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尘浓度检测仪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1679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1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尘浓度检测仪的检测装置,包括下底板、腔室本体和上盖板,腔室本体上设置有一个检测腔室,上口处设置有粉尘导流套,腔室本体上设置有光发射通道和光接收通道,光发射通道上安装有光源和进光凸透镜,光接收通道上安装有出光凸透镜和接收器,腔室本体上设置有第一喷吹通道和第二喷吹通道,第一喷吹通道和第二喷吹通道分别对准进光凸透镜和出光凸透镜的一侧表面,上盖板上设置有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分别与第一喷吹通道和第二喷吹通道连通。该检测装置可有效的保护进光凸透镜和出光凸透镜,避免粉尘附着在进光凸透镜和出光凸透镜的表面,同时也提高检测精度。

A testing device for dust concentration detec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vice for detecting dust concentration detection instrument, including a bottom plate, a chamber body and an upper cover plate, the chamb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detection chamber, an upper opening is provided with a powder guide sleeve, a chamber body arranged on the light emission of light channel and receiving channel, channel is arranged on the light emitting light source and into the light is arranged on the convex lens, a convex lens and a light receiver optical receiver chamber is arranged on the main body of the first injection channel and second channel blowing, blowing the first channel and the second channel side blowing surface alignment light convex lens and optical lens, the upper cover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pipe joint the first and second pipe joints, pipe joints and second pipe joints are respectively communicated with the blowing passage and second spray first blowing channel. The detection device can effectively protect the convex lens and the light convex lens, so as to avoid the dust adhered to the surface of the convex convex lens and the convex convex lens, and at the same time, improve the detection accur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粉尘浓度检测仪的检测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粉尘浓度检测仪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粉尘浓度检测系统用于测量开放空间的粉尘或颗粒物浓度,可广泛应用于各行业对厂房、工作环境、作业空间、办公室、室外空间等等进行在线实时粉尘浓度监测,以及矿山及煤矿井下等特殊的工业工作环境粉尘浓度监测。然城市轨道交通场所的颗粒物浓度也需要进行在线检测,由于城市轨道交通场所人流量大,地面粉尘会扬起,地铁运行也会产生一些金属颗粒物,而这些颗粒物浓度过高会对人体会造成危害。而目前的粉尘浓度检测仪主要原理是采用光散射原理进行检测,如专利号为:201010294093.5的专利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以光散射的原理检测粉尘浓度,光线遇到粉尘会出现反射,然后球面反射镜反射后由光电探测器(接收器)接收,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进而反应粉尘浓度的大小。粉尘浓度检测仪连接一个采样泵作为含尘气体的动力。然目前所使用的这种光散射原理的粉尘浓度检测仪的检测装置存在着以下缺点:1.现在使用的粉尘浓度检测仪表内部的球面反射镜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容易附着粉尘颗粒物,从而影响了球面反射镜的反射效果,继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2.