗。(*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工过程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既可满足焦炉气非催化部分氧化工艺运行要求,又可满足焦炉气催化部分氧化工艺运行要求的焦炉气转化炉
技术介绍
焦炉气转化炉是焦炉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氨或生产合成甲醇等化工装置中的关键设备之一。目前,利用焦炉气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方法分为催化部分氧化法和非催化部分氧化法,因此目前采用的焦炉气转化炉大都按照焦炉气催化部分氧化工艺运行要求或焦炉气非催化部分氧化工艺运行要求来设计的。按照焦炉气催化部分氧化工艺运行要求,设计专用的焦炉气转化炉,由于工艺过程中焦炉气转化炉内要装填镍系转化催化剂,后工序中合成甲醇的合成塔中需装填铜系合成甲醇催化剂,而焦炉气中的硫化物等是催化剂的主要毒物,对催化转化催化剂和甲醇合成催化剂均有毒害,会引起所用的催化剂中毒失活,直接影响全系统正常运行。所以要求对原料焦炉气进行严格脱硫(通常要求焦炉气中所含有机硫化物和无机硫化物的总量应当≤0.1ppm)。但是,焦炉气中含有很多较难脱除的有机硫,特别是含噻酚较多,加之焦炉气中含有较多CO、CO2、烯烃和氢气,不能采用通常的钴-钼加氢催化剂来将噻酚等有机硫彻底加氢转化-->为易脱除的无机硫H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焦炉气转化炉,该焦炉气转化炉的结构包括氧气入口(5)、焦炉气入口(6)、位于炉顶的烧嘴(1)、炉体、位于炉底的分布拱(4),以及转化气出口(7);炉体外壳由外向里包括壳体(3)和耐火层(2);炉腔分为回流区(8)、火焰燃烧区(9)、射流区(10)和管流区(11),其特征在于:射流区高度(h)与炉体内径(φ)之间的比例为1.8~2.4/1,炉体内径(φ)与管流区高度(h↓[1])之间的比例为0.9~1.5/1,炉腔总高度(H)与炉体内径(φ)之间的比例为2.7~3.9/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炉气转化炉,该焦炉气转化炉的结构包括氧气入口(5)、焦炉气入口(6)、位于炉顶的烧嘴(1)、炉体、位于炉底的分布拱(4),以及转化气出口(7);炉体外壳由外向里包括壳体(3)和耐火层(2);炉腔分为回流区(8)、火焰燃烧区(9)、射流区(10)和管流区(11),其特征在于:射流区高度(h)与炉体内径(φ)之间的比例为1.8~2.4/1,炉体内径(φ)与管流区高度(h1)之间的比例为0.9~1.5/1,炉腔总高度(H)与炉体内径(φ)之间的比例为2.7~3.9/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气转化炉,其特征在于:射流区高度(h)与炉体内径(φ)之间的比例为2.0~2.2/1,炉体内径(φ)与管流区高度(h1)之间的比例为1.0~1.3/1,炉腔总高度(H)与炉体内径(φ)之间的比例为3.0~3.3/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焦炉气转化炉,其特征在于:管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世平冯友茵
申请(专利权)人:熊世平冯友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中国|成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