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式自行车训练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2482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9 1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非接触式自行车训练台,它包括架体(1)和设置在架体(1)上的阻力装置(2),所述的架体(1)上设有用于夹持自行车轮轴的夹持座(3),所述的阻力装置(2)用于给车轮施加阻力,所述的阻力装置(2)包括设置在架体(1)上的两个支臂(4),且两个支臂(4)之间设有供自行车车轮放置的间隙;所述的两个支臂(4)上均连接有磁体(5),自行车车轮的钢制轮圈设置于两个支臂(4)上的磁体(5)之间。该非接触式自行车训练台无摩擦噪音,且通用性广,折叠后体积小,节约包装成本。

Non contact bicycle training tab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non-contact bicycle training platform,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body (1) and arranged on the frame body (1) resistance on the device (2), the frame body (1) is arranged on the bicycle wheel for clamping the clamping seat (3), the resistance of the device (2) for applying a resistance to the wheel, drag the device (2) arranged in the frame body (1) of the two arm (4), and two supporting arms (4) clearance for bicycle wheel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place; two supporting arms (4) are connected with the magnet (5), steel wheel bicycle wheel is arranged on the two supporting arms (4) of the magnet (5). The non - contact bicycle training table has no friction noise, and is versatile and has small volume after folding, thus saving the cost of packag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非接触式自行车训练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自行车训练台
,具体讲的是一种非接触式自行车训练台。
技术介绍
自行车训练台也叫骑行台,是一种附带阻尼系统的用于原地骑行练习的设备,其通过阻尼系统给予自行车持久稳定的骑行阻力,模拟实际骑行的状态,且训练不受天气以及地点的影响,使训练者可随时享受骑自行车的乐趣,因此深受大家欢迎。现有技术的自行车训练台其结构一般包括架体,所述的架体上设有固定装置,用于固定自行车后轮的轮轴,且架体上连接有阻力装置,所述的阻力装置用于给自行车后轮提供阻力,从而模拟实际的骑行状态。如国家知识产权局网站上公开一种授权公告号为CN203736785U,名称为自行车训练车架,其结构包括架体、一第一夹持单元与一第二夹持单元,该第一、第二夹持单元之间夹持该自行车的一轮轴,所述的架体上连接有阻尼装置,该阻尼装置与车轮相抵,提供一阻力作用于该车轮。该结构的自行车训练车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不足;首先,该阻尼装置与车轮相抵,车轮在转动过程中与阻尼装置摩擦会发出较大的噪音,用户体验感较差;另外,该阻尼装置的角度和位置不可调节,从而使该自行车训练车架只能适应一种尺寸的自行车车轮,其通用性较差;再者,该自行车训练车架的架体折叠后,由于阻尼装置的固定设置,使其架体折叠后体积较大,增加包装成本,且不便于包装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无摩擦噪音,且通用性广,折叠后体积小,节约包装成本的非接触式自行车训练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非接触式自行车训练台:它包括架体和设置在架体上的阻力装置,所述的架体上设有用于夹持自行车轮轴的夹持座,所述的阻力装置用于给车轮施加阻力,所述的阻力装置包括设置在架体上的两个支臂,且两个支臂之间设有供自行车车轮放置的间隙;所述的两个支臂上均连接有磁体,自行车车轮的钢制轮圈设置于两个支臂上的磁体之间。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非接触式自行车训练台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该非接触式自行车训练台在使用时,将自行车轮轴固定在架体的夹持座上,且使车轮处于两个支臂的间隙内,由于两个支臂上均连接有磁体,自行车车轮的钢制轮圈设置于两个支臂上的磁体之间。两个支臂上的磁体形成磁场,当自行车车轮在两个支臂上的磁体形成磁场中转动时,磁场会对自行车车轮产生阻力,且自行车车轮阻力的大小与距离磁体的远近有关,因此可调节车轮与磁体之间的距离,以获得不同的车轮阻力,从而模拟实际骑行状态。自行车车轮在转动的过程中,因为不与磁体接触,因此无摩擦噪音,用户体验感好。作为改进,所述的架体上可转动连接一安装座,所述的安装座上连接一基座,所述的两个支臂连接在基座上。该安装座与架体之间可转动调节角度,且在架体折叠后,可将安装座转动至架体之间的空隙中,从而减小折叠后的体积,节约包装成本。作为改进,所述的安装座上设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长形孔,所述基座的底部滑动配合在长形孔内,且安装座上设有能将基座固定在安装座上的锁紧螺丝。该基座的底部滑动配合在安装座的长形孔上,可调节基座在安装座上的高度,以使基座上支撑臂上的磁体能更好地与不同尺寸的自行车车轮相匹配。作为改进,所述的基座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至少一根导向杆,所述的导向杆沿架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两个支臂均滑动配合在导向杆上,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设有控制两个支臂在导向杆上滑动的控制机构。由控制机构分别控制两个支臂在导向杆上滑动,以调节支臂上的磁体与自行车车轮之间的间距,从而调节磁场对自行车车轮的阻力大小;且两个支臂通过两个控制机构独立控制,可单独调节每个支臂与车轮之间的间距,这样自行车轮轴安装在夹持座上后,无需调节自行车车轮在架体上的位置,只需调节两个支臂的位置即可,调节非常方便。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机构,是指所述壳体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一轴线与导向杆平行的调节螺杆,所述的两个支臂上分别设有与两个调节螺杆相配的螺纹孔,所述的两个调节螺杆分别与两个支臂上的螺纹孔螺旋连接。该两个支臂均可通过转动两个调节螺杆,来调节两个支臂在导向杆上的位置,操作非常简单、方便。