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粉煤气化发生装置,特别是一种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粉煤气化炉.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煤气气化炉发生的煤气主要用于合成氨、甲醇的生产,整个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大都直接排放到大气中,造成大气的污染。现有的用于煤气发生的装置,如国家专利局公开的200520047515。3号专利申请,设计了一种用于水煤浆或粉煤气化的多喷嘴水煤浆或粉煤气化炉。气化室由壳体、工艺喷嘴室、工艺喷嘴、预热烧嘴室、预热烧嘴组成,壳体内衬耐火砖,洗涤冷却室由激冷环、下降管、破泡条及下渣口组成,可以使碳转化率98%以上。该技术可以较好地使碳转化为煤气,但没有对后续生产中产生的二氧化碳采取有效的措施。优点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对二氧化碳进行处理,减少其排放的煤气发生炉,同时,通过二氧化碳的使用,达到增加煤气产量的的目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以气化炉和给料装置为主要设备,煤粉、水、氧、二氧化碳为主要生产原料进行生产,气化炉由壳体,煤气出口、排渣口组成,壳体内衬隔热材料和耐火材料,壳体下部有排渣口和水封,内部可划分为三个区,自上而下为降温区、还原区、燃烧区,降温区的壳体内壁衬有水夹套,在壳体下部,开有进料口,进料口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分别与给料装置连接,给料装置由粉煤储罐,氧气储罐、蒸汽储罐及二氧化碳储罐组成,给气化炉供粉煤、氧气、蒸汽及二氧化碳,其中二氧化碳的供量为生成气量的10%-40%。由于二氧化碳在气化炉内发生反应,可以生成大量的煤气,因而可以提高煤气的产量。可以比相同大小的气化炉提高10-15%的产量。同时可以对后续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二氧化碳减排干煤粉气化炉,以气化炉(17)和给料装置为主要设备,煤粉、水、氧为主要生产原料生产煤气,气化炉(17)由壳体(3),煤气出口(12)、排渣口(1)组成,壳体(3)内衬隔热材料(8)和耐火材料(7),壳体(3)下部有排渣口(1)和水封(2),内部可划分为三个区,自上而下为降温区(18)、还原区(19)、燃烧区(20),降温区(18)的壳体(3)内壁衬有水夹套(10),在壳体(3)下部,开有进料口(4),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进料口(4)与给料装置连接,给料装置由粉煤储罐(14)、氧气储罐(15)、蒸汽储罐(16)组成,其特征是:给料装置还有二氧化碳储罐(13),给汽化炉供二氧化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二氧化碳减排干煤粉气化炉,以气化炉(17)和给料装置为主要设备,煤粉、水、氧为主要生产原料生产煤气,气化炉(17)由壳体(3),煤气出口(12)、排渣口(1)组成,壳体(3)内衬隔热材料(8)和耐火材料(7),壳体(3)下部有排渣口(1)和水封(2),内部可划分为三个区,自上而下为降温区(18)、还原区(19)、燃烧区(20),降温区(18)的壳体(3)内壁衬有水夹套(10),在壳体(3)下部,开有进料口(4),可以是一个或者多个,进料口(4)与给料装置连接,给料装置由粉煤储罐(14)、氧气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