目前的仪表的检测装置的含尘气体的流动路线并不合理,含尘气体的流通通道较长且弯曲,这样造成粉尘容易附着在通道内,造成粉尘的检测结果不准确;3.目前的检测装置通过光散射的原理进行,光源产生的光进入到检测腔室中被粉尘散射后由接收器接收,而目前的检测腔室结构简单,仅仅为一个圆柱形的腔室,激光光源从左侧发射激光。激光后经过粉尘的一部分向上进入到光电探测器的检测范围,另一部分向下折射然后经过球面反射镜反射后再汇集到光电探测器的监测范围,然球面反射镜的反射光线要穿透粉尘流动的区域后才能被监测,这样反射后的光线又会被粉尘所遮挡,这样造成监测的结果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粉尘浓度检测仪的检测装置,该检测装置可有效的保护进光凸透镜和出光凸透镜,避免粉尘附着在进光凸透镜和出光凸透镜的表面,同时也提高检测精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粉尘浓度检测仪的检测装置,包括下底板、腔室本体和上盖板,所述下底板和上盖板分别固定于腔室本体的上下端,所述腔室本体上设置有一个检测腔室,所述上盖板和下底板上分别设置有与检测腔室连通的上口和下口,所述下口位于上口的竖直正下方,所述上盖板上口处设置有粉尘导流套,该粉尘导流套设置有将粉尘竖直导流至检测腔室内的导流通道;所述腔室本体上设置有水平延伸的光发射通道和光接收通道,所述光发射通道和光接收通道均与检测腔室连通且相交成一夹角;所述光发射通道上安装有光源和进光凸透镜,所述光接收通道上安装有出光凸透镜和接收器,所述进光凸透镜和出光凸透镜相比光源和接收器更靠近检测腔室,所述腔室本体上设置有与光发射通道连通的第一喷吹通道,该第一喷吹通道对准进光凸透镜的靠近检测腔室的一侧表面,所述腔室本体上设置有与光接收通道连通的第二喷吹通道,该第二喷吹通道对准出光凸透镜的靠近检测腔室的一侧表面,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用于与零气供应系统连通的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分别与第一喷吹通道和第二喷吹通道连通。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检测腔室为对称结构,该检测腔室包括相对于竖直对称面左右对称的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导流通道的竖直中心线位于竖直对称面上,所述光发射通道与右腔室连通,光接收通道与左腔室连通。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左腔室一个顺次相连的第一左侧壁、第二左侧壁、第三左侧壁、第四左侧壁和第五左侧壁,所述第一左侧壁和第二左侧壁垂直,所述第二左侧壁与光接收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且与第三左侧壁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三左侧壁和第四左侧壁垂直,第五左侧壁和第四左侧壁垂直且与第三左侧壁平行,所述右腔室的形状与左腔室形状对称且包括第一右侧壁、第二右侧壁、第三右侧壁、第四右侧壁和第五右左侧壁,第五左侧壁和第五右侧壁共面并相连,所述第一左侧壁和第一右侧壁的相连处设置有中间反射平面,该中间反射平面与竖直对称面垂直,所述第五左侧壁和第五右侧壁的相连处设置有中间反射凸起,该中间反射凸起上设置有左右对称设置的左中间反射斜面和右中间反射斜面,所述第二左侧壁和第二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左右对称的左侧反射凸起和右侧反射凸起,左侧反射凸起和右侧反射凸起的结构相同,且左侧反射凸起包括第一左侧平面和第二左侧平面,该第一左侧平面与光接收通道平行,第二左侧平面与第五左侧壁平行。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粉尘导流套可拆卸固定在上盖板上,所述导流通道由上而下顺次包括连接通道段、缩径通道段和导出通道段,所述缩径通道端的大径端与连接通道段连接,所述导出通道段与缩径通道段的小径端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缩径通道段包括一次缩径通道段、过渡连接段和二次缩径通道段,所述一次缩径通道段的轴向轮廓线为圆弧收缩轮廓线,所述过渡连接段分别连接一次缩径通道段的小径端和二次缩径通道的大径端,所述二次缩径通道段为圆锥缩径通道段。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导出通道段的导出口向下延伸并伸入至检测腔室内。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腔室本体上设置有光强检测通道,该光强检测通道与光发射通道连通,该光强检测通道内可拆卸安装有光强检测传感器。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光接收通道内设置有安装台阶,所述出光凸透镜安装于光接收通道内并侧面与安装台阶定位接触,所述光接收通道内螺纹安装有顶压出光凸透镜另一侧的顶压螺套,光接收通道的尾端安装有接收器和屏蔽器。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腔室本体上还设置有用于校准检测装置的跨度校准装置。作为一种优选的方案,所述跨度校准装置包括两种结构形式;一种跨度校准装置包括设置于腔室本体上的跨度校准通道,该跨度校准通道与光接受通道连通,该跨度校准通道内设置有可调节光强的跨度校准光源;另一种跨度校准装置包括连通光发射通道和光接收通道之间的光导纤维,该光导纤维将光源发射的光线传导至光接收通道内的接收器,所述光导纤维上设置有光开关。