作为优选,所述两个调节螺杆的外端均设置在壳体的端面外侧,且两个调节螺杆的外端均连接有旋钮。两个调节螺杆的外端均连接有旋钮,该旋钮可使人无需借助手动工具即可用手完成调节螺杆的转动。作为优选,所述的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自行车上的两个拉线控制器,所述两个拉线控制器的拉索自由端分别穿过壳体的两端且分别与两个支臂连接;所述的壳体内设有使两个支臂在导向杆上滑动后复位的弹性件。该两个拉线控制器可连接在自行车的扶手上,这样使用者骑行的过程中,无需下车即可完成两个支臂在导向杆上位置的调节,操作非常方便;所述的两个拉线控制器为市售产品,通过转动拉线控制器上的绕线旋钮,使拉索收紧或放松,该拉线控制器为非常成熟的技术产品,本专利技术不做详细描述。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件为两组,且分别套设在两个支臂外侧的导向杆上,每组弹性件的一端与壳体的内壁相抵,每组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支臂的外侧壁相抵。该弹性件起到使支臂复位的作用,也即当拉线控制器放松拉索时,支臂在弹性件的弹力下回复至初始位置。作为优选,所述的弹性件为一组,且弹性件设置在两个支臂之间,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臂的内端面连接。该弹性件的设置方式较多,凡是能使支臂在弹性件的弹力下复位的弹性件设置方式,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所述的两个支臂上均固定连接一磁体座,所述的磁体座上连接有多块磁石,每个磁体座的两端均可转动连接一调节座,所述的调节座上连接有磁石,所述磁体座上的磁石和调节座上的磁石均位于支臂的内侧。该调节座可相对磁体座转动一定角度,从而使磁石的分布角度可调节,从未使磁石能适应不同尺寸车轮的弧度,其通用性较广。作为改进,所述的至少一根导向杆为两根,且两根导向杆平行设置。两根导向杆的设置从而使支臂的滑动更加平稳,且滑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稳定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非接触式自行车训练台的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非接触式自行车训练台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非接触式自行车训练台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非接触式自行车训练台的折叠状态侧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非接触式自行车训练台的阻力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非接触式自行车训练台的阻力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非接触式自行车训练台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1、架体,2、阻力装置,3、夹持座,4、支臂,5、磁体,6、安装座,7、基座,8、长形孔,9、锁紧螺丝,10、壳体,11、导向杆,12、调节螺杆,13、螺纹孔,14、旋钮,15、拉索,16、支撑座,17、磁体座,18、磁石,19、调节座,20、安装槽,21、弹性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非接触式自行车训练台,它包括架体1和设置在架体1上的阻力装置2,所述的架体1上设有用于夹持自行车轮轴的夹持座3,所述的阻力装置2用于给车轮施加阻力,所述的阻力装置2包括设置在架体1上的两个支臂4,且两个支臂4之间设有供自行车车轮放置的间隙;所述的两个支臂4上均连接有磁体5,自行车车轮的钢制轮圈设置于两个支臂4上的磁体5之间。所述的架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非接触式自行车训练台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接触式自行车训练台,它包括架体(1)和设置在架体(1)上的阻力装置(2),所述的架体(1)上设有用于夹持自行车轮轴的夹持座(3),所述的阻力装置(2)用于给车轮施加阻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力装置(2)包括设置在架体(1)上的两个支臂(4),且两个支臂(4)之间设有供自行车车轮放置的间隙;所述的两个支臂(4)上均连接有磁体(5),自行车车轮的钢制轮圈设置于两个支臂(4)上的磁体(5)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接触式自行车训练台,它包括架体(1)和设置在架体(1)上的阻力装置(2),所述的架体(1)上设有用于夹持自行车轮轴的夹持座(3),所述的阻力装置(2)用于给车轮施加阻力,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力装置(2)包括设置在架体(1)上的两个支臂(4),且两个支臂(4)之间设有供自行车车轮放置的间隙;所述的两个支臂(4)上均连接有磁体(5),自行车车轮的钢制轮圈设置于两个支臂(4)上的磁体(5)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接触式自行车训练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1)上可转动连接一安装座(6),所述的安装座(6)上连接一基座(7),所述的两个支臂(4)连接在基座(7)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非接触式自行车训练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座(6)上设有沿其高度方向延伸的长形孔(8),所述基座(7)的底部滑动配合在长形孔(8)内,且安装座(6)上设有能将基座(7)固定在安装座(6)上的锁紧螺丝(9)。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非接触式自行车训练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座(7)包括壳体(10)和设置在壳体(10)内的至少一根导向杆(11),所述的导向杆(11)沿架体(6)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的两个支臂(4)均滑动配合在导向杆(11)上,所述壳体(10)的两端分别设有控制两个支臂(4)在导向杆(11)上滑动的控制机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非接触式自行车训练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机构,是指所述壳体(10)的两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一轴线与导向杆(11)平行的调节螺杆(12),所述的两个支臂(4)上分别设有与两个调节螺杆(12)相配的螺纹孔(13),所述的两个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项乐宏林涛吴方许仁杰
申请(专利权)人:乐歌人体工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