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玲玲专利>正文

一种伺服电机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81677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16 10: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伺服电机驱动装置,包括机壳、定子总成和转子总成,定子总成设置在机壳内部,定子总成包括定子冲片,定子冲片上设置有嵌线槽,嵌线槽内设置有绕组,嵌线槽数量为24个。转子总成包括转子冲片,转子冲片上设置有四个磁极,每个磁极由三层V形磁钢槽组成,且每个磁钢槽内设置有永磁体,转子总成轴线上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两端与轴承连接。该伺服电机驱动装置将转子上的每一个永磁体磁极设置为三层分布,且为V形磁极,既可以保证一定的结构强度,减少漏磁,同时三层分布也使得凸极率增大,使电机具有较大的调速范围。

A servo motor driv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ervo motor driv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casing, a stator assembly and a rotor assembly, a stator assembly is arranged in the casing, the stator assembly comprises a stator, stator is arranged on the wire inserting groove, wire inserting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winding wire embedding slot number is 24. The rotor assembly includes rotor punching, and four magnetic p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rotor punching piece. Each pole is composed of three layers of V shaped magnetic steel grooves, and each magnet steel slot is provided with permanent magnets. The rotor assembly axis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shaft,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rotating shaft are connected with the bearing. The servo motor drives the magnet pole of each permanent magnet on the rotor to be distributed in three layers, and it is a V shaped pole. It can not only guarantee certain structural strength and reduce magnetic flux leakage, but also increase the salient pole rate of the three level distribution, so that the motor has a larger speed ran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伺服电机驱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伺服电机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伺服电机是一种可精确控制转矩、转速的驱动装置,在工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随着新能源汽车的迅速发展,永磁同步电机的应用也得到很大提高,永磁同步电机作为新能源车上的一种伺服电机驱动装置,要求其具有较宽的调速范围。在永磁同步电机中,凸极率可以作为表征调速范围的一个重要参数,凸极率越大,调速范围越宽,通过调整电机转子的结构及永磁体的分布可以得到较大的凸极率,但由于目前考虑到结构强度与凸极率之间的制约关系,转子上的永磁体分布大多为单层式和双层式,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伺服电机的调速范围,进而影响电机性能的进一步提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伺服电机驱动装置。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机壳、定子总成和转子总成,所述机壳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左端盖和右端盖,左端盖和右端盖上设置有轴承室,轴承室内设置有轴承,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冷却水道,机壳上设置有冷却水入水嘴和冷却水出水嘴,所述冷却水入水嘴和冷却水出水嘴与冷却水道相连通。进一步,所述定子总成设置在机壳内部,所述定子总成包括定子冲片,定子冲片上设置有嵌线槽,嵌线槽内设置有绕组,所述嵌线槽数量为24个。进一步,所述转子总成包括转子冲片,所述转子冲片上设置有四个磁极,每个磁极由三层V形磁钢槽组成,且每个磁钢槽内设置有永磁体,所述转子总成轴线上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两端与轴承连接。优选地,所述定子冲片外径与机壳内径之间为过盈配合。优选地,所述转子冲片外径与定子冲片内径尺寸相差1.6毫米。优选地,所述轴承为深沟球轴承。优选地,所述转轴与转子总成之间为过盈配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是一种伺服电机驱动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伺服电机驱动装置将转子上的每一个永磁体磁极设置为三层分布,且为V形磁极,既可以保证一定的结构强度,减少漏磁,同时三层分布也使得凸极率增大,使电机具有较大的调速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轴向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径向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壳、2-定子总成、3-转子总成、11-左端盖、12-右端盖、13-轴承、21-定子冲片、22-嵌线槽、23-定子绕组、31-转子冲片、32-磁钢槽、33-永磁体、34-转轴、41-冷却水道、42-冷却水入水嘴、43-冷却水出水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机壳1、定子总成2和转子总成3,机壳1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左端盖11和右端盖12,左端盖11和右端盖12上设置有轴承室,轴承室内设置有轴承13,轴承13为深沟球轴承,机壳1内部设置有冷却水道41,机壳1上设置有冷却水入水嘴42和冷却水出水嘴43,冷却水入水嘴42和冷却水出水嘴43与冷却水道41相连通。定子总成2设置在机壳1内部,定子总成2包括定子冲片21,定子冲片21外径与机壳1内径之间为过盈配合,定子冲片21上设置有嵌线槽22,嵌线槽22内设置有绕组23,嵌线槽22数量为24个。转子总成3包括转子冲片31,转子冲片31外径与定子冲片21内径尺寸相差1.6毫米,转子冲片31上设置有四个磁极,每个磁极由三层V形磁钢槽32组成,且每个磁钢槽32内设置有永磁体33,转子总成3轴线上设置有转轴34,转轴34与转子总成3之间为过盈配合,转轴34的两端与轴承13连接。该伺服电机驱动装置将转子总成3上的每一个磁极设置为三层分布,且为V形磁极,既可以保证一定的结构强度,减少漏磁,同时三层分布也使得凸极率增大,使电机具有较大的调速范围。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申请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伺服电机驱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伺服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定子总成和转子总成,所述机壳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左端盖和右端盖,左端盖和右端盖上设置有轴承室,轴承室内设置有轴承,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冷却水道,机壳上设置有冷却水入水嘴和冷却水出水嘴,所述冷却水入水嘴和冷却水出水嘴与冷却水道相连通;所述定子总成设置在机壳内部,所述定子总成包括定子冲片,定子冲片上设置有嵌线槽,嵌线槽内设置有绕组,所述嵌线槽数量为24个;所述转子总成包括转子冲片,所述转子冲片上设置有四个磁极,每个磁极由三层V形磁钢槽组成,且每个磁钢槽内设置有永磁体,所述转子总成轴线上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两端与轴承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伺服电机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定子总成和转子总成,所述机壳左右两端分别设置左端盖和右端盖,左端盖和右端盖上设置有轴承室,轴承室内设置有轴承,所述机壳内部设置有冷却水道,机壳上设置有冷却水入水嘴和冷却水出水嘴,所述冷却水入水嘴和冷却水出水嘴与冷却水道相连通;所述定子总成设置在机壳内部,所述定子总成包括定子冲片,定子冲片上设置有嵌线槽,嵌线槽内设置有绕组,所述嵌线槽数量为24个;所述转子总成包括转子冲片,所述转子冲片上设置有四个磁极,每个磁极由三层V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玲玲谭剑谷长峰
申请(专利权)人:张玲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