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宋岩专利>正文

一种煤气发生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81663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煤气发生炉,包括煤气发生罐(1),开设在所述煤气发生罐(1)顶部的进煤口(2)、侧壁上部的煤气出口(3),和设置在其内腔下部的出渣塔盘(4),以及设置在所述进煤口(2)处启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阀为球阀(5)。(*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气发生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一种煤气发生炉。
技术介绍
:现有煤气发生炉进煤口处所使用的启闭阀多为钟罩阀,向煤气发生炉内加煤时,锥形阀锤在推杆作用下向下移动离开进煤口,加煤完毕后通过推杆向上移动锥形阀锤将进煤口关闭。由于阀锤为锥形,往往将进煤口关闭不严,造成漏气而影响正常工作,同时在加煤时当阀锤摆动时,造成煤层不均匀,影响煤的燃烧质量。再者,通过设置在煤气发生炉内腔下部的出渣塔盘排出的炉渣多为块状,不易清除,给清渣人员的工作增加了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煤气发生炉。本技术之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煤气发生罐,开设在所述煤气发生罐顶部的进煤口、侧壁上部的煤气出口,和设置在其内腔下部的出渣塔盘,以及设置在所述进煤口处启闭阀,所述启闭阀为球阀。为避免阀锤摆动,在所述煤气发生罐顶壁内侧位于所述进煤口处设置有一直经大于该进煤口的金属罩。为使排出的煤渣为粒状或粉状,在所述出渣塔盘的底盘上设置有一与传动伞齿轮相啮合的外齿圈;在所述煤气发生罐侧壁内侧与该外齿圈等高位置处沿周向设置有一内齿圈,所述外齿圈与内齿圈之间存在有间隙以形成出渣口。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现有位于进煤口处的钟罩阀改为球阀,并通过设置在所述煤气发生罐顶壁内侧位于进煤口处的直经大于该进煤口的金属罩将球体阀锤罩在其内,从而解决进煤口关闭不严和阀锤摆动的问题,同时由于在出渣塔盘的底盘上设置有一与传动伞齿轮相啮合的外齿圈,及在煤气发生罐侧壁内侧与该外齿圈等高位置处沿周向设置有一内齿圈,使得自内、外齿圈之间的间隙排出的煤渣得以破碎,减轻了清渣人员工作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局剖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包括煤气发生罐1,开设在所述煤气发生罐1顶部的进煤口2、侧壁上部的煤气出口3,和设置在其内腔下部的出渣塔盘4,以及设置在所述进煤口2处的启闭球阀5。在煤气发生罐1顶壁内侧位于进煤口2处设置有一直经大于该进煤口2的金属笼6将阀锤罩住。在出渣塔盘4的底盘上设置有一与传动伞齿轮7相啮合的外齿圈8;在煤气发生罐1侧壁内侧与该外齿圈8等高位置处沿周向设置有一内齿圈9,外齿圈8与内齿圈9之间存在有间隙以形成出渣口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气发生炉,包括煤气发生罐(1),开设在所述煤气发生罐(1)顶部的进煤口(2)、侧壁上部的煤气出口(3),和设置在其内腔下部的出渣塔盘(4),以及设置在所述进煤口(2)处启闭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阀为球阀(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气发生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煤气发生罐(1)顶壁内侧位于所述进煤口(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岩
申请(专利权)人:宋岩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