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造气炉火层的测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1755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造气炉火层的测控装置,其技术关键是在造气炉中心处设置一和炉底垂直的金属管6,构成火层热量传感器,该金属管穿过炉条帽,灰层,火层,十馏层,从炉顶穿出炉外,该金属管上设有测温元件;在炉内水夹套受热面上设有环状金属管21,构成火层方位状态传感器,在炉外设置微机控制系统,构成造气炉热平衡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造气炉火层测控装置,具有火层参数测控准确,有利于造气炉控制,提高炉效,节省煤耗等优点。(*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间歇反应固定床造气炉火层的测控装置,适用于化工、冶金、热处理,特别是氮肥工业造气炉热平衡过程监控的场合。在本技术作出之前,专利技术人在申请号为CN86108708-4,名称为“造气炉造气过程的控制系统及方法”的专利技术专利中,曾提出一种火层的测控装置,该装置是将一传感器金属管敷设在造气炉的水夹套受热面上,这样就由于火层温度场按正弦曲线分布,炉边缘抗干扰力差,造成检测值的基波受干扰较大,信噪比不理想,有时测定的一次谐波被干扰淹没,使控制系统失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专利技术专利中的不足,设计一种传感器金属管设在造气炉中心的火层测控装置。附图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结合附图,叙述本技术的内容:火层热量传感器是设在炉中心处的垂直金属管6,管内和管壁沿轴向装有不同长度的测温元件12,该测温元件是薄细铠装型的,它用于检测管内各点循环液及各点管壁的温度。传感器金属管6由下向上从炉条机7中心垂直穿过炉条帽8,灰层9,火层10,干馏层11,从炉顶穿出炉外。诸铠装测温元件12和钢丝13用卡圈14束成揽绳15,钢丝13在安装时起牵导线及固定的作用,炉顶出口的公共热偶头16为引出导线。金属管21为环状;全圆周焊在水夹套受热面上,构成火层方位状态传感器。在金属管21内的不同方位上,也设有铠装热偶23的热测点。过程接口24是流量热量的显示器,是有补偿功能的计算装置,它把火层热量传感器6的循环液的流量3、压力17、各温度值12计算成气化层化学反应量成比例的相对量,计算结果20送到控制器29。I/E接口25是仪表电力接口,由计算机29把火层热量20,方位传感器的测定值23,及上下气道温度值26、27综合,再由I/E接口25,转换成炉条调速电机的调速电流,达到根据火层热量及位置、上下气道温度去控制炉条电机28转速,即稳定造气炉工况的目的。控制器29可以是可编程序的PC。执行器30是气动型的工业调节阀。-->本技术所述装置的测控过程是:采用热量测温法原理,高压循环液1经稳压阀2稳压用流量计3计量液体量,逆止阀4防循液倒流,供液管5直通传感器6入口,循环液流经传感管6、火层10等等位置,把炉运行的各处热量,即通过诸测温元件12及流量计3的测定值送入接口24,用以计算显示及累积成热量值20,同时将该热量值送入计算机29,然后去控制造气炉火层的动态温度成比例的化学反应热。传感器6能以很小的相位差迅速测定瞬时都在急剧变动的火层热量参数,用模拟量20将火层信息传递给计算机29,随机地控制送风或蒸汽调节阀30。传感器6及21配合工作,测定火层位置及方位温差23,用显示器33指示,计算机29综合上下行气温26、27,通过电力接口25控制电机28转速,也即火层位移。当供液切断时,炉外下降管34及逆止阀31形成自循环状态,保证传感器6安全正常运行。去回收装置19的排水量用阀18控制。和现有技术相比,本装置能及时控制住与反应量最佳值(蒸汽分解率及产气量)成比例的热量、强制火层温度按有利于该最佳值的设定规律变动。采用本装置加快了造气过程响应。能随机地控制住超调量,使分解率提高,贮料及原料煤单耗下降,单炉气量提高,加氮量合理控制,有利于高炉温运行,提高了废热锅炉热效率,使蒸汽自给成为现实,本技术比原专利技术的综合效益倍增,平均成吨氨节能效益为100万元/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造气炉火层的测控装置,由设在造气炉内的金属管组成,其特征在于:火层热量传感器由金属管6构成,该金属管6设在炉中心处,和炉底垂直,管内和管壁沿轴向装有不同长度的测温元件12,金属管6由下向上从炉条机7中心垂直穿过炉条帽8,灰层9,火层10,干馏层11,从炉顶穿出炉外,测温元件12为薄细铠装型的,该测温元件12和钢丝13用卡圈束成揽绳15,炉顶出口处设有公共热偶头16,环状金属管21全圆周焊在水夹套受热面上,构成火层方位状态传感器,在金属管21内的不同方位上,也设有铠装热偶23的热测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气炉火层的测控装置,由设在造气炉内的金属管组成,其特征在于:火层热量传感器由金属管6构成,该金属管6设在炉中心处,和炉底垂直,管内和管壁沿轴向装有不同长度的测温元件12,金属管6由下向上从炉条机7中心垂直穿过炉条帽8,灰层9,火层10,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焕文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市工程食品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