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煤锅炉烟气脱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24927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1:55
一种燃煤锅炉烟气脱硝装置,包括燃煤锅炉、布袋除尘器、风机、SCR反应器、氨气化器、湿式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煤锅炉通过管道连接布袋除尘器、风机、SCR反应器、氨气化器、湿式电除尘器,所述SCR反应器中间设有催化剂层,SCR反应器上部与氨气/空气混合器连接,氨气/空气混合器一路与稀释氨气风机连接,另一路与氨气缓冲槽出口连接,所述氨气化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去除燃煤锅炉烟气中的NOx、汞、二噁英和烟尘等污染物,烟气经过湿式电除尘器对微细颗粒物及气溶胶脱除效率为99~99.99%,实现了烟气中微细粉尘、SO3酸雾等复合污染物的高效脱除;使烟气达标排放,减少了环境污染。

A flue gas denitrification device for coal-fired boiler

A coal-fired boiler flue gas denitration device, including coal-fired boilers, dust collector, blower, SCR reactor, ammonia vaporizer, wet electric dust collecto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coal-fired boiler is connected through a pipeline dust collector, blower, SCR reactor, ammonia vaporizer, wet electric dust collector. The middle of the SCR reactor with a catalyst layer, the upper SCR reactor and ammonia gas / air mixer is connected, ammonia / air mixer circuit is connected with a dilute ammonia fan, another way with ammonia buffer tank is connected with the outlet of the ammonia vaporizer. The invention can remove pollutants from coal-fired boiler NOx, mercury, dioxins and dust, flue gas through the wet electric dust collector for fine particles and aerosol removal efficiency ranged from 99 to 99.99%, to achieve an efficient removal of fine dust, SO3 acid in the flue gas of composite pollutants; the flue gas emission standards, redu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煤锅炉烟气脱硝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烟气的脱硝设备,尤其是涉及一种燃煤锅炉烟气脱硝装置,属于环保

技术介绍
目前,对于燃煤锅炉烟气的处理,脱硝工艺主要是以氨水为还原剂,与烟气中氮氧化物反应;上述方法存在诸多缺点:(1)、脱硝工艺主要是以氨水为还原剂,与烟气中氮氧化物反应;其缺点在于氨水和液氨为危险货物不便于运输和储存。传统的烟气脱硝装置对烟气中NOx有一定的去除作用,但是对微细粉尘、SO3酸雾等复合污染物去除效率很低;烟气中未被吸收的微细粉尘、SO3酸雾等复合污染物不仅产生二次污染,更重要的是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烟囱风向的下游,经常可以见到所谓的“石膏雨”,或者是有长长烟尾的“蓝烟”。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大气复合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现有的去除烟气中复合污染物的技术仍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十分有必要探究一种新的、高效去除微细粉尘、SO3酸雾等复合污染物的技术来减少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燃煤锅炉烟气脱硝装置,该装置具有脱硝效率高,投资运行费用低,可靠性高,能耗低,维护易,占地面积小,系统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减少了环境污染,满足了不断提高的大气排放标准。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煤锅炉烟气脱硝装置,包括燃煤锅炉、布袋除尘器、风机、SCR反应器、氨气化器、湿式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煤锅炉通过管道连接布袋除尘器、风机、SCR反应器、氨气化器、湿式电除尘器,所述SCR反应器中间设有催化剂层,SCR反应器上部与氨气/空气混合器连接,氨气/空气混合器一路与稀释氨气风机连接,另一路与氨气缓冲槽出口连接,所述氨气化器,包括翅片换热管、进液管、出气管、连接管、机架,翅片换热管共八行,每行十列对称组成,通过连接管连接导通,沿着液态介质的流动方向,翅片数从少到多,翅片换热管固定在机架上,第一翅片换热管下端连接进液管,第一翅片换热管一侧依次设置第二翅片换热管、第三翅片换热管、第四翅片换热管、第五翅片换热管、第六翅片换热管、第七翅片换热管、第八翅片换热管、第九翅片换热管、第十翅片换热管,第一翅片换热管为带4片翅片的