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是:1.腔室本体上设置有一个检测腔室,所述上盖板和下底板上分别设置有与检测腔室连通的上口和下口,所述下口位于上口的竖直正下方,所述上盖板上口处设置有粉尘导流套,含尘气体的流动动力为粉尘浓度检测仪的采样泵提供,这样含尘气体就直接从粉尘导流套竖直进入到检测腔室中,而后再从下口流出,粉尘的流动路线短,粉尘不易粘附,避免检测过程中粉尘的损失;2.所述腔室本体上设置有水平延伸的光发射通道和光接收通道,所述光发射通道和光接收通道均与检测腔室连通且相交成一夹角;所述光发射通道上安装有光源和进光凸透镜,所述光接收通道上安装有出光凸透镜和接收器,所述进光凸透镜和出光凸透镜相比光源和接收器更靠近检测腔室,这样光源发射光经过进光凸透镜分散到检测腔室内粉尘流动区域,从而光线分散方便光线覆盖整个粉尘流动区域;而同时,光线经过粉尘的折射后进入光接收通道中,再经过出光凸透镜的聚光,从而更方便接收器的光信号接收,这种检测方式不需要经过球面反射镜的反射,无需光线穿透粉尘区域,从而使检测的结果更精确;3.所述腔室本体上设置有与光发射通道连通的第一喷吹通道,该第一喷吹通道对准进光凸透镜的靠近检测腔室的一侧表面,所述腔室本体上设置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粉尘浓度检测仪的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尘浓度检测仪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板、腔室本体和上盖板,所述下底板和上盖板分别固定于腔室本体的上下端,所述腔室本体上设置有一个检测腔室,所述上盖板和下底板上分别设置有与检测腔室连通的上口和下口,所述下口位于上口的竖直正下方,所述上盖板上口处设置有粉尘导流套,该粉尘导流套设置有将粉尘竖直导流至检测腔室内的导流通道;所述腔室本体上设置有水平延伸的光发射通道和光接收通道,所述光发射通道和光接收通道均与检测腔室连通且相交成一夹角;所述光发射通道上安装有光源和进光凸透镜,所述光接收通道上安装有出光凸透镜和接收器,所述进光凸透镜和出光凸透镜相比光源和接收器更靠近检测腔室,所述腔室本体上设置有与光发射通道连通的第一喷吹通道,该第一喷吹通道对准进光凸透镜的靠近检测腔室的一侧表面,所述腔室本体上设置有与光接收通道连通的第二喷吹通道,该第二喷吹通道对准出光凸透镜的靠近检测腔室的一侧表面,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用于与零气供应系统连通的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分别与第一喷吹通道和第二喷吹通道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尘浓度检测仪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板、腔室本体和上盖板,所述下底板和上盖板分别固定于腔室本体的上下端,所述腔室本体上设置有一个检测腔室,所述上盖板和下底板上分别设置有与检测腔室连通的上口和下口,所述下口位于上口的竖直正下方,所述上盖板上口处设置有粉尘导流套,该粉尘导流套设置有将粉尘竖直导流至检测腔室内的导流通道;所述腔室本体上设置有水平延伸的光发射通道和光接收通道,所述光发射通道和光接收通道均与检测腔室连通且相交成一夹角;所述光发射通道上安装有光源和进光凸透镜,所述光接收通道上安装有出光凸透镜和接收器,所述进光凸透镜和出光凸透镜相比光源和接收器更靠近检测腔室,所述腔室本体上设置有与光发射通道连通的第一喷吹通道,该第一喷吹通道对准进光凸透镜的靠近检测腔室的一侧表面,所述腔室本体上设置有与光接收通道连通的第二喷吹通道,该第二喷吹通道对准出光凸透镜的靠近检测腔室的一侧表面,所述上盖板上设置有用于与零气供应系统连通的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分别与第一喷吹通道和第二喷吹通道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粉尘浓度检测仪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腔室为对称结构,该检测腔室包括相对于竖直对称面左右对称的左腔室和右腔室,所述导流通道的竖直中心线位于竖直对称面上,所述光发射通道与右腔室连通,光接收通道与左腔室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粉尘浓度检测仪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腔室一个顺次相连的第一左侧壁、第二左侧壁、第三左侧壁、第四左侧壁和第五左侧壁,所述第一左侧壁和第二左侧壁垂直,所述第二左侧壁与光接收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且与第三左侧壁的夹角为钝角,所述第三左侧壁和第四左侧壁垂直,第五左侧壁和第四左侧壁垂直且与第三左侧壁平行,所述右腔室的形状与左腔室形状对称且包括第一右侧壁、第二右侧壁、第三右侧壁、第四右侧壁和第五右左侧壁,第五左侧壁和第五右侧壁共面并相连,所述第一左侧壁和第一右侧壁的相连处设置有中间反射平面,该中间反射平面与竖直对称面垂直,所述第五左侧壁和第五右侧壁的相连处设置有中间反射凸起,该中间反射凸起上设置有左右对称设置的左中间反射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夏雄施伟雄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朗亿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