换热管,第二翅片换热管为带8片翅片的换热管,第三翅片换热管、第四翅片换热管、第五翅片换热管、第六翅片换热管、第七翅片换热管、第八翅片换热管、第九翅片换热管、第十翅片换热管为带12片翅片的换热管,第一翅片换热管上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二翅片换热管上端连接,第二翅片换热管下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三翅片换热管下端连接,第三翅片换热管上端通过连接管与第四翅片换热管上端连接,第四翅片换热管下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五翅片换热管下端连接,第五翅片换热管上端通过连接管与第六翅片换热管上端连接,第六翅片换热管下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七翅片换热管下端连接,第七翅片换热管上端通过连接管与第八翅片换热管上端连接,第八翅片换热管下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九翅片换热管下端连接,第九翅片换热管上端通过连接管与第十翅片换热管上端连接,第十翅片换热管下端连接出气管,出气管与氨气缓冲槽进口连接,SCR反应器烟气出口通过管道与湿式电除尘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湿式电除尘器,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和灰斗,灰斗位于壳体底部,壳体内设置有阳极板、阴极线、冲洗喷淋系统和除尘喷淋系统,进气口与出气口位于壳体顶部,壳体内设置有气流分隔板,气流分隔板将壳体分为相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底部相互连通并设置有气体导流板,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设置有至少一排横截面为方形且具有通道的阳极板,所述阴极线悬吊于阳极板的通道中心,所述冲洗喷淋系统位于阳极板上方0.2m~0.4m处的位置,所述除尘喷淋系统位于第二腔体的阳极板顶部,所述除尘喷淋系统为不锈钢管焊接组成的多行多列且相互连通的封闭回路喷淋管,喷淋管紧贴在阳极板顶部四周,所述喷淋管上分布有浅口锥形喷淋孔,所述阴极线为薄钢材质的十字状,其端部均设置有锯齿形放电片,所述气体导流板位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所述灰斗上设置有回流口,所述阴极线两端分别与阴极悬挂架和阴极固定架连接,所述阴极悬挂架位于阴极线顶端,所述阴极固定架位于阴极线底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燃煤锅炉烟气脱硝装置,采用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在催化剂作用下,还原剂中的氨基将氮氧化物还原成氮气;湿式电除尘器对微细颗粒物及气溶胶脱除效率为99~99.99%,实现了烟气中微细粉尘、SO3酸雾等复合污染物的高效脱除;该装置具有脱硝效率高,投资运行费用低,可靠性高,能耗低,维护易,占地面积小,系统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吸附烟气中的二噁英、重金属等有害污染物,实现了烟气中微细粉尘、SO3酸雾等复合污染物的高效脱除,使烟气达标排放,减少了环境污染,满足了不断提高的大气排放标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件6湿式电除尘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件6湿式电除尘器中阴极线和阳极板配置图。图4为件6湿式电除尘器中喷淋系统的喷淋管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件8氨气化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中件8氨气化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1中件8氨气化器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5中A处放大图。图9为图5中B-B处剖视图。图10为图5中C-C处剖视图。图11为图5中D-D处剖视图。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中,1.燃煤锅炉,2.布袋除尘器,3.风机,4.SCR反应器,5.催化剂层,6.湿式电除尘器,7.稀释氨气风机,8.氨气化器,9.氨气/空气混合器,10.氨气缓冲槽,61.壳体,62.进气口,63.出气口,64.阳极板,65.阴极线,66.冲洗喷淋系统,67.除尘喷淋系统,68.灰斗,69.回流口,610.气流分隔板,611.第一腔体,612.第二腔体,613.喷淋管,614.锥形喷淋孔,615.锯齿形放电片,616.阴极悬挂架,617.阴极固定架,618.气体导流板,81.第一翅片换热管,82.第二翅片换热管,83.第三翅片换热管,84.第四翅片换热管,85.第五翅片换热管,86.第六翅片换热管,87.第七翅片换热管,88.第八翅片换热管,89.第九翅片换热管,810.第十翅片换热管,811.进液管,812.出气管,813.机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所示,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燃煤锅炉烟气脱硝装置,包括燃煤锅炉1、布袋除尘器2、风机3、SCR反应器4、氨气化器8、湿式电除尘器6,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煤锅炉1通过管道连接布袋除尘器2、风机3、SCR反应器4、氨气化器8、湿式电除尘器6,所述SCR反应器4中间设有催化剂层5,SCR反应器4上部与氨气/空气混合器9连接,氨气/空气混合器9一路与稀释氨气风机7连接,另一路与氨气缓冲槽10出口连接,所述氨气化器8,包括翅片换热管、进液管811、出气管812、连接管、机架813,翅片换热管共八行,每行十列对称组成,通过连接管连接导通,沿着液态介质的流动方向,翅片数从少到多,翅片换热管固定在机架813上,第一翅片换热管81下端连接进液管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燃煤锅炉烟气脱硝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燃煤锅炉烟气脱硝装置,包括燃煤锅炉、布袋除尘器、风机、SCR反应器、氨气化器、湿式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煤锅炉通过管道连接布袋除尘器、风机、SCR反应器、氨气化器、湿式电除尘器,所述SCR反应器中间设有催化剂层,SCR反应器上部与氨气/空气混合器连接,氨气/空气混合器一路与稀释氨气风机连接,另一路与氨气缓冲槽出口连接,所述氨气化器,包括翅片换热管、进液管、出气管、连接管、机架,翅片换热管共八行,每行十列对称组成,通过连接管连接导通,沿着液态介质的流动方向,翅片数从少到多,翅片换热管固定在机架上,第一翅片换热管下端连接进液管,第一翅片换热管一侧依次设置第二翅片换热管、第三翅片换热管、第四翅片换热管、第五翅片换热管、第六翅片换热管、第七翅片换热管、第八翅片换热管、第九翅片换热管、第十翅片换热管,第一翅片换热管为带4片翅片的换热管,第二翅片换热管为带8片翅片的换热管,第三翅片换热管、第四翅片换热管、第五翅片换热管、第六翅片换热管、第七翅片换热管、第八翅片换热管、第九翅片换热管、第十翅片换热管为带12片翅片的换热管,第一翅片换热管上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二翅片换热管上端连接,第二翅片换热管下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三翅片换热管下端连接,第三翅片换热管上端通过连接管与第四翅片换热管上端连接,第四翅片换热管下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五翅片换热管下端连接,第五翅片换热管上端通过连接管与第六翅片换热管上端连接,第六翅片换热管下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七翅片换热管下端连接,第七翅片换热管上端通过连接管与第八翅片换热管上端连接,第八翅片换热管下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九翅片换热管下端连接,第九翅片换热管上端通过连接管与第十翅片换热管上端连接,第十翅片换热管下端连接出气管,出气管与氨气缓冲槽进口连接,SCR反应器烟气出口通过管道与湿式电除尘器的进气口连接,所述湿式电除尘器,包括内部为空腔的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气口、出气口和灰斗,灰斗位于壳体底部,壳体内设置有阳极板、阴极线、冲洗喷淋系统和除尘喷淋系统,进气口与出气口位于壳体顶部,壳体内设置有气流分隔板,气流分隔板将壳体分为相邻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进气口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出气口连通,所述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底部相互连通并设置有气体导流板,所述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内设置有至少一排横截面为方形且具有通道的阳极板,所述阴极线悬吊于阳极板的通道中心,所述冲洗喷淋系统位于阳极板上方0.2m~0.4m处的位置,所述除尘喷淋系统位于第二腔体的阳极板顶部,所述除尘喷淋系统为不锈钢管焊接组成的多行多列且相互连通的封闭回路喷淋管,喷淋管紧贴在阳极板顶部四周,所述喷淋管上分布有浅口锥形喷淋孔,所述阴极线为薄钢材质的十字状,其端部均设置有锯齿形放电片,所述气体导流板位于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之间,所述灰斗上设置有回流口,所述阴极线两端分别与阴极悬挂架和阴极固定架连接,所述阴极悬挂架位于阴极线顶端,所述阴极固定架位于阴极线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煤锅炉烟气脱硝装置,包括燃煤锅炉、布袋除尘器、风机、SCR反应器、氨气化器、湿式电除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煤锅炉通过管道连接布袋除尘器、风机、SCR反应器、氨气化器、湿式电除尘器,所述SCR反应器中间设有催化剂层,SCR反应器上部与氨气/空气混合器连接,氨气/空气混合器一路与稀释氨气风机连接,另一路与氨气缓冲槽出口连接,所述氨气化器,包括翅片换热管、进液管、出气管、连接管、机架,翅片换热管共八行,每行十列对称组成,通过连接管连接导通,沿着液态介质的流动方向,翅片数从少到多,翅片换热管固定在机架上,第一翅片换热管下端连接进液管,第一翅片换热管一侧依次设置第二翅片换热管、第三翅片换热管、第四翅片换热管、第五翅片换热管、第六翅片换热管、第七翅片换热管、第八翅片换热管、第九翅片换热管、第十翅片换热管,第一翅片换热管为带4片翅片的换热管,第二翅片换热管为带8片翅片的换热管,第三翅片换热管、第四翅片换热管、第五翅片换热管、第六翅片换热管、第七翅片换热管、第八翅片换热管、第九翅片换热管、第十翅片换热管为带12片翅片的换热管,第一翅片换热管上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二翅片换热管上端连接,第二翅片换热管下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三翅片换热管下端连接,第三翅片换热管上端通过连接管与第四翅片换热管上端连接,第四翅片换热管下端通过连接管与第五翅片换热管下端连接,第五翅片换热管上端通过连接管与第六翅片换热管上端连接,第六翅片换热管下端通过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顺国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曜